提刀

tí dāo [ ti dao]
注音 ㄊ一ˊ ㄉㄠ

词语释义

1.持刀。 2.兵器的一种。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持刀。《三国志·魏志·常林传》“ 旹 弟 静 绍封”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清介传》:“ 并 怒,因躧履提刀而出,多从吏卒,欲收 肇 。”

引证解释

⒈ 持刀。

《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旹弟静绍封”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清介传》:“并怒,因躧履提刀而出,多从吏卒,欲收肇。”

⒉ 兵器的一种。

宋岳飞《奏郾城捷状》:“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敌手拽厮劈,鏖战数十合,杀死金兵满野。”

提刀的国语词典

带刀、拿刀。

提刀的网络释义

提刀

  • 提刀:汉语词汇
  • 提刀:古代兵器品种
  • 提刀:武术刀法
  • 提刀 (汉语词汇)

  • 提刀是汉语词汇,拼音tí dāo,出处《三国志·魏志·常林传》。
  • 提刀造句

    有时放情,有时纵酒,有时提刀,有时捉笔。
    虽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磔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听到那淫妇口出恶语,宋江不由得怒火中烧,提刀上前,一刀结束了她的性命。
    这一觉悟让他出离愤怒,再想起早晨老虔婆的那些话,他更是怒不可遏,就算不提刀杀人,也非得先出了今天的恶气才行。
    其中一男子提刀就朝祝先生的脖子砍过来。
    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深夜,王府,两武林高手伏房顶,见一女提刀从王卧室出,于角落取一母鸡,手起刀落,眨眼间,手中母鸡已光洁如玉,只剩一地鸡毛和内脏。
    手能动、能写、能画,不过是不能再提刀,那又如何?多少人能提刀,能杀人,却还是死在这王气郁蒸的金陵帝京?
    马戏团小丑提刀在手,阴阳怪气地大喊“看我来个当场出彩!”。
    随后,黄又提刀将何某某的干姐及弟媳杀害后逃离。
    古剑完全不把弑杀宗放在眼里的姿态,惹得弑杀宗众人彻底愤怒了,一些冲动的家伙甚至提刀上前,大有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架势。
    关羽提刀上马迎战不过片刻的功夫,帐内诸侯只听得虎牢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帐内诸侯神色皆有变化。
    山仆离三人还有一丈远时,提刀右臂向身前一挥而起,顿时面前的地面尘土飞扬,且内里还带着一股如风刀劲,这招正是风前残烛。
    阿里亚娜心里一惊,快步跑出山洞,远远望去,只见一个巨人提刀立在山顶处,刀锋上有血滴下,不远处的山腰中,阿兰滚落在地,另一个巨人正举着铁锤欺近。
    她提刀在手,推雁翅,按绷簧,咔嚓一声,长刀出鞘。
    掌柜不明所以,刚要招呼五娃去看个究竟,骑士们已提刀一拥而入,堵住了酒楼门口。
    从信心满满,提刀即刻,到古意盎然,全因匠意于心。
    你看到一个眼神中没有任何希望的人提刀向你走来,你不仅要自己逃走,还要让你身边的所有人都逃走。没有任何希望却仍旧在战斗的人,是最可怕的人。南派三叔。
    见不得女友出双入对,心理失衡的刘某竟不远千里,连夜从徐州提刀赶来,酿成血案。
    说他浑噩也好,赤子心性也罢,听凭自己的心意行事,这是他十岁那年独自提刀对上疯狂冲来的肥猪时就有的觉悟。

    汉字详情

    tí,dī [ti,di]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JGH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AMO
    四角: 560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2) 同本义

    提,挈也。——《说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抑》

    提刀而立。——《庄子·养生主》

    一贼提刀。——明· 魏禧《大铁锥传》

    椊下提殴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提竹筒丝笼。——《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拎,拿);提举(提而举之)

    (4) 引申为带领;统领。古代如提督、提举、提点、提刑、提学、提法诸官名,皆取此义

    今又提一旅孤军。——宋· 岳飞《五岳祠盟记》

    (5) 又如:提军(率领军队);提动(调动);提兵(率领军队)

    (6) 紧紧拿着;执持

    以是与天子提衡,争秩于诸侯。——《管子·轻重己》

    (7) 又如:提握;提笔(握笔。指写文章);提刀(持刀)

    (8) 说起,提及

    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关汉卿《窦娥冤》

    (9) 又如:提秽(话语不干净;指责);提名抖姓(提名道姓);提念(说起)

    (10) 指出;举出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唐· 韩愈《进学解》

    (11) 提拔;提升

    感其提拔之恩。——房玄龄《晋书》。

    (12) 又如:提引(提拔);提奖(提拔奖励)

    (13) 携带

    提一匕首。——《战国策·燕策》

    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墨子·兼爱下》

    (14) 掷

    皇太子引博局提 吴太子,杀之。——《汉书·吴王濞传》。 师古曰:“提,掷也。”

    拔剑四面提出。——《汉书·王莽传下》

    宛市百姓共提击之。

    以冒絮提文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5) 请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

    (16) 如:提问题;提方案;提要求;提意见

    (17) 提醒 。

    (18) 如:提撕点醒(提醒;提引);提撕(提引;提醒);提亮(提醒);提点(提醒指点);提省(提醒)

    (19) 扶持 。

    (20) 如:提掇(提携。帮助,照顾);提援(营救;解脱);提掖(挟住两腋将人拎起)

    (21) 传讯,指提取犯人 。

    (22) 如:提事(捕快);提犯人;提问(传讯审问);提解(押送犯人或财物)

    名词

    (1) 一种垂直向上舀油、酒等的器具,有很长的把儿,往往按舀液体的斤两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

    (2) 如:油提;酒提

    (3) 提梁。篮、壶等的提手 。

    (4) 如:提炉(有提梁的香炉)

    (5) 姓

    量词

    (1) 用于提着的物体,其重量没有确数。

    (2) 如:一提金;一提银

    (3) 另见

    (1) ——用于“提防”( dīfang)、“提溜”( dīliu)等

    (2) 另见

    英文翻译

    hold in hand; lift in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ta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2 [客英字典] ti2 [东莞腔] ti2 [客语拼音字汇] ti2 [宝安腔] ti2 [梅县腔] ti2 [陆丰腔] ti3 [海陆丰腔] ti2 [沙头角腔] ti2
    ◎ 潮州话:t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zjeʑĭe
    dāo [dao]
    部首: 207
    笔画: 2
    五笔: VNT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H
    四角: 1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 同本义

    刀,兵也。象形。——《说文》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释名》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 崔国辅《从军行》

    (3) 又如:刀枪;刀兵;刀瘢(刀伤的瘢痕)。

    (4) 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有斧钺刀墨之民。——《国语·周语》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上》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刀锯(古代的刑具。割刑用刀,刖刑用锯);刀环(刀头的环);刀墨(古黥刑。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然后再染上墨);刀斧手(刽子手;又指持刀拿斧、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

    (6) 形状像刀的东西 。如:冰刀;刀圭(指古代量取药物的小匙)

    (7) 即刀币 ,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余刀布。——《荀子·荣辱》。注:“钱也。”

    及金刀龟贝。——《汉书·食货志》。注:“谓钱币也。利于刀”。注:“名钱为刀者,以其利于民也。”

    (8) 又如:刀儿(古代钱币的通称。因其形状如刀,故有此称)

    (9) 通“舠”。小船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卫风·河广》

    (10) 姓

    量词

    通常以一百张(一百页)纸为一刀 。如:我买了两刀

    英文翻译

    knife; old coin; measure

    方言集汇

    ◎ 粤语:dou1
    ◎ 客家话:[陆丰腔] do1 [客英字典] dau1 do1 [台湾四县腔] do1 dau1 [梅县腔] dau1 [海陆丰腔] do1 dau1 [客语拼音字汇] dau1 do1 [宝安腔] dau1 [沙头角腔] dau1 [东莞腔] dau1
    ◎ 潮州话:do1 (to)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勞平聲開口一等taut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