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亲

tí qīn [ ti qin]
繁体 提親
注音 ㄊ一ˊ ㄑ一ㄣ

词语释义

提亲 tíqīn

(1) 男家或女家向对方提议结亲。也说“提亲事”

propose a marriage

词语解释

  1. 男家或女家向对方提议结亲。

    巴金 《家》三十:“已经有人给二哥提亲了。”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所有其他托人提亲的小伙子,也都见过 改霞 的。”

引证解释

⒈ 男家或女家向对方提议结亲。

巴金《家》三十:“已经有人给二哥提亲了。”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所有其他托人提亲的小伙子,也都见过改霞的。”

提亲的国语词典

说亲。受男方或女方的委托,而向对方提议婚嫁的事。《红楼梦.第二九回》:「宝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心中大不受用。」《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太太听见有人给公子提亲,连忙问道:『说得是谁家?』」也作「题亲」。

提亲的网络释义

提亲

  • 提亲,指男女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媒人联系双方家长或男女青年。并查明双方年龄、工作职业、生肖八字、工作能力、经济条件等,牵线提议结亲。相反不能成婚。
  • 提亲造句

    邻居家有个姑娘貌美如花,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
    我们有一小妹,她的两乳尚未长成。人来提亲的日子,我们当为她怎样办理。
    不过,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特别是传统的问吉纳聘环节更是少不得,须得栾家长辈亲来洛阳向蔡、王两家提亲。
    那为什么有人给大哥提亲,娶武承嗣的女儿,大娘却一口拒绝,不以屈求伸呢?
    谭海觉得此刻灰衣年轻男子的处境就如同一个没车没房的年轻男子准备去温州市区最繁华地带的女朋友家提亲,前途难料。
    两人到了要提亲的时候,按照山里的规矩,男家去女家提亲之后,女家要到男家去看亲,其实也就是看看他们家的情况。
    嗐!你与寻盐史林公之女早已内定!就等那林小姐过了应选年龄…这谁人不知!你我就要结亲了…哈哈哈哈!家严慈已向内府帑银行商薛总办夫人为在下提亲…!
    青华来提亲,我在生气,丑丫头不知道。
    啊唷,华相公啊,我是王媒婆,我来替赵员外的女儿来提亲的。
    冰哥还相约妮可家人吃饭提亲,出席的包括妮歌父母、妹妹与妹夫,冰哥向妮可家人保证,婚后会从一而终。
    你小子和那个苍月小姐还真是般配,都这么八卦,不如我去以你大哥的身份,去帮你向苍月小姐提亲,我想这事情八成十拏九稳。
    再者说,皇上下嫁公主于忠臣良将,乃历朝安邦定国之举,旁人的非议从何而说?依我之见,还是咱们向杨家提亲为是。
    藏人膝行几步,上前以额触地,有些激动地说,小人,小人只是出于内子想让犬子能有个好归宿的遗愿才会向您提出让您代为张罗提亲的过分要求。
    夜汐月望穿秋水,苦等襄阳王爷前来提亲,等来的,却是大翰国五十万大军压境西夏,自己的父亲夜天瑞带病出征,最终战死沙场的噩耗。
    张相公模样俊俏、满腹诗书,来提亲的人可多了。
    还听你的母亲说,玉梅从小就很亲近你,前几年许多人提亲,都因为你被拒绝,你小子记住了,到时候老子给你俩做红媒。
    从刘春红口中得知三天之后,洪文昌便会正式向柳家提亲,聘礼、媒人之类的早已经准备好了。
    石虎性好渔色,欲壑难填,若是强要舒研,可如何是好;即便女儿能在宫中相劝,但今日之事传扬出去,谁敢向柳家提亲。
    春儿同样感觉出玉梅寡情薄意,却依然痴心不改,几年来,提亲的人不下十几个,都被摇头拒绝。
    她破涕为笑,说“提亲那夜,我在电话里把事情告诉你,原以为你会改变主意。

    汉字详情

    tí,dī [ti,di]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JGH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AMO
    四角: 560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2) 同本义

    提,挈也。——《说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抑》

    提刀而立。——《庄子·养生主》

    一贼提刀。——明· 魏禧《大铁锥传》

    椊下提殴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提竹筒丝笼。——《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拎,拿);提举(提而举之)

    (4) 引申为带领;统领。古代如提督、提举、提点、提刑、提学、提法诸官名,皆取此义

    今又提一旅孤军。——宋· 岳飞《五岳祠盟记》

    (5) 又如:提军(率领军队);提动(调动);提兵(率领军队)

    (6) 紧紧拿着;执持

    以是与天子提衡,争秩于诸侯。——《管子·轻重己》

    (7) 又如:提握;提笔(握笔。指写文章);提刀(持刀)

    (8) 说起,提及

    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关汉卿《窦娥冤》

    (9) 又如:提秽(话语不干净;指责);提名抖姓(提名道姓);提念(说起)

    (10) 指出;举出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唐· 韩愈《进学解》

    (11) 提拔;提升

    感其提拔之恩。——房玄龄《晋书》。

    (12) 又如:提引(提拔);提奖(提拔奖励)

    (13) 携带

    提一匕首。——《战国策·燕策》

    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墨子·兼爱下》

    (14) 掷

    皇太子引博局提 吴太子,杀之。——《汉书·吴王濞传》。 师古曰:“提,掷也。”

    拔剑四面提出。——《汉书·王莽传下》

    宛市百姓共提击之。

    以冒絮提文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5) 请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

    (16) 如:提问题;提方案;提要求;提意见

    (17) 提醒 。

    (18) 如:提撕点醒(提醒;提引);提撕(提引;提醒);提亮(提醒);提点(提醒指点);提省(提醒)

    (19) 扶持 。

    (20) 如:提掇(提携。帮助,照顾);提援(营救;解脱);提掖(挟住两腋将人拎起)

    (21) 传讯,指提取犯人 。

    (22) 如:提事(捕快);提犯人;提问(传讯审问);提解(押送犯人或财物)

    名词

    (1) 一种垂直向上舀油、酒等的器具,有很长的把儿,往往按舀液体的斤两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

    (2) 如:油提;酒提

    (3) 提梁。篮、壶等的提手 。

    (4) 如:提炉(有提梁的香炉)

    (5) 姓

    量词

    (1) 用于提着的物体,其重量没有确数。

    (2) 如:一提金;一提银

    (3) 另见

    (1) ——用于“提防”( dīfang)、“提溜”( dīliu)等

    (2) 另见

    英文翻译

    hold in hand; lift in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ta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2 [客英字典] ti2 [东莞腔] ti2 [客语拼音字汇] ti2 [宝安腔] ti2 [梅县腔] ti2 [陆丰腔] ti3 [海陆丰腔] ti2 [沙头角腔] ti2
    ◎ 潮州话:t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zjeʑĭe
    qīn,qìng [qin,qing]
    部首: 225
    笔画: 9
    五笔: U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TD
    四角: 00904

    详细解释

    qīn

    形容词

    (1) (形声。从见,亲( shēn)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

    (2) 同本义

    亲,至也。从見,亲声,字亦作儭。——《说文》

    亲,近也。——《广雅》

    同人亲也。——《易·杂卦》

    亲者属也。——《礼记·大传》

    人之亲其兄之子。——《孟子》。注:“爱也。”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韩非子·爱臣》

    我有亲父兄。——《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我有亲父母。

    (3) 又如:亲父(生父);亲爹(亲父);姑表亲;亲如一家;亲心(亲爱之心;父母爱护子女之心);亲厚(亲爱并加以厚待)

    (4) 亲密。与“疏”相对

    王无亲臣矣。——《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亲臣(亲近可信的臣下);亲懿(亲密的朋友。同亲友);亲比(亲近依靠);亲附(亲近附从);亲幸(皇帝或国君对臣子的宠爱)

    (6) 准,准确

    搭上弓弦,觑的杨志较亲,望后心再射一箭。——《水浒全传》

    (7) 又如:亲切(准确;真切)

    (8) 通“新”。更新

    亲臣进而故人退。——《韩非子·亡徵》

    (9) 通“辛”。艰苦

    体五道之亲苦。——《王妙晖等造像记》

    名词

    (1) 父母。也单指父亲或母亲

    亲,父母也。——《礼记·奔丧》注

    冯公子有亲乎?——《战国策·齐策四》

    归见其亲。——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双亲;亲心(父母亲爱护子女之心;子女思念双亲之心);亲丧(父母之丧)

    (3) 泛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亲,九族。——《左传·昭公十四年》注

    禄勋,合亲,任良。——《左传·昭公十四年》

    畔主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诗

    (4) 又如:亲难转债(亲人之间难于借债。比喻愈是亲人愈难求得帮助);亲党(亲属);亲契(亲朋);亲识(亲朋等熟识者)

    (5) 亲密的、可靠的人

    轻则失亲。——《左传·僖公五年》。注:“党援也。”

    (6) 又如:亲兵;亲失(失其所应当亲近的人);亲委(宠信);亲习(亲近熟悉的人);亲渥(情分深厚的人)

    副词

    (1) 亲自,亲身

    亲枉车骑。——《史记·魏公子列传》

    亲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

    亲见忠烈。——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亲往颐和园。——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亲秉旄钺(亲自统率军队);亲炙(亲见);亲迎(古代婚姻六礼之最后一礼。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亲任(亲自担任)

    动词

    (1) 亲近;接近

    无亲陈王者。——《史记·陈涉世家》

    无使土亲肤。——《孟子·公孙丑下》

    诸侯亲之。——《国语·晋语》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不能离死命而去亲他主。——《韩非子·用人》

    (2) 又如:亲傍(亲近;套近乎);亲香(亲炙。亲热)

    (3) 用嘴唇或脸、额接触(人或物),表示喜爱亲切 。如:她亲了亲孩子;亲他妻子的嘴唇和婴儿的脸蛋

    (4) 另见 qìng

    qìng

    (2) 另见 qīn

    英文翻译

    relatives, parents; intimate the hazel nut or filbert tree a thorny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can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