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

miáo xiě [miao xie]
繁体 描寫
注音 ㄇ一ㄠˊ ㄒ一ㄝ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描写 miáoxiě

(1) 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

描写人物
描写实物入手。——蔡元培《图画》
describe;delineate;depict;portray;represent;sketch

词语解释

  1. 用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宋 梅尧臣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説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山人·山人歌》:“ 赵伯起 孝廉长 王百穀 八岁,亦痛恶 王 为人,因作《山人歌》駡之,其描写丑态,可谓曲尽。”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一章:“ 焦振茂 少不得又把昨晚上的事儿描写一遍。”

引证解释

⒈ 用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宋梅尧臣《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説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
明沉德符《野获编·山人·山人歌》:“赵伯起孝廉长王百穀八岁,亦痛恶王为人,因作《山人歌》駡之,其描写丑态,可谓曲尽。”
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一章:“焦振茂少不得又把昨晚上的事儿描写一遍。”

描写的国语词典

以色彩、文字或图画等,表现事物的情状、背景。

如:「描写物态」、「描写风景」。

描写的网络释义

描写

  •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
  • 描写造句

    要描写一处景物,首先必须仔细观察。
    这本小说把官场上的阴险,描写得淋漓尽致。
    文章中描写的景物非常像江南一带。
    科幻小说中,那些超越时空的描写把我们带到了神奇的世界。
    描写景物要突出特点,不必面面俱到。
    赵云具有万夫不当之勇,《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长坂坡之战就是例证。
    他在作品中经常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人物。
    这一大段描写苍白无力,并没有打动读者的心。
    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作家,是不会去描写那些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的。
    小说的环境描写过于铺张。
    这篇小说的特点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很细腻。
    鲁迅先生的文章对封建礼教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这篇小说描写人物用了衬托的手法。
    鲁迅把祥林嫂描写得活龙活现。
    写一个人,不但要描写他的外貌,更要着重描写他的语言、行动及心理活动。
    作文要描写积极的内容,抒发健康的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
    我们对过去那些描写风花雪月的作品,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
    这篇小说用环境描写烘托悲壮的场面。
    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他的特征。
    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举棋不定,忐忑不安、心急如焚、七上八下、六神无主、心神不定。

    汉字详情

    miáo [miao]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ALG
    五行:
    吉凶:
    仓颉: QTW
    四角: 540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苗声。本义:依样摹写或绘画)

    (2) 同本义 。如:描赔(照原样赔偿);描龙刺凤(描绘刺绣龙凤);描眉(画眉毛);描笔(描花之笔;画笔);描模(用图画或语言、文字等表现出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等)

    (3) 描写 。如:描状(犹描写)

    (4) 〈方〉∶交代,点明 。如:描补(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把一件事再点明一下)

    英文翻译

    copy, trace, sketch; depict

    方言集汇

    ◎ 粤语:mi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au2 meu2 [客英字典] miau2 [台湾四县腔] miau2 meu2 [梅县腔] miau2 [宝安腔] miau2 [东莞腔] miau2 [客语拼音字汇] meu2 miau2
    ◎ 潮州话:bhiê5/bhio5 miou5/mia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瀌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mĭɛumieu/myeu
    xiě [xie]
    部首: 218
    笔画: 5
    五笔: PGNG
    五行:
    仓颉: BYSM
    四角: 37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舃( )声。本义:移置;放置)

    (2) 同本义

    写,置物也。——《说文》。俗字亦作泻。

    以浍写水。——《周礼·稻人》

    牛弗进,则置虚命彻。——《左传·昭公四年》。注:“写器令空。”

    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礼记·曲礼上》。注:“写者,传已器中,乃食之也。”

    (3) 输送

    发北山石椁,乃写 蜀、 荆地材皆至。——《史记》

    (4) 倾吐,倾诉;抒发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

    写,除也。——《广雅》

    我心写也。——《诗·小雅·裳裳者华》。笺:“则我心所忧,写而去矣。”

    何以含忍,寄之此诗;何以写思,记之斯辞。——晋· 陆云《失题》

    (5) 又如:写心(抒发内心感情);写志(发抒情志);写情(抒发感情);写怀(抒发情怀);写念(抒发思念之情);写思(抒发情思);写神;写忧(发抒排除忧闷)

    (6) 传抄地书写(汉以前只用“书”,汉以后“书”与“写”并用)

    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后汉书·班超传》

    武帝置写书官。——《汉书·艺文志》

    可笑此公何太惑,读书写字到三更。——宋· 文同《可笑口号》

    (7) 又如:写卷头(乡试时,考生在考前领取空白试卷,填写姓名、年龄、籍贯、祖宗三代履历后交回。入场时到二门口再发给);写字洞(办公室);写染(指书法、绘画、写诗、作文等笔墨之事)

    (8) 抄写

    《三都赋》成,竞相传写。——《晋书·左思传》

    困乏写手,一时未得奉寄。——清· 顾炎武《答俞右吉书》

    (9) 又如:写白(誊清);写手(抄手);写书(抄写书籍);写经(抄经);写录(抄录)

    (10) 仿效;描绘

    雷震之声,可以放钟写也。——《淮南子·本经》

    坟墓写状以孤出,哭泣含声而相召。——隋· 李播《周天大象赋》

    (11) 又如:写物(描绘人或物);写境(描写环境);写载(描画);写状(描摹形状);写貌(描绘形象);写妙(描绘传神);写放(描画实物)

    (12) 画

    一壁厢传旨宣召丹青,写下唐僧师徒四位喜容。——《西游记》

    绘影写光。——蔡元培《图画》

    (13) 又如:写像(画像);写载(描画);写生;写影(画像;作画);写真图,写真像(画像);写形(画像,图写形貌)

    (14) 写作,创作

    文章写法,其道则一。心地光明,便有灵感,入情入理,就成艺术。——孙犁《秀露集》

    (15) 又如:写定(写成定本);写法(写作方法)

    (16) 签订 。如:写纸(订阅契约);写工(签订做长工的合同);写雇(雇用);写立(签订)

    (17) 租赁,确定某种出租或雇佣关系

    如今写了两只大官船,兵部里讨的火牌,勘合,一家子都往任上去了。——《醒世姻缘传》

    写了哥子的船。——《警世通言》

    英文翻译

    write; draw, sketch; compose

    方言集汇

    ◎ 粤语:se2
    ◎ 潮州话:sia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