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搓摩,揩拭。
茅盾 《参孙的复仇》:“ 大利拉 将脸偎着 参孙 的脸,整个身体不停地在 参孙 身上揉擦。” 克非 《春潮急》四:“﹝ 李克 ﹞按习惯把整个头脸淹进清冽的流水,浸了约莫十来秒钟,用毛巾使劲揉擦,直到皮肤变红发烧。”
引证解释
⒈ 搓摩,揩拭。
引茅盾《参孙的复仇》:“大利拉将脸偎着参孙的脸,整个身体不停地在参孙身上揉擦。”
克非《春潮急》四:“﹝李克﹞按习惯把整个头脸淹进清冽的流水,浸了约莫十来秒钟,用毛巾使劲揉擦,直到皮肤变红发烧。”
揉擦的网络释义
揉擦
揉擦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 柔声。本义: 使木弯曲或伸直)
(2) 同本义
揉木为耒。——《易·系辞下》
揉辐必齐。——《考工记·轮人》
(3) 又如:揉辐(烤木使直,以作车轴);揉斫(砍削烤揉);揉木为耒
(4) 用手来回擦或搓 。如:揉眼睛;揉努(按摩);揉弄(搓弄,抚弄);揉挪(揉搓;搓挪);揉捏(搓挪);揉摩(按摩;搓摩);揉擦(搓摩,揩拭);揉濯(搓洗);揉革
(5) 混合;融和 。如:揉合(揉和,融合);揉莒(杂陈);揉错(错杂);揉杂(混杂)
(6) 琢磨 。如:揉炼(揉磨;琢磨)
(7) 摆弄;摆布 。如:揉弄(摆弄);揉砑(折磨);揉藉(践踏挤压)
(8) 驯服
揉此万邦,闻于四国。——《诗·大雅·嵩高》
(9) 又如:揉耳(顺耳)
(10) 牵引
孤舟倦鵐轧,短缆因牵揉。——宋· 苏轼《新滩阻风》
(11) 攀援
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莲舟不能从。——《徐霞客游记》
(12) 搔;抓挠 。如:抓耳揉腮
(13) 通“糅”。混杂
帷其纷楺而将落兮。——宋玉《九辩》
不相揉杂。——《世说新语·文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2 ngiu3 [台湾四县腔] ngiu3 ngio1 ju2 [梅县腔] ju2 [宝安腔] ju2 jiu2 ngiu3 [客语拼音字汇] ngio3 yiu2 [东莞腔] jiu2 [海陆丰腔] ngiu3 ngio1 r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柔 | 耳由 | 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nʑĭəu | nju/ro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察声。本义:摩擦)
(2) 同本义
那块铁…擦擦儿筋伤!——《西游记》
(3) 又如:擦背(方言。搓澡);擦肩(肩膀相摩);擦拳磨掌(即“摩拳擦掌”。形容打斗前情绪激愤的样子)
(4) 揩,拭
擦抹桌椅。——《红楼梦》
(5) 又如:他用手帕擦鼻子;擦脸
(6) 挨近 。如:天擦黑;擦西(挨近西边地面);擦桌儿的(旧称歌妓);擦坐(在酒店中巡座卖唱的)
(7) 除去。多指田粮等的减免 。如:擦免(减免);擦减(减免)
(8) 涂抹 。如:擦油
(9) 刨擦。把瓜果等放在礤床儿上来回磨擦,使成细丝儿 。如:把胡萝卜擦成丝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at7 [海陆丰腔] cat7 [东莞腔] cat7 [沙头角腔] cat7 [客英字典] cat7 [陆丰腔] cat7 [客语拼音字汇] cad5 [宝安腔] cat7 [台湾四县腔] ca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攃 | 七曷 | 清 | 曷 | 入聲 | 曷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chat/cat | tsʰɑ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