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置

cuò zhì [ cuo zhi]
注音 ㄘㄨㄛˋ ㄓ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措置 cuòzhì

(1) 安排;料理

措置得当
handle;arrange

词语解释

  1. 安放;搁置。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臣惶怖战慄,诚不自安,每会见,踧踖无所措置。”《礼记·中庸》“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唐 孔颖达 疏:“言学不至於能,不措置休废,必待能之乃已也。” 沈从文 《三三》:“那病人却同女人在一块儿来了,来时送了一些用瓶子装的糖,还送了些别的东西,使得主人不知如何措置手脚。”

  2. 处置;安排。

    《后汉书·何进传》:“诸常侍小黄门皆诣 进 谢罪,惟所措置。”《新唐书·萧俛传赞》:“又 朱克融 等客 长安 ,饿且死,不得一官,而 俛 未有以措置。” 宋 曾巩 《申明保甲巡警盗贼》:“如有贼发,则措置无所不尽。”《水浒传》第一一八回:“不妨!既有路径,不怕他筑断了,我自有措置。” 茅盾 《子夜》五:“他微笑地站着,镇静地等候 吴荪甫 的最后措置。”

  3. 筹措;筹集。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不教儿子去 张员外 宅里去,閒了经纪;如今在家中,日逐盘费如何措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亲眷们阻当他多不肯听,措置了些盘缠,别了家眷,冒冒失失,竟自赴任。”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主人现在凡百需费,囊无一文,正愁无处措置。”

引证解释

⒈ 安放;搁置。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臣惶怖战慄,诚不自安,每会见,踧踖无所措置。”
《礼记·中庸》“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唐孔颖达疏:“言学不至於能,不措置休废,必待能之乃已也。”
沈从文《三三》:“那病人却同女人在一块儿来了,来时送了一些用瓶子装的糖,还送了些别的东西,使得主人不知如何措置手脚。”

⒉ 处置;安排。

《后汉书·何进传》:“诸常侍小黄门皆诣进谢罪,惟所措置。”
《新唐书·萧俛传赞》:“又朱克融等客长安,饿且死,不得一官,而俛未有以措置。”
宋曾巩《申明保甲巡警盗贼》:“如有贼发,则措置无所不尽。”
《水浒传》第一一八回:“不妨!既有路径,不怕他筑断了,我自有措置。”
茅盾《子夜》五:“他微笑地站着,镇静地等候吴荪甫的最后措置。”

⒊ 筹措;筹集。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不教儿子去张员外宅里去,閒了经纪;如今在家中,日逐盘费如何措置?”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亲眷们阻当他多不肯听,措置了些盘缠,别了家眷,冒冒失失,竟自赴任。”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主人现在凡百需费,囊无一文,正愁无处措置。”

措置的国语词典

安排、料理。

措置的网络释义

措置

  • 措置,指安放;搁置;处置;安排。语出《礼记·中庸》“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 措置的翻译

    英语: to handle, to arrange
    法语: arranger, ménager, manier

    措置造句

    事情虽然千头万绪,但他却措置裕如。
    由于事先进行了周密的调查研究,所以整个工作都完成得有条不紊、措置裕如。
    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能做到头脑冷静,措置裕如,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领导措置有方,伤者家属因此也就接受了解决方案。
    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三思而行,稍有不慎,措置乖方,定会带来麻烦。
    这是很难措置的景象形象,我实在不想与他针尖对麦芒。
    从那时以来,应用算术家乐成地措置惩罚了数日体学上的不懂的题目。
    宋高宗认为“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采用碳酐气体保护焊焊接。车架经喷丸措置惩罚。使车辆更雅观、坚固、耐用。
    “瑞瀓自督鄂以来,措置乖方,激起湖北军队全体革命,足证清廷无道。
    本次设计主要是设计原油年措置能力为万吨的常压塔,其次为塔板的设计。
    我顺道来你们公司是为了措置赏罚赏罚索赔题目的。
    她说:“这个发起很是乖谬,我以为这些工会官员们应该把这些时刻花在措置赏罚赏罚更紧张的题目上面。”。
    如果措置得当,这笔钱够他们用三个月。
    迄今为止,两江村的统统黉舍都启始下课了。但是蒙灾地区的母道另有很少洪灾残骸入有措置,影响到母道运赢,救灾物质还需求经过马负驮运入灾区外。
    你提出的问题愈多,对偶然性的“覆盖面”就愈大,判断敌情、处理情况就会言必有中,措置裕如。
    它还集成了两个内部低饱和晶体管,措置双沟道充电性能。
    傅崧卿以吏部待郎为淮东抚谕使,采访民间利病,及措置营田等事。
    “上年林则徐等查禁烟土,未能仰体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蒙,措置失当。
    田常为人城府渊深,精明圆滑,达权通变,多谋善断,临危从容,措置裕如。

    汉字详情

    cuò [cuo]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A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TA
    四角: 54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昔声。本义:放置,安放)

    (2) 同本义

    措,置也。——《说文》。

    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学之弗能,弗措也。——《礼记·中庸》。疏:“学不至于能,不措置休废也。”

    几致刑措。——《汉书·文帝纪》。师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无所刑也。”

    (3) 又如:措置(安放;料理);措身(安身,置身);措手(着手处理);措手不迭(形容做事迅速敏捷)

    (4) 处理,安排 。如:措注(处置);措处(料理;安排)

    (5) 筹划办理 。如:筹措;措画(筹划);措处(筹办,置办)

    (6) 施行;用 。如:措施(施行,设施)

    (7) 废弃;搁置

    驱天下之人入于罪,又缓而慢之以滋其懈怠,此刑之所以不措也。——柳宗元《断刑论下》

    英文翻译

    place; collect, arrange; employ

    方言集汇

    ◎ 粤语:cou3 zaak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3 [台湾四县腔] co5 cu5 [客英字典] cih5 [东莞腔] cu5 [梅县腔] ze5 chu5 [宝安腔] cu5 [海陆丰腔] co5 c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故去聲開口一等choh/cuhtsʰu
    zhì [zhi]
    部首: 520
    笔画: 13
    五笔: LFHF
    五行:
    仓颉: WLJBM
    四角: 60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网直,有亦声。网直宜赦。本义:赦罪,释放)

    (2) 同本义

    置,赦也。——《说文》

    见十置一。——《汉书·尹赏传》。注:“放也。”

    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史记·淮阴侯列传》

    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史记·吴王濞列传》

    (3) 安放;搁;摆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庄子·逍遥游》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史记·项羽本纪》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王维《送綦母潜落第还乡》

    (4) 又如:置锥之地(安身立足之地);置室(安置妻室;取妻);置酒(陈设酒筵);置社(古时大夫、士庶共同设置的供奉社神之所);置立(设立);安置;置措(措置);置散(安置在闲散的职位);置棋不定(弈棋时不知如何下子);置锥之地(安放锥子的地方。比喻极狭小的、赖以安身立命的地方);置手(插手)

    (5) 设置,建立,设立

    于是秦始征 晋河东;置官司马。——《左传·僖公十五年》

    置园邑三百家。——《汉书·霍光传》

    置以为像兮。——《楚辞·屈原·九章》

    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汉· 贾谊《汉安策》

    (6) 又如:置社(“周”时大夫与庶民所共设置的社稷神);置顿(设置供人停留和食宿的处所);置都(建都)

    (7) 豁免

    晋王归 晋阳,休兵行赏,命州县举贤才,黜贪残,置租赋,抚孤穷。—— 明· 李贽《史纲评要·后梁纪》

    (8) 废弃;舍弃

    置大立少,乱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沛公则置车骑。——《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置之高阁(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置后(古时大夫死后无子,为死者别置后嗣、暂为丧主之称)

    (10) 搁置;放下;放在一边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魏风·伐檀》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11) 又如:置阁(耽搁;迟延);置之不问(搁在一边,不予过问);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

    (12) 委托;交付 。如:置质(委质。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置重(侧重;着重)

    (13) 购买;置办

    郑人有且置履者。——《韩非子》

    (14) 又如:置产(购置产业);置田;置房子

    (15) 通“植”( zhí)。树立

    凡试庐事置而摇之。——《周礼·考工记·庐人》

    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礼记·祭义》

    名词

    (1)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五十里而一置。——《韩非子·难势》

    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2) 驿车;驿马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马催。——苏轼《荔枝叹》

    (3) 又如:置邮(用马车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英文翻译

    place, lay out; set a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宝安腔] zi5 [海陆丰腔] zih5 [客英字典] zhi5 [台湾四县腔] zih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沙头角腔] zi5 [梅县腔] tje5 [陆丰腔] zi5 [东莞腔] zi5
    ◎ 潮州话:d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吏去聲開口三等trih/tiohţ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