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访

jiē fǎng [jie fang]

词语释义

接待群众上访:领导接访|文明接访。

汉字详情

jiē [ji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U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TV
四角: 50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英文翻译

receive; continue; catch;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东莞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宝安腔] ziap7 [海陆丰腔] ziap7 [陆丰腔] ziap7 [沙头角腔] ziak7
◎ 潮州话:zih4 , ziab4 [澄海]ziag4 ,(chih chi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即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iep/ziep
fǎng [fang]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Y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YHS
四角: 30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2) 同本义

訪,泛谋也。——《说文》

訪,谋也。——《尔雅》

王访于箕子。——《书·洪范》

访予落止。——《诗·周颂·访落》

受纳访——《周礼·内史》

使访物官。——《国语·楚语》

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 又如:访断(咨询决疑);访覃(问及);访讯(讯问;打听)

(4) 引申为访问、拜访(敬词)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时余方访君寓。——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访戴(访友的代称);出访(到外国访问);回访(在对方来拜访后去拜访对方);过访(访问);走访(访问;拜访);造访(上门访问)

(6) 寻求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寻访(寻求查访);访觅(访寻;寻找);访论稽古(探求讨论古事)

(8) 通“方”。初始

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汉书》

(9) 谋议

教之令,使访物官。——《国语》。韦昭注:“访,议也。物,事也。使议知百官之事业。”

(10) 调查;查处

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清· 方苞《狱中杂记》

(11) 又如:访缉(访查缉捕);访办(调查处理);访俗(察访民俗)

英文翻译

visit; ask, inquire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宋本广韵

接访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