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监

tàn jiān [tan jian]
繁体 探監
注音 ㄊㄢˋ ㄐ一ㄢ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探监 tànjiān

(1) 去监狱探望服刑的人

visit a prison

引证解释

⒈ 看望被囚禁的人。

《新华文摘》1981年第5期:“在关押期中,每周探监时间,都有一个形象标致,仪态大方的女青年来看望陈风。”
张书绅《正气歌》:“他几次想去探监,一怕重犯不让,二怕给孩子带来麻烦。”

探监的国语词典

探望狱中被监禁的人。

如:「探监前,必须先了解时间、可携带的物品等相关规定。」

探监的网络释义

探监

  • 探监,指去监狱探望服刑的人。指看望被囚禁的人。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
  • 探监造句

    曾经自己也在探监的时候,试探性地问了父亲几次,可父亲每次不是含含糊糊地回答过去,就是急忙的转移了话题,好像这件事情他根本就不想让自己知道一样。
    监狱里的日间活动和体育设施经常是维持在最低程度,家属探监的条件也一样。
    然而这几天的媒体,你方唱罢我上场的,却是接二连三的“探监”报道,叫人眼光缭乱。
    每天我都到狱中探监,而探望的时间却一天比一天缩短,牢房对他的管理也越来越严。
    话说陈家探监回家,一家子为找证人四处奔波,踪迹遍及船镇的各个旮旯,但是都杳无音讯。
    父亲来探监时,她承认对自己受到的从轻判决感到诧异。
    像探监吗?按照规矩,先交三百文钱的探监许可费!
    这些公共汽车将载着家属北上去探监。
    铁丝网那边是囚犯,这边是探监的人,中间隔着两道铁丝网,距离有三俄尺宽,因此双方不但无法私相授受什么东西,连要看清对方的脸都很困难,特别是近视眼。
    伟丁说,许多妇女带著孩子来探监,他希望新的著装规定可以营造出更加温馨的家庭氛围。
    近日,青岛海利丰总经理杜允琪的一位朋友前往沈阳市第一看守所探监,证实了南勇、杨一民已经不在沈阳第一看守所羁押的消息。
    探监时,沈某肯请廖承枫照看他的女儿,廖承枫没有犹豫,很快将沈蓉接到了自己身边。
    司棋左右打听,直到去探监的爹娘回来才弄清是怎么一回事。
    女友盼以家属身份探监与通缉犯警局内完婚。
    在该监狱发生数起女探监者向囚犯暴露身体的事件后,监狱官员做出了上述有关探监女性的著装新规定。
    唯有母亲,每个月都会拄着拐杖踽踽独行在探监路上……母亲唯一的愿望就是想让儿子守在她跟前,陪她说说话,也能多看儿子几眼。
    该国死囚犯人被单独关押,很少允许家人或律师探监。
    当老师被判刑,父亲前往探监,因转移了地方未能如愿,托人带去几个小梨子和一张“好好改造”的纸条。
    额滴个神啊,现代文明了,出丑都能赚钱了,还不犯法,否则你那个丑样少说也得判无期,非要量刑的话,那么刑期是一万年,但额喜欢,额会经常去探监滴!
    来少年监狱探监的人很少,因为这些孩子大都是弃儿或者孤儿。

    汉字详情

    tàn [tan]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PWS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BCD
    四角: 570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罙( shēn)声。本义:摸取)

    (2) 同本义

    探,远取之也。——《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

    探,取也。——《尔雅》。注:“摸取也。”

    必探筹而定分。——《铨言》。注:“捉筹也。”

    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书·多方》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不待探筹投钩而公。——《荀子·君道》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探石发穴。——《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探丸(摸取药丸;又指摸取弹丸以决定谋杀官吏之事);探囊(伸手到袋中摸取)

    (4) 探求

    前来一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探本(探求根本);探真(探求玄理);探意(探求本意);探微(探索微妙的事理);探源(寻求源头;探求本源)

    (6) 打听

    探,试也。——《释言》。注:“刺探尝试。”

    (7) 又如:探声候气(探听消息,等候动静);探事(探听消息);探讯(探信,打听消息);探侦(打听)

    (8) 看望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 李商隐《无题》

    (9) 又如:探望;探病(看望病人);探房(新娘过门的次日,娘家人前往看望)

    (10) 伸出 。如:探爪(探手。伸手);探头探脑(不断伸头张望)

    (11) 彻底调查或考察 。如:探穴;探路;探研(探讨研究);探流;探综(探究贯通)

    (12) 预先支付 。如:探支(预支);探借(预借)

    (13) 侦察

    探颐索隐。——《易·系辞上》。疏:“窥探。”

    (14) 又如:探细(侦察);探刺(暗中侦察);探伺(侦察);探虎穴(冒险);探使(负有侦察任务的使者);探候(侦察打听);探报(谍报)

    名词

    侦察人员 。如:敌探;探子;暗探;探人(军中从事侦察工作的人);探丁(探卒,探兵。军中的侦察兵)

    英文翻译

    find, locate; search, grope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1 taam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am1 tam1 tam4 [海陆丰腔] tam5 tam1 [梅县腔] tam3 tam5 [陆丰腔] tam1 tam5 [客英字典] tam5 tam1 [台湾四县腔] tam5 tam1 [东莞腔] tam5 [沙头角腔] tam5 [宝安腔] tam5 | t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含平聲開口一等thomtʰɒm
    jiān,jiàn [jian]
    部首: 510
    笔画: 10
    五笔: JTYL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IBT
    四角: 28102

    详细解释

    jiān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往下看(臣,竖目),右边是个器皿。金文又在器皿上加一小横,表示器中有水。古人以水为镜,“监”就是一个人弯着腰,睁大眼睛,从器皿的水中照看自己的面影。本义:监督,察看督促)

    (2) 同本义

    監,临下也。——《说文》

    立其监。——《周礼·太宰》。注:“谓公侯伯子男各监一国。”

    何用不监。——《诗·小雅·节南山》

    监,察也。——《方言十二》

    使监谤者。——《国语·周语》。注:“察也。”

    以监其上下之所好。”

    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 荥阳。——《史记·陈涉世家》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国语·周语上》

    夷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刚毅监斩。——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监临(自上而下地监督视察);监修(监督编修);监觑(查看);监解(明察,分辨)

    (4) 掌管;主管 。如:监院(监管寺院的僧人);监主(监临主守的官员;主管监狱的官员);监事(指企业或事业组织中担任监察工作的领导成员);监帅(监督军务的主将)

    (5) 古代指太子或元老重臣代掌朝政 。如:监国 (君主因故不能亲政,由近臣代行职务)

    (6) 监禁;关押 。如:监候(监禁起来候审;或判死罪后缓刑,关起来等候秋审复核);监追(监禁起来严令限期完成);监系(亦作“监计”。关押,囚禁)

    (7) 统领,率领

    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书·洛诰》

    (8) 又如:监御(统领);监统(监督统理)

    名词

    (1) 牢狱

    监五室。——清· 方苞《狱中杂记》

    监外板屋。

    (2) 又如:监铺(临时拘留所);监仓(监狱);监规(监狱的规章制度);监比(坐监追征)

    (3) 监督、指导或劝告的人

    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礼记·月令》。注:“山林川泽之官。”

    (4) 又如:学监(清末在中等以上学堂设立的学官)

    (5) 指诸候

    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周礼·太宰》

    (6) 另见 jiàn

    jiàn

    动词

    (1) 通“鉴”

    (2) 借鉴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书·召诰》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成汤监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荀子·解蔽》

    (3) 照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书·酒诰》

    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昔有仍氏,生女发黑而甚美,光可监人。——《列女传·晋羊叔姬》

    (4) 另见 jiān

    英文翻译

    supervise, control, dir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aam1 gaam3
    ◎ 潮州话:哥庵1 哥庵3 ,gam1(kam) gam3(kàm) [澄海]gang1(kang) gang3(kà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