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井
词语释义
为探测矿体而打的井。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为探测矿体而开的小井。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就探井数量而言,东非远不及其它非洲地区,只有不到500处.而西非和北非分别拥有约1.4万和近2万处探井.
2、目前为止,Cuadrilla公司只完成两个探井,第三个探井即将完工,但是在该公司的“宏大”设想中,他们将在未来的16年里,在轨地区钻出800个探井。
3、工程师们也可以通过从地球内部和探井中发送的能量波来监测液体的渗入,并控制二氧化碳的分布。
4、Cuadrilla希望今后十年内在兰开夏郡开钻400个探井。
5、对以日费制形式承包的深探井科学管理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管理模式。
6、本方法的原理不仅适用于套管井的解释,而且可以推广到探井和调整井的测井解释中。
7、介绍长庆油田在陕甘宁盆地气探井完井固井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水泥和外加剂的应用。
8、该系统对提高钻头失效分析的准确性、提高钻头设计、评价、探井钻头选型的针对性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9、裸眼测试在过去是一种评价探井产能的普遍使用的方法,这时不需要在储层段下套管或衬管。
10、改进后的方法已得到东营凹陷13口探井资料的验证是可行的。
11、它既可以对正钻井的储集层进行比较正确的评价,又可以在探井部署时对砂体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
12、根据预测结果,在德阳向斜部署了一口探井。
13、但是,在地震检测技术的应用中也存在着陷阱,致使一部分探井落空。
14、该盆地中深层探井较少,研究程度非常低,发现并落实的天然气地质储量少。
15、以及部分探井、开发井由于各种原因在完井后没有获得油气流形成了低产井和无用的“空井”。
16、霍10井是新疆油田公司准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背斜的一口重点探井。
17、龙深1井是龙门山前缘逆掩推覆构造带大园包构造上第一口深探井。
18、因此,本方法应用能满足探井和开发井钻井工程需要。
19、这个荒地守护神似乎并没阻挡住人类的探井钻探活动。
20、应用文中的AVO技术系列对多套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气、水判别,并获得了数十口探井的钻探试油结果验证。
21、本标准规定了油气探井现场油砂代表样、岩样汇集、实物剖面样品的采样、制作和整理方法。
22、该方法的应用在探井及水淹评价解释中见到良好效果。
23、用该系统处理了大庆油田外围26口探井的测井资料,经岩心分析资料验证,效果较好。
24、研究成果在油田探井井位优选、开发方案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5、饱和盐水溶液是深探井试油完井液的主要成分,对套管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26、对渤海地区近年来在探井中发生的套管磨穿现象进行了探讨。
27、对指导探井信息资源建设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
探井的网络释义
探井
探井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罙(
)声。本义:摸取)(2) 同本义
探,远取之也。——《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
探,取也。——《尔雅》。注:“摸取也。”
必探筹而定分。——《铨言》。注:“捉筹也。”
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书·多方》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不待探筹投钩而公。——《荀子·君道》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探石发穴。——《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探丸(摸取药丸;又指摸取弹丸以决定谋杀官吏之事);探囊(伸手到袋中摸取)
(4) 探求
前来一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探本(探求根本);探真(探求玄理);探意(探求本意);探微(探索微妙的事理);探源(寻求源头;探求本源)
(6) 打听
探,试也。——《释言》。注:“刺探尝试。”
(7) 又如:探声候气(探听消息,等候动静);探事(探听消息);探讯(探信,打听消息);探侦(打听)
(8) 看望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 李商隐《无题》
(9) 又如:探望;探病(看望病人);探房(新娘过门的次日,娘家人前往看望)
(10) 伸出 。如:探爪(探手。伸手);探头探脑(不断伸头张望)
(11) 彻底调查或考察 。如:探穴;探路;探研(探讨研究);探流;探综(探究贯通)
(12) 预先支付 。如:探支(预支);探借(预借)
(13) 侦察
探颐索隐。——《易·系辞上》。疏:“窥探。”
(14) 又如:探细(侦察);探刺(暗中侦察);探伺(侦察);探虎穴(冒险);探使(负有侦察任务的使者);探候(侦察打听);探报(谍报)
名词
侦察人员 。如:敌探;探子;暗探;探人(军中从事侦察工作的人);探丁(探卒,探兵。军中的侦察兵)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am1 tam1 tam4 [海陆丰腔] tam5 tam1 [梅县腔] tam3 tam5 [陆丰腔] tam1 tam5 [客英字典] tam5 tam1 [台湾四县腔] tam5 tam1 [东莞腔] tam5 [沙头角腔] tam5 [宝安腔] tam5 | ta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探 | 他含 | 透 | 覃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覃 | 咸 | thom | tʰɒ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2) 同本义
改邑不改井。——《易·井》
井道。——《易·杂卦》传
宿息井树。——《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
为其井匽。——《周礼·官人》
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韩愈《原道》
(3) 又如:井池(井口旁储水的小池);井鱼(井中的鱼。比喻见识短浅);井养(井水源源不断,供人饮用。比喻领受别人的好处、恩惠);井华(清早初汲的井水);井干(井上木栏干)
(4) 形似水井的坑穴 。如:井灶(四川、云南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井椁(即椁。因其形方中空似井,故称);井场(钻井采油的工作场地)
(5) 井田
六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下》
(6) 又如:井税(古代田税的一种);井地(即井田);井里制(即井田制);井邑田(即井田);井径(田间小路)
(7) 相传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人口聚居地;乡里;家宅
背井离乡,卧雪眠霜。——马致远《汉宫秋》
(8) 又如:井里(邑里,乡里);井庐(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井曲(里巷;里弄);井屋(农舍,村落)
(9) 污水池 。 如: 井匽(排除污水秽物的水池和水沟)
(10) 比喻法度;条理
井,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风俗通》
井,共德之地也。——《易·系辞》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11) 又如: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井井有方(形容有条理、有办法);井井有法(有条理、有法度);井井有绪(井井有序。有条理,有秩序)
(12) 井宿 。如:井木犴(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井宿,传说是一种像野狗的猛兽);井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中朱鸟七宿的第一宿。也称“东井”、“鹑首”。有星八颗,属双子座);井冠(井宿。因其位于朱雀七宿之首,故称);井星(即井宿);井络(井宿区域;井宿的分野)
(13) 市街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筐》
因井为市,故言市井。——《白虎通》
(14) 又如:井邑(市井与乡里);井市(做买卖的市街。古代因井为市,故称);井陌(街道);井闾(里井里巷)
动词
(1) 汲水于井
织纺井臼。(井,用如动词;汲井水。)——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划定井田
井衍沃。(在肥地上划定井田。)——《左传》
形容词
形容整齐 。如:秩序井然;井径(整齐的小路);井井有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ang3 [陆丰腔] ziang3 [沙头角腔] ziang3 [宝安腔] ziang3 [梅县腔] ziang3 [客语拼音字汇] jiang3 [客英字典] ziang3 [东莞腔] ziang3 [台湾四县腔] ziang3
◎ 潮州话:zên2 (ché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井 | 子郢 | 精 | 清開 | 上聲 | 梗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ciengx/zie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