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赚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哄骗。
《水浒传》第六十回:“久闻 梁山泊 行仁义之道,所过之处,并不扰民,因此特来拜投,如何故来掇赚将军?”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辨非》:“判官,与我逐一查那善恶文簿,要见何年月日有何人套写 王魁 家书,掇赚他夫妻离间。”《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要知 安公子 怎生开发那女子,那去找 褚一官 的两个骡夫回来,到底怎生掇赚 安公子 ,那 安公子 信也不信,从也不从,都在下回书交代。”
引证解释
⒈ 哄骗。
引《水浒传》第六十回:“久闻梁山泊行仁义之道,所过之处,并不扰民,因此特来拜投,如何故来掇赚将军?”
明王玉峰《焚香记·辨非》:“判官,与我逐一查那善恶文簿,要见何年月日有何人套写王魁家书,掇赚他夫妻离间。”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要知安公子怎生开发那女子,那去找褚一官的两个骡夫回来,到底怎生掇赚安公子,那安公子信也不信,从也不从,都在下回书交代。”
掇赚的网络释义
掇赚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拾取)
(2) 同本义
掇,拾取也。——《说文》
患至掇也。——《易·讼》
承蜩犹掇之也。——《庄子·达生》
览取挢掇。——《淮南子·要略》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掇撷(采摘,拾取);掇桂(折桂);掇蜂(喻离间骨肉)
(4) 挪;搬取
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告了门。——《水浒传》
(5) 又如:掇盆;掇床
(6) 选取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云。——《汉书·贾谊传》
(7) 又如:掇采(选取,搜集);掇录(选录)
(8) 得到 。如:掇青拾紫(获得高官厚禄);掇醍(受教而觉悟)
(9) 端
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水浒传》
(10) 又如:掇臀捧屁(掇:端、捧之意。形容诌媚者的丑态)
(11) 考取 。如:掇芹(考取秀才)
(12) 哄骗 。如:掇赚(哄骗;诱诓);掇骗(哄骗);掇送(劝诱)
(13) 掉转 。如:掇转(掉转;扭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od5 [台湾四县腔] dot7 dok7 [客英字典] dot7 [沙头角腔] dot7 [梅县腔] dot7 [海陆丰腔] dot7 dok7 [宝安腔] do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掇 | 丁括 | 端 | 末 | 入聲 | 曷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tuɑt | tuat |
详细解释
zhuàn
动词
(1) (形声。从贝,兼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指买卖得盈利)
(2) 同本义
我也许过他二十两银子,只恨他没本事赚我的钱。——《警世通言》
(3) 又如:赚手(获利);赚得(获得 );赚钱(获取利润);赚得不少;迅速赚一笔现金;每出售一桶可赚五元钱
(4) 赢得;获得
西州客,心边赚得,一味春偏。—— 元· 刘敏中《凤凰台上忆吹箫》
(5) 又如:赚杀(赢得,博得)
(6) 〈方〉∶通过劳动挣
年轻的时候,只帮人种地看牛,赚几个微细的工资。——郁达夫《出奔》
(7) 出错误
讶,赚矣!此辟谷药也。——徐铉《稽神录拾遗》
然已只在康庄大道中,决不赚入蹊曲径矣。——王阳明《传习录·答聂文蔚》
(8) 耽误;错过
向日我一时见不到,赚了你终身。——《醒世恒言》
(9) 诳骗;欺哄
吕布赚开城门,杀将进来了!——《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当时亲见元帅命中军去赚刘豫。——《说岳全传》
(10) 又如:赚虎离山(比喻施用计谋骗对方离开其所凭借的有利位置);赚铜钱(骗钱);赚漏(骗取);赚辞(骗人的话);赚哄(欺骗);赚人(欺骗人)
(11) 另见
zuàn
动词
(1) 〈方〉∶哄骗
是我赚你们来,捉了请赏。——《水浒全传》
(2) 又如:赚法(骗人的手法);赚杀(诳骗杀害);赚啜(哄骗);赚得(骗取)
(3)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