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挹

sǔn yì [ sun yi]
繁体 損挹
注音 ㄙㄨㄣˇ 一ˋ

词语释义

1.亦作"损抑"。 2.谦虚退让。

词语解释

  1. 亦作“ 损抑 ”。谦虚退让。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宋书·王僧绰传》:“从兄 微 ,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梁书·夏侯详传》:“ 详 於其地起臺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王位崇,不宜自损抑。”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损抑”。谦虚退让。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
《宋书·王僧绰传》:“从兄微,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
《梁书·夏侯详传》:“详於其地起臺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
《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王位崇,不宜自损抑。”

损挹的国语词典

谦退。《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梁书.卷一○.夏侯详传》:「详于其地起台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也作「损抑」。

损挹的网络释义

损挹

  • 亦作“ 损抑 ”。谦虚退让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宋书·王僧绰传》:“从兄 微 ,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梁书·夏侯详传》:“ 详 於其地起台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王位崇,不宜自损抑。”
  • 汉字详情

    sǔn [sun]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KMY
    五行:
    仓颉: QRBO
    四角: 560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2) 同本义,与“益”相对

    损,减也。——《说文》

    损偏去也。——《墨子经》

    损德之脩也。——《易·系辞》

    损益,盛衰之始也。——《易·杂卦》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请损之,月攘一鸡。——《孟子·滕文公下》

    (3) 又如:损年(短报年岁;寿命减少);损膳(减膳);损薄(降低标准,减损);损夺(削减);损减(节制;减少)

    (4) 损失;丧失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乾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5) 又如:损折(损失);损败(损失;损坏);损阴(折损了阴德);损身(丧身);损书(对人书札的敬辞。是说对方不惜贬抑身分写信给自己);损挹(谦退)

    (6) 伤害或损害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论语·季氏》

    小人之誉人反为损。——《淮南子·说山训》

    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元曲选·陈州粜米》

    (7) 又如:损人肥己,损人害己;损友(有害的朋友);损生(损害身体)

    (8) 毁,坏,损坏 。又如:破损;损污(损坏玷污);损缺(损坏残缺)

    (9) 病情减轻

    而母杨夫人忽病,谒医久未损。—— 宋· 叶适《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铭》

    (10) 轻蔑地讥笑或愚弄 。如:你别损人了

    英文翻译

    diminish; impair; injur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2

    宋本广韵

    [yi]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KCN
    五行:
    仓颉: QRAU
    四角: 56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舀;酌。把液体盛出来

    挹,抒也。从手,邑声。——《说文》

    凡以器斟酌于水谓之挹。——《珠丛》

    弟子挹水而注之。——《荀子·宥坐》。注:“酌也。”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诗·小雅·大东》

    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西游记》

    (2) 又如:挹受(汲取,承受);挹盈(舀取盈满的液体);挹酌(汲取);挹彼注此(兹)(将彼器的液体倾注于此器);挹盈注虚(取有余以补不足);挹掬(捧取);挹斗扬箕(谓徒有虚名)

    (3) 引;牵引

    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晋· 郭璞《游仙诗》

    接倾城之貌,挹希世之人。——《警世通言》

    (4) 又如:挹胜(收取胜景);挹慕(牵念,羡慕)

    (5) 谦抑。通“抑” 。如:挹降(谦抑);挹退(谦恭,退让)

    (6) 同“抑”。抑制住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荀子·宥坐》

    而久自挹损。——《三国志·诸葛亮传》

    情存损挹。——《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形容词

    (1) 细致的样子 。如:挹挹

    (2) 抑郁 。如:挹郁(愤懑怨恨);挹懕(抑郁不得志)

    英文翻译

    to bale out; to decant liquids

    方言集汇

    ◎ 粤语:jap1
    ◎ 客家话:[梅县腔] jip7 [海陆丰腔] rip7 [客英字典] jip7 [台湾四县腔] jip7 [客语拼音字汇] yib5 [宝安腔] gi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伊入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ʔĭĕpqjip/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