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

bǔ shǔ [ bu shu]
注音 ㄅㄨˇ ㄕㄨˇ

词语释义

捕鼠 bǔshǔ

(1) 捕捉鼠类

kill the rats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kill the rats] 捕捉鼠类

捕鼠的网络释义

捕鼠

  • 《捕鼠》作者是刘基,创作年代为元末明初。主要讲述赵国有位人家家里患鼠的故事。
  • 捕鼠造句

    早起的鸟儿可能有虫吃。但是在捕鼠夹前,只有第二只老鼠才吃得到起司。
    伏胆矾如猫捕鼠,化铁锡如风扫云。
    老鼠转身告诉猪说“屋子里有个捕鼠器!”。
    他们将这笔资金用于建立一个生产捕鼠器的工厂。
    因此,老鼠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屋子里,独自面对农夫的捕鼠器。
    捕鼠人不再需要用嘴吹气进鼠穴。
    一声,竹子坚韧的弹力,把象征老鼠的竹筷夹得牢固,如是老鼠或钱鼠被捕鼠器紧咬住,不死恐怕也只剩半条命。
    农民放置了许多捕鼠器捕捉老鼠。
    印度新德里最近曝出腐败丑闻,政府设的捕鼠办十多年也未抓到一只老鼠。
    只要老鼠还在作孽,人们就会想方设法找个更好的捕鼠夹。
    骐驎、绿耳、蜚鸿,骅骝,天下良马也,将以捕鼠于深宫之中,曾不如跛猫。
    方法采用夹日法和钢闸法捕鼠,凝集反应检测鼠疫抗体。
    百姓,而有些该捕“鼠”的“猫”却躲在房顶上一动也不动,甚至还对捕鼠者吹胡子瞪眼或者给“鼠”们通风报信,助纣为虐,让捕“鼠”者负屈衔冤。
    但通常老鼠会逃窜,这样,捕鼠者的嘴唇和手就会被烧伤。
    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捕鼠器,一个雨滴的时间。
    但这种捕鼠器添加了一种手动气泵。
    捕鼠时不会惊跑鼠,趾端生有锐利的爪。
    一个捕鼠器由五个零件组成,而且每个零件都是使捕鼠器能正常运作所必须要的。
    教羊牧兔,使鱼捕鼠,任非其人,费日无功。
    猫头鹰是农民的捕鼠好帮手。

    汉字详情

    [bu]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GEY
    五行:
    仓颉: QIJB
    四角: 53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2) 同本义

    捕,取也。——《说文》

    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汉书·灌夫传》

    吏无追甫之苦。——《汉书·韩延寿传》

    变斗杀伤捕伍邻。——《急就篇》

    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史记·吴王濞列传》

    捕鼠不如狸狌。——《庄子·秋水》

    捕影而视之。——《周髀算经》

    武陵人捕鱼为业。——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捕者既不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而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捕鱼;捕快(旧时官府中专事捉拿强盗的差役);捕书(清代地方衙门掌管捕捉罪犯的书吏);捕生(捕捉野生动物)

    (4) 追寻,搜寻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诏使孺卿逐捕。——《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捕援(索求推举)

    名词

    (1) 旧时衙门担任缉捕的差役 。如:捕厅(称州、县官署的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等。多负责缉捕盗匪);捕头(巡捕的头目)

    (2) 姓

    英文翻译

    arrest, catch, seiz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6
    ◎ 客家话:[梅县腔] pu5 [海陆丰腔] pu6 pu3 [客英字典] pu5 [沙头角腔] pu3 [东莞腔] pu5 [宝安腔] pu3 [客语拼音字汇] pu3 [台湾四县腔] pu5 p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故去聲開口一等bʰuboh/buh
    shǔ [shu]
    部首: 1302
    笔画: 13
    五笔: VNU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XVYV
    四角: 77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2) 同本义

    鼠,穴虫之总名也。——《说文》

    谁谓鼠无牙?——《诗·召南·行露》

    鼠小虫,性盗窃。——《汉书·五行志》

    鼠者,人之所薰也。——《说苑·善说》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汉· 贾谊《陈政事疏》

    逆夷各狐凭鼠伏。——《三元里人民抗英》

    (3) 又如:鼠窜而狼忙(形容逃窜得匆忙狼狈);鼠牙雀角(比喻强暴侵凌,引起争讼);鼠盗蜂起(封建统治阶级对小股农民起义的污蔑);鼠腹蜗肠(形容器量狭小);鼠市(一种戏鼠的器具);鼠布(以鼠毛制成的布);鼠裘(用鼠皮制的裘袍)

    (4) 十二生肖之一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周书》

    (5) 喻指小人、奸臣。如:鼠目(比喻见识狭小);鼠璞(比喻有名无实的人或物);鼠窃(比喻小贼);鼠雀之辈(卑微之徒)

    (6) 通“癙”,忧;病

    鼠思泣血。——《诗·小雅·雨无止》

    狸头愈鼠,鸡头已瘘。——《淮南子》

    (7) 比喻胆小怕事 。如:鼠步(指趑趄却步如鼠。形容恭谨畏惧);鼠胆(比喻胆小)

    (8) 瘰疬,淋巴结核 。如:鼠疮;鼠瘘

    英文翻译

    rat, mouse; KangXi radical 208

    方言集汇

    ◎ 粤语:sy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3 [客英字典] chu3 [沙头角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u3 [台湾四县腔] cu3 [宝安腔] cu3 [东莞腔] su3 [梅县腔] chu3 [陆丰腔] ch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舒吕上聲開口三等sjox/sj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