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须钱

lǚ xū qián [ lv xu qian]
繁体 捋鬚錢
注音 ㄌㄩˇ ㄒㄨ ㄑ一ㄢˊ

词语释义

南唐张崇敲诈人民的名目之一。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南唐 张崇 敲诈人民的名目之一。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捋须钱》:“ 张崇 帅 庐州 ,好为不法,士庶苦之。尝入覲 江都 , 庐 人幸其改任,皆相谓曰:‘渠伊必不復来矣。’ 崇 来,计口徵渠伊钱。明年,再入覲,盛有罢府之议。不敢指实,道路相见皆捋鬚为庆。 崇 归,又徵捋鬚钱。” 清 吴任臣 《十国春秋·吴九·张崇传》作“捋髭钱”。

引证解释

⒈ 南唐张崇敲诈人民的名目之一。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捋须钱》:“张崇帅庐州,好为不法,士庶苦之。尝入覲江都,庐人幸其改任,皆相谓曰:‘渠伊必不復来矣。’ 崇来,计口徵渠伊钱。明年,再入覲,盛有罢府之议。不敢指实,道路相见皆捋鬚为庆。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吴九·张崇传》作“捋髭钱”。

崇归,又徵捋鬚钱。”

捋须钱的网络释义

捋须钱

  • 拼音: lǚ xū qián
  • 注音:ㄌㄩˇ ㄒㄩ ㄑㄧㄢˊ
  • 解释:南唐 张崇 敲诈人民的名目之一。
  • 出处: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捋须钱》:“ 张崇 帅 庐州 ,好为不法,士庶苦之。尝入觐 江都 , 庐 人幸其改任,皆相谓曰:‘渠伊必不复来矣。’ 崇 来,计口徵渠伊钱。明年,再入觐,盛有罢府之议。不敢指实,道路相见皆捋须为庆。 崇 归,又徵捋须钱。” 清 吴任臣 《十国春秋·吴九·张崇传》作“捋髭钱”。
  • 汉字详情

    luō,lǚ [luo,lv]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EFY
    五行:
    仓颉: QBDI
    四角: 52049

    详细解释

    luō

    动词

    (1) (形声。从手,寽( )声。“寽”,以五指持物,在字中表意。本义:手握着东西向一端抹取)

    (2) 同本义

    武松捋起双袖,握起尖刀。——《水浒传》

    (3) 堆,垒

    这边堆着木料——檩子、柱子和椽子。那边捋着从各社员家收集的干土坯。——柳青《创业史》

    (4)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手,寽( )声。“寽”,以五指持物。本义: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

    (2) 同本义

    敢捋虎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捋胡须;捋虎须(捋须。喻撩拨强有力者,谓冒风险);捋须钱(敲诈来的钱);捋顺了毛(顺首性子来);捋闸下水(船舶超载);捋舌捌哥(口舌伶俐)

    (4) 梳理;整理

    李世丹沉默了,心里好像塞了一团头发,扎扎挠挠,乱乱糟糟,裹不住,也捋不清。—— 浩然《艳阳天》

    (5) 另见 luō

    英文翻译

    to pluck; to gather in the fingers; to rub; to scrape off

    方言集汇

    ◎ 粤语:lyut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ot8 [东莞腔] lot8 [客语拼音字汇] lod6 [台湾四县腔] lot8 [海陆丰腔] lot8 [宝安腔] lot8 [梅县腔] lo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郎活入聲合口一等luɑtluat
    [xu]
    部首: 616
    笔画: 9
    五笔: ED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HMBO
    四角: 212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字作“须”。后来写成有鬚,现在又简化为“须”。象形。从页,从彡,页( xié),头,彡( shān),表毛饰。指人面上的毛。本义:胡须)

    (2) 同本义

    须,面毛也。——《说文》

    须,谓颐下之毛。——《礼记·礼运》引《说文》

    有君子白皙鬒须眉。——《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大夫以鱼须文竹。——《礼记·玉藻》

    美须髯。——《汉书·高帝纪》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木兰诗》

    须发尽白。——《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须眉浊物(指趋炎附势,丧失气节的男人);虬须(卷曲的胡子);银须;黄须;长须;软须;须麋(须眉)

    (4) 野兽的鬚。泛指动、植物身上像须的东西

    敢捋虎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若得其兽,则献其皮革齿须备。(备:爪)——《周礼·冥氏》

    撩拨虫须。——《聊斋志异·促织》

    张毛伸须。

    (5) 又如:鲇鱼须;触须;花须;须萼(花须和花萼);须枝;须蕊(花蕊)

    (6) 流苏

    帛绳缠须。——《晋书·陆云传》

    (7) 又如:须头(流苏)

    名词

    (1) 片刻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2) 又如:须时(片刻)

    (3) 姓

    动词

    (1) 等待

    吴起须故人而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可须夜鼓声而发。——《后汉书·班超梁慬列传》

    (2) 又如:须友(待友);须待(期待);须参(等着见皇帝);须奏(等候上奏)

    (3) 停留

    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书·五子之歌序》

    (4) 又如:须留(停留)

    (5) 通“需”。需要

    不须复烦大将。——《汉书·冯奉世传》

    细雨不须归。——唐· 王之涣《凉州词》

    何须怨杨柳。——唐· 张志和《渔歌子》

    工又须问。——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须行即骑。——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 又如:须次(官吏依次候补官缺。同“需次”)

    (7) 助动词。必要,应当

    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三国演义》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须取无茎叶。——宋· 沈括《梦溪笔谈》

    须阎君来。——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仆须急归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8) 又如:须用(必须);须至(必定。宋以后常作为公文及执照结句用语。有必须办到的意思);须是(必须是,一定是);须得(必得)须合(应当);须当(应当);须不如(该不是)

    副词

    (1) 终于

    但愿得双亲康健,须有日,拜堂前。——《琵琶记》

    (2) 本是;本来

    他须没个亲人,料没甚大官司。——《三刻拍案惊奇》

    (3) 又如:须是(本是,正是)

    (4) 必然

    杀了刘备,我女便是望门寡,明日再怎的说亲?须误了我女儿一世!——《三国演义》

    (1) 相当于“却”

    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水浒传》

    (2) 虽然

    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领里只如冬。——曹松《送僧人入蜀过夏》

    英文翻译

    must, have to, necessary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1

    宋本广韵

    qián [qian]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G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OPIJ
    四角: 837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戔( jiān)声。( 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2)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 秦废贝行钱。——《说文解字》 锴注

    龟贝金钱。——《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

    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

    下有积钱。——《史记·天官书》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以钱覆其上。——宋· 欧阳修《归田录》

    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

    (3) 又如:钱眼(铜钱中的方孔。喻指金钱);钱价(铜钱折合成银两的价格);钱范(铸造金属货币用的模子);钱幕(钱镘。钱币的背面);钱缗(穿钱的绳子);钱品(钱的质地、形制);钱花花(小钱,铜板)

    (4) 钱财,货币的通称 。如:钱侩(经营钱庄的商人);钱谷幕友(官府主持钱粮事务的幕僚);钱引(宋代纸币名。徽宗大观元年,把贬值的交子改为钱引)

    (5) 像铜钱的东西

    空室无人行则生苔藓,或青或紫,一名绿钱。——晋· 崔豹《古今注》

    (6) 纸钱 。如:钱垛(成串的纸钱)

    量词

    (1) 衡名

    (2) 公制重量单位。一公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两。一公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钱

    (3) 市制重量单位。中国市制中计算质量和重量的一种单位。以前是一市斤的十六分之一(现在是十分之一)为市两,一市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市钱

    (4) 旧营造库平制。两的十分之一为钱

    英文翻译

    money, currency, coins

    方言集汇

    ◎ 粤语:cin2 ci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