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尸
词语释义
挺尸
(1) 指挺直睡觉(骂人的话)
词语解释
见“ 挺尸 ”。
亦作“ 挺尸 ”。睡眠的谑词或詈词。
《西游记》第九四回:“俗语云:‘喫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哩!”《红楼梦》第七三回:“一个个黑家白日挺尸挺不够。” 沙汀 《还乡记》十九:“你着急做甚么?挺尸去了!”
引证解释
⒈ 见“挺尸”。亦作“挺尸”。睡眠的谑词或詈词。
引《西游记》第九四回:“俗语云:‘喫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哩!”
《红楼梦》第七三回:“一个个黑家白日挺尸挺不够。”
沙汀《还乡记》十九:“你着急做甚么?挺尸去了!”
挺尸的国语词典
尸身僵直。多用为睡觉的骂词或谑词。
挺尸的网络释义
挺尸
挺尸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廷声。本义:拔出)
(2) 同本义
挺,拔也。——《说文》
挺剑而起。——《战国策·魏策》
尉剑挺。——《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挺举;挺挏(上下推动)
(4) 举起 。如:挺脚(举步,抬脚)
(5) 生出;生长
荔挺。——《吕氏春秋·仲冬》。注:“生也。”
(6) 又如:挺茂(生长茂盛)
(7) 动摇
不足以挺其心矣。——《吕氏春秋》
(8) 直,伸直,撑直
不复挺者。——《荀子·劝学》
曲挺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9) 睡 。
(10) 如:挺死尸(骂人睡得死);挺床(詈词。睡觉);挺觉(睡眠的谑词或詈词)
(11) 使身体处于直立状态 。
(12) 如:挺争(挺身争斗)
(13) 勉强支撑 。
(14) 如:挺折腰(到了顶,竭尽全力);你挺得住吗
(15) 突出 。
(16) 如:挺着肚子;他把头挺得高高的
(17) 忍受痛苦 。
(18) 如:挺过去;挺住
(19) 前进
单身挺战,众莫能当。——《宋书》
(20) 顶住,抵抗 。
(21) 如:挺撞(顶撞);谁能挺敌;挺刑(不屈服于刑罚)
(22) 脱身 。
(23) 如:挺走(退走);挺逸(脱逃)
形容词
(1) 杰出;特出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 又如:挺率(卓越特出);挺秀(杰出,俊秀);挺杰(卓越杰出);挺特(超群特出);挺冠(杰出超群)
(3) 直率
我心挺挺。——《左传·襄公五年》
(4) 又如:挺切(直率恳切);挺正(正直);挺确(刚正);挺挺(正直的样子)
(5) 生硬 。
(6) 如:挺腰子(摆架子,耍威风);挺触(顶撞,触犯);直挺挺地站了起来
副词
(1) 非常 。
(2) 如:挺好;病得挺重的
(3) 颇,相当 。
(4) 如:今天挺冷
量词
(1) 用于某些挺直物
荐脯五挺。——《仪礼·乡礼酒礼》
(2) 又如:一挺机关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n3 ciam1 [宝安腔] tin3 tin2 | ten3 [梅县腔] tin3 tiang3 [沙头角腔] tin3 [客语拼音字汇] ten3 [台湾四县腔] tin3 ten3 [海陆丰腔] tin3 ten3 [东莞腔] tin3 [陆丰腔] ti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庭 | 特丁 | 定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deng | dʰie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屍像卧着的人形。本义: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2) 同本义
尸,神像也。象卧之形。——《说文》。按,凭几曰卧。
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诗·小雅·楚茨》
祝延尸。——《仪礼·士虞礼》。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又,男,男尸;女,女尸,必使异姓,不使贱者。”
孙可以为王父尸。——《礼记·曲礼》
尸,所祭者之孙也。祖之尸则主人乃宗子。祢之尸则主人乃父道。——《仪礼·特牲礼》注
(3) 神主牌,以木为之
载尸集战何所急。——《楚辞·天问》
(4) 又如:载尸以行(载着神主牌而行)
(5) 姓
动词
(1) 陈尸示众,陈列
尸,陈也。——《说文》
有母之尸饔。——《诗·小雅·祈父》
尸之为言失也,陈也,失气亡陈,形体独陈。——《白虎通·崩薨》
楚武王刑尸。——《左传·庄公四年》
夫却昭子…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国语·晋语》
(2) 又如:尸谏(陈尸以谏)
(3) 立神像或神主
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庄子》
(4) 担任;承担
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书·康王之诰序》
(5) 执掌,主持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诗·召南·采蘋》
(6) 又如:尸盟(主持盟会);尸祭(主祭)
(7) 在其位而无所作为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庄子·逍遥游》
(8) 又如:尸位旷职(占据职位而不做事);尸玩(玩忽职守);尸素(居位食禄而不尽职);尸禄素餐(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尸职(尸位,失职);尸居(安居而无为)
(9) 列阵
四年春天三月,楚武王荆尸。——《左传·宣公十二年》
名词
(1) 尸体
屍,终主也。从尸,从死。——《说文》。按,从死,尸声。许误也。
以其屍与之。——《史记·周公世家》
在床曰尸。——《礼记·曲礼》
魂去尸长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验尸;五马分尸;尸灵(尸首;灵柩);尸格(尸单。验尸单);尸以祝之(立尸而祝祷之,表示崇敬);尸皮子(尸皮。对衣服的贬称);尸灵横骨(方言。尸体);借尸还魂;尸车(载尸柩的车子);尸身(尸体);尸丧(尸体失落);尸葬(埋葬尸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梅县腔] she1 [台湾四县腔] sii1 [海陆丰腔] shi1 [陆丰腔] shi1 [东莞腔] si1 [宝安腔] si1
◎ 潮州话:s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尸 | 式之 | 書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sjii/sji | ɕ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