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衄

cuò nǜ [ cuo nv]
注音 ㄘㄨㄛˋ ㄋㄩˋ

词语释义

挫折,失败。 沮丧。

词语解释

  1. 挫折,失败。

    《宋书·刘敬宣传》:“若忽师行不利,人情波骇,大势挫衄。”

  2. 沮丧。

    《晋书·张方传》:“ 方 退壁于 十三里桥 ,人情挫衄,无復固志。多劝 方 夜遁。”

引证解释

⒈ 挫折,失败。

《宋书·刘敬宣传》:“若忽师行不利,人情波骇,大势挫衄。”

⒉ 沮丧。

《晋书·张方传》:“方退壁于十三里桥,人情挫衄,无復固志。多劝方夜遁。”

挫衄的网络释义

挫衄

  • 挫衄,读音cuò nǜ,是汉语词汇,意思指的是挫折,失败。
  • 汉字详情

    cuò [cuo]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WWF
    五行:
    仓颉: QOOG
    四角: 58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坐声。本义:折断;摧折)

    (2) 同本义

    挫,摧也。——《说文》

    或挫或隳。——《老子》

    而未尝有所挫也。——《国语·吴语》。注:“毁折也。”

    (3) 又如:挫折(劈断,折断);挫顿(摧折损伤)

    (4) 失败

    挫我于内。——《战国策·秦策》

    (5) 又如:挫顿(挫败损伤);挫过(错过);挫北(败北,打败仗)

    (6) 挫伤,折伤

    顿兵挫锐。——《淮南子·脩务》

    锐而不挫。——《淮南子·时则》

    蚊虫之声,闻则挫其精。——《荀子·解蔽》

    (7) 又如:挫动(打击;挫折);挫诎(摧挫贬黜);挫强(挫伤强敌);挫锋(锋芒受挫)

    (8) 使减小规模或降低程度 。如:挫敌人的锐气,长自己的威风

    (9) 弯折,收缩

    久挫于刀笔之前。——《汉书·陈汤传》

    (10) 又如:一挫身,向远处飞去了。把身子一挫,就打算往舱里钻

    (11) 错过。同“错” 。如:挫过(失去时机);挫着对门(斜对着门);挫对(斜对)

    (12) 屈辱 。如:挫屈(屈折屈辱);挫辱(羞辱;受羞辱)

    名词

    韵律或旋律的变调、转调 。如:顿挫

    英文翻译

    push down; chop down; grind

    方言集汇

    ◎ 粤语:co3
    ◎ 客家话:[梅县腔] co5 [台湾四县腔] co5 [客英字典] co5 [陆丰腔] co5 [客语拼音字汇] co4 [宝安腔] co3 [海陆丰腔] co5
    ◎ 潮州话:c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九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則卧戈一合去聲合口一等tsuɑcuah/zuah
    [nv]
    部首: 618
    笔画: 10
    五笔: tlnf
    五行:

    详细解释

    动词

    (1) 鼻出血

    衄,鼻出血也。从血,丑声。——《说文》。俗字作衂

    春不鼽衄。——《素问·金匮真言论》

    此人奉使出门,卒尔鼻衄。——《大庄严论经》

    (2) 泛指人体各部位的出血 。如:耳衄;齿衄

    (3) 畏缩

    未战而退,先自摧衄,亦古之所忌。——《晋书》

    (4) 挫折;挫伤;失败

    莫不衂锐挫铓。——左思《吴都赋》

    流闻东军失备,师徒小衄。——曹植《求自试表》

    (5) 又如:衄折(失败,挫败);衄挫(衄折);衄痍(创伤);衄锐(挫其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