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饿受冻

ái è shòu dòng [ai e shou dong]
注音 ㄞˊ ㄜˋ ㄕㄡˋ ㄉㄨㄥ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长顺儿又每月由高亦陀那里给她领十元的‘救济费’。她一时不至于挨饿受冻。”

成语用法

挨饿受冻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生活贫困。

挨饿受冻造句

原始社会虽然人人平等,但刀耕火种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挨饿受冻的时候很多。
即使气候变化阻碍了狩猎和诱捕,因纽特人或许也不会真的挨饿受冻,但气候变化的确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这个曾经极端贫穷没有希望的家庭焕发了勃勃生机,再也不用挨饿受冻了。
从前那个无家可归、挨饿受冻又衣衫褴褛的孩子拒绝绝望,这个流浪汉和他没什么不同,他像那个孩子一样弱小、胆怯和愚蠢,但他却从不放弃。
无可争辩,目前有成千上万的人仍过着挨饿受冻的痛苦西方全国日常表达。
走过春夏秋冬,难免挨饿受冻,几度满身伤痛,几度被挫折打晕,如今哥哥依然鹤立鸡群,只要遇到威胁不怂,只要遇到困难依然有种,有朝一日自己就是英雄。
无可争辩,现在有成千上万的人仍过着挨饿受冻的痛苦生活。
小王过惯了花天酒地的生活,现在要他由奢入俭,挨饿受冻,他怎么受得了?
守财奴宁肯挨饿受冻也舍不得花钱。
眼前,不挨饿受冻,眼前,不辜负光阴,眼前,不受人欺侮。
一个国家居然会眼看着挨饿受冻的女人为了偷过两角六分钱的咸肉或是破衣服而被处绞刑,孩子们被迫离开他们的母亲,男人们被迫离开他们的家属,他们只是为了类似的小小过失,就被流放到天涯海角,服长斯的徒刑——我们不得不想念对于这样一个国家,“文明”这两个字是不大适用的。马克·吐温。
私下里,劳伦奥尔特加说,她最大的担心是,如果她离开约瑟夫,她和她的孩子真的要挨饿受冻。
无可争辩,目前有成千上万的人仍过着挨饿受冻的痛苦外国国家国家日常表达。
他们遇上了二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水,但没有一个人挨饿受冻。
有没有搞错,我们在外面挨饿受冻,她却在这里上赏花赏月,还有没有天理啊。
无可争辩,如今有不计其数的人仍过着挨饿受冻的苦楚生活。
无可顶抗,此刻有成千上万的人仍过着挨饿受冻的疾苦糊口。

汉字详情

āi,ái [ai]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CTD
五行:
仓颉: QIOK
四角: 530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矣声。本义:以手击背)

(2) 从后推击;打

挨,击背也。——《说文》

挨,击也。——《广雅》

(3) 靠近

对垒每欲相摩挨。——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

(4) 又如:挨晚(傍晚);学校挨着工厂;挨墙靠壁

(5) 拥挤

宝玉挨身而入。—— 曹雪芹《红楼梦》。*

(6) 又如:挨肩擦背(形容人群拥挤);挨挨挤挤;挨挨擦擦

(7) 依次,顺次

挨次给假回还原籍,省亲祭祖。——《明实录·洪熙实录》。

(8) 又如:挨门挨户,挨家比户(逐家逐户)

(9) 另见 ái

英文翻译

near, close by, next to, towards, against; to wait; to lean on

方言集汇

◎ 粤语:aa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ai1 jai1 [梅县腔] ai1 jai1 [宝安腔] ai1 [东莞腔] ngai2 ai1 [陆丰腔] ai1 [客英字典] ai1 [沙头角腔] ngai1 [客语拼音字汇] ai1 ngai2 yai1 [海陆丰腔] ai1 zai1
◎ 潮州话: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三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駭皆開上聲開口二等qraix/aejʔɐi
è [e]
部首: 328
笔画: 10
五笔: QNTT
五行:
仓颉: NVHQI
四角: 237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2) 同本义 。与“饱”相对

饿,饥也。——《说文》

饿,无食久馁也。——《六书故》

饿,甚于饥也。——《正字通》

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谷梁传》疏引徐邈说

无一月饿。——《淮南子·说山》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

(3) 又如:饿隶(饥饿的人;形容干瘠的样子);饿损(饿坏);饿杀鬼(方言。贪吃的人);饿病(饥饿致病)

(4) 使受饿;感到饥饿

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

伯夷、 叔齐饿于 首阳之下。——《论语·季氏》

(5) 又如:孩子饿了;别饿着小猪

(6) 贫困;缺少 。如:水田饿水;干田饿水;饿乡(缺吃的乡里)

英文翻译

hungry; greedy for; hunger

方言集汇

◎ 粤语:ngo6
◎ 潮州话:gho7

宋本广韵

shòu [shou]
部首: 228
笔画: 8
五笔: EPCU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BE
四角: 2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2) 同本义

受,相付也。——《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

受其币。——《周礼·天官·司书》

主妇拜受爵。——《仪礼·特牲馈食礼》

则受之。——《周礼·司干》。注:“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仪礼·丧服》。注:“犹承也。”

颛顼受之。——《国语·楚语》。注:“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受茶(女子受聘,订立婚约);受宫厅(衙门中的厅堂);受法(伏法);受事(接受教诲);受册(接受册命);受祉(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受胙(接受胙肉)

(4) 蒙受;遭受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受侮;受敌;受污(遭受污染)

(6) 得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7) 又如:受知(得到他人的赏识、礼遇);受名(获得名称);受直(得到报酬);受瘪;受享(享受)

(8) 收进,取回

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周礼·春官·司干》

(9) 买入,收入

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百。——《管子》

(10) 又如:受主(买主)

(11) 容纳

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南邻》

(12) 通“授”。授予;交给

若有诸公大夫则使人受俎如宾礼。——《仪礼·乡饮酒礼》

以劳受禄,则民不幸生。——《管子·君臣上》

受以王命,委以王事。——《论衡·自然》

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3) 通“授”。教授;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14) 娶 。如:受室(娶妻,成家);受妻(娶妻)

英文翻译

receive, accept, get; bear, st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6
◎ 客家话:[梅县腔] shu5 shiu5 [陆丰腔] shiu6 [客英字典] shiu5 [台湾四县腔]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u4 [宝安腔] su3 siu3 [沙头角腔] su5 [海陆丰腔] shiu6
◎ 潮州话:siu6 (sĩ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殖酉上聲開口三等ʑĭəuzjux/zjov
dòng [dong]
部首: 204
笔画: 7
五笔: UAIY
五行:
仓颉: IMKD
四角: 341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仌( bīng),东声。本义:结冰)

(2) 同本义

冻,仌也。——《说文》

壮冰曰冻。——《风俗通》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又如:冻柱(冻住);冻浦(结了冰的河川)

(4) 受冻;感到寒冷

夜冻寒。——《管子·五辅》

人马冻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5) 又如:冻草(使草受冻);冻树(寒霜凝结在树木上);冻笔(因寒冷而冻结的毛笔)

名词

(1) 厚冰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2) 又如:冻合(冰封);冻冻(冰);冻轮(冰轮);冻雪(冰雪)

(3) 汁液或其他含水物质受冷而凝成的固体或半固体 。如:肉皮冻;鱼冻

(4) 姓

形容词

(1) 寒冷,受冷或感到冷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冻刺刺(冻钦钦。冷得发颤的样子);冻冽(冰冷;极冷);冻剥剥(寒冷透凉地);小心冻着

(3) 水晶般的,形容像冰一般晶莹润泽的

石有数种,灯光冻石为最。——文彭《印章杂说》

(4) 又如:冻珠;亦为冻石的简称;冻石(一种可制成印章或工艺品的石头);冻云(冬天下雪前凝聚的阴云)

(5) 寒凉 。如:冻酒(寒凉的酒);冻泉(寒凉的泉水);冻醴(冷酒)

英文翻译

freeze; cold, congeal; jelly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1 dung3
◎ 潮州话:dong3 da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