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档儿

àn dàng ér [ an dang er]
繁体 按檔兒

词语释义

按照次序。

词语解释

  1. 按照次序。

    《三侠五义·第八十回》:“到了御河,大家按档儿做活。”

引证解释

按照次序。

《三侠五义·第八十回》:“到了御河,大家按档儿做活。”

按档儿的国语词典

按照次序。

汉字详情

àn [an]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PVG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JV
四角: 53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

(2) 同本义

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说文》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项王按剑而跽曰。——《史记·项羽本记》

缇骑按剑而前。——张溥《五人墓碑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 又如:按电钮;按铃;按手印

(4) 控制;抑止

以按徂旅。——《诗·大雅·皇矣》

按强助弱。——《管子·霸言》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召类》

何不按兵束甲。——《资治通鉴》

若街亭有兵把守,即当按兵不行。——《三国演义》

(5) 又如:按下此事不提;按不住心头怒火

(6) 考察,考验

按诛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影胡公按部。——《明史·海瑞传》

(7) 又如:按杀(查实处死);按讨(查验究治)

(8) 打

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9) 又如:按曲(击节唱曲);按键;按拍(打拍子);按板(拍击板眼);按鼓;按丝竹;按乐;按风琴

(10) 按摩,用手在人身上推、捏、揉

其治导引按蹻。——《素问·异法方宜论》

按金驹,立长沟,枇杷落尽茱萸秋。——袁宏道《拟古乐府》

(11) 又如:按跷(抚摩导引)

(12) 巡视

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3) 又如:按察(巡行视察);巡按(官名);按察司(官名。提刑按察使司的简称。明、清时一省的司法和检察机关);按临(按察考核;巡行到达)

(14) 通“安”。安置;安定

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汉书·高帝纪》

按抚柔氐三千余落,拨徙以实关中。——《三国志·郭淮传》

名词

(1) 按语 。如:编者按

(2) 姓

介词

(1) 依据;依照;按照

各按行伍。——《汉书·扬雄传》

(2) 又如:按理(按照常理);按章;按期;按说(按照情理来说)

英文翻译

put hand on, press down with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on3
◎ 客家话:[东莞腔] on5 [宝安腔] on5 [梅县腔] on5 [沙头角腔] on5 [客英字典] on5 [台湾四县腔] on5 [客语拼音字汇] =on4 [陆丰腔] on5 [海陆丰腔] o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旰去聲開口一等ʔɑnqanh/ann
dàng [dang]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IVG
五行:
仓颉: DFSM
四角: 499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当声。本义:器物上用以分格或撑的横木条)

(2) 同本义

俗谓横木框档。——《正字通》

(3) 又如:床档;十三档算盘

(4) 档案,排列或分类过的卡片或文件卷宗 。如:查档;档子(卷宗;账目等簿册)

(5) 存放案卷用的带格子的橱 。如:存档;归档

(6) 按重要性、质量或价值排列的级别 。如:为这一带居民定购的产品是低档货

(7) 〈方〉∶时间或空间上的空隙 。如:空档;缺档;填档

(8) 〈方〉∶件;桩;批 。如:来了一档人;几档子事儿一齐来,可把我忙坏了

(9) 指曲艺、杂技表演一个节目 。如:先听一档大鼓,再看一档戏法儿

英文翻译

shelf; frame, crosspiece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2 dong3
◎ 潮州话:多安1 多安3 ,dang1(tang) dang3(tàng)

宋本广韵

ér [er]
部首: 209
笔画: 2
五笔: QT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U
四角: 22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英文翻译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潮州话:r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