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按圖索驥
注音 ㄢˋ ㄊㄨˊ ㄙㄨㄛˇ ㄐ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按图索骥 àntú-suǒjì

(1) 骥:好马、千里马;索:寻找。原指按照伯乐的《相马经》去寻求好马

look for a noble steed with the aidof its picture;look for sth.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at one's disposal;look for sth.by a plan chart

(2) 引申为依照既得的线索去寻找目的物。讽喻拘泥成法、食古不化、不知权变的人

lacking originality;initiative or imagination in doing a job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成语辨析

索;不能写作“素”;骥;不能写作“冀”。

成语用法

按图索骥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按图索骏”。

⒉ 按照图像寻找良马。比喻拘泥成法办事。

语本《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卖阙沉官人》:“虽部胥掌闕簿者,亦不过按图索骏。”
元赵汸《葬书问对》:“每见一班按图索驥者,多失於驪黄牝牡,苟非其人神定识超,未必能造其微也。”
明杨慎《艺林伐山》卷七:“伯乐《相马经》有‘隆顙蛈日,蹄如累麴’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 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所谓‘按图索骏’也。”
明张萱《疑耀·佛经不真》:“经语未必皆出於佛,而欲以经语作佛,比与按图索骏何异?”

⒊ 用于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易于获得。

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向氏书画》:“贾大喜,因遣刘诱以利禄,遂按图索骏,凡百餘品皆六朝神品。”
郑观应《盛世危言·训俗》:“如第一害之汉奸,则上海亦不乏其人,其曾发洋财者可以按图索驥,无可漏遗。”
方之《内奸》:“他们按图索骥,提审了严家忠,攻下了曹约翰,然后才杀回马枪找到田玉堂。”

按图索骥的国语词典

按照图象寻求好马。语本《汉书.卷六七.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后比喻做事拘泥成法,呆板不知变通。元.袁桷〈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按图索骥的网络释义

按图索骥

  • 按图索骥是一个成语,读音是àn tú suǒ jì,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 按图索骥的翻译

    英语: lit. looking for a fine horse using only a picture (idiom)​, fig. to do things along rigid, conventional lines, to try and find sth with the help of a clue
    德语: strikt schematisch vorgehen (Sprichw)​
    法语: suivre une piste pour trouver qch

    按图索骥造句

    刑警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按图索骥,迅速将罪犯抓获归案。
    公安人员根据已有的线索,按图索骥,很快找到了那批被盗物资。
    工具书中索引的作用,就在于能让人按图索骥,很快找到自己所要的资料。
    如今市场千变万化,作为企业,如果只是按图索骥,创造不出新产品,咋能不亏损呢?
    老梁,我们是按图索骥才找到你的住宅的。
    少年,应该是个彩梦缤纷的季节,可是你们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梦了。你们的梦境早已由社会和成人描绘好了内容,只需要你们按图索骥去做就是了。
    他做什么事情都是按图索骥,效率太低。
    时间和实践是一面好的镜子,你听说过谁按图索骥得到千里马?
    如果那时有破阵宝图在手,大伙儿按图索骥也就不至于空手而归。
    我努力看着他,试图按图索骥每一个细枝末节,但记忆里没有一点重合。
    他老用这种拘泥于成规、按图索骥的办法来处理事情。
    警方拼凑了歹徒留下的线索,现在想来颇有点“按图索骥”的味道。
    米其林指南让游客按图索骥,我们因应新局势。

    汉字详情

    àn [an]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PVG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JV
    四角: 53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

    (2) 同本义

    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说文》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项王按剑而跽曰。——《史记·项羽本记》

    缇骑按剑而前。——张溥《五人墓碑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 又如:按电钮;按铃;按手印

    (4) 控制;抑止

    以按徂旅。——《诗·大雅·皇矣》

    按强助弱。——《管子·霸言》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召类》

    何不按兵束甲。——《资治通鉴》

    若街亭有兵把守,即当按兵不行。——《三国演义》

    (5) 又如:按下此事不提;按不住心头怒火

    (6) 考察,考验

    按诛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影胡公按部。——《明史·海瑞传》

    (7) 又如:按杀(查实处死);按讨(查验究治)

    (8) 打

    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9) 又如:按曲(击节唱曲);按键;按拍(打拍子);按板(拍击板眼);按鼓;按丝竹;按乐;按风琴

    (10) 按摩,用手在人身上推、捏、揉

    其治导引按蹻。——《素问·异法方宜论》

    按金驹,立长沟,枇杷落尽茱萸秋。——袁宏道《拟古乐府》

    (11) 又如:按跷(抚摩导引)

    (12) 巡视

    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3) 又如:按察(巡行视察);巡按(官名);按察司(官名。提刑按察使司的简称。明、清时一省的司法和检察机关);按临(按察考核;巡行到达)

    (14) 通“安”。安置;安定

    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汉书·高帝纪》

    按抚柔氐三千余落,拨徙以实关中。——《三国志·郭淮传》

    名词

    (1) 按语 。如:编者按

    (2) 姓

    介词

    (1) 依据;依照;按照

    各按行伍。——《汉书·扬雄传》

    (2) 又如:按理(按照常理);按章;按期;按说(按照情理来说)

    英文翻译

    put hand on, press down with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on3
    ◎ 客家话:[东莞腔] on5 [宝安腔] on5 [梅县腔] on5 [沙头角腔] on5 [客英字典] on5 [台湾四县腔] on5 [客语拼音字汇] =on4 [陆丰腔] on5 [海陆丰腔] o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旰去聲開口一等ʔɑnqanh/ann
    [tu]
    部首: 335
    笔画: 8
    五笔: LTU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HEY
    四角: 60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囗,从啚。囗( wéi),表示范围。啚( ),“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2) 同本义

    图,画计难也。——《说文》

    是究是图。——《诗·小雅·常棣》。传:“谋也。”

    君与臣图事。——《仪礼·聘礼》

    君不图与。——《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而天下可图也。——《战国策·秦策》

    (3) 又如:试图(打算);图计(谋划)

    (4) 图谋;谋取

    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韩愈《原毁》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与图大事。——《资治通鉴》

    图报复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以图将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图王(图谋王业);图功(图谋建立功业);图回(图谋运转);图全(图谋保全自身);图利(图谋私利);图私利;图一时之痛快;图名;图害(谋害);图饱私囊;图吞公款

    (6) 筹划;设法对付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7) 又如:图治(想办法把国家治好)

    (8) 绘画

    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角。——《汉书·苏武传》

    (9) 又如:图形(画出人的相貌);图工(善于绘画的人);图画(描绘人或物的形像)

    (10) 摹拟

    命铸铜以图其像。——《水经注》

    (11) 预料,料想到。多用于否定

    子在 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不图子自归。——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名词

    (1) 所画的图画

    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史记·留侯世家》

    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汉书·苏武传》

    (2) 又如:看图识字;图载(以图像表达);图障(绘有图画的屏风);图卷;图法(图录和法典);图轴(画轴;画卷);略图(简单的图画);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图说(兼附图画以助解说的著作)

    (3) 地图

    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系辞上》

    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山水之图。——蔡元培《图画》

    (4) 又如:图本(图样);图志(附有地图的地方志);图牒(图籍表册);图书(图籍;书籍);图式;图例;图板;图忏(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图纬(图忏和纬书)

    (5) 版图。有所有权与管辖权的领土,行使主权的领土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唐· 杜甫《秦州杂诗》

    (6) 意图;意愿

    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

    (7) 塔,即“浮图”的简称

    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水经注》

    (8) 明清时地方区划名

    改乡为都,改里为图。——顾炎武《日知录》引《萧山县志》

    (9) 书籍 。如:图典(图书和经典);图史(图书和史籍)

    英文翻译

    diagram; chart, map, pic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潮州话:dou5(tôu) tu5(thû)

    宋本广韵

    部首: 627
    笔画: 10
    五笔: FPXI

    英文翻译

    large rope, cable; rules, laws
    [ji]
    部首: 320
    笔画: 19
    五笔: CUX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MLPC
    四角: 721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马,冀声。按左传,冀之北上,马之所生,是冀亦兼会意。本义:好马;良马)

    (2) 同本义

    骥,千里马也。——《说文》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

    (3) 又如:骥子(良马;比喻才能特出的人);骥尾(千里马的尾巴。比喻追随在德行好、地位高或能力强的人的后面);骥足(千里马的脚。比喻高才)

    (4) 比喻杰出的人才

    世不乏骥,求则可致。——《晋书·虞预传》

    英文翻译

    thoroughbred horse; refined and

    方言集汇

    ◎ 粤语:kei3
    ◎ 潮州话:g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