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头卖狗肉

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 gua yang tou mai gou rou]
繁体 挂羊頭賣狗肉
注音 ㄍㄨㄚˋ 一ㄤˊ ㄊㄡˊ ㄇㄞˋ ㄍㄡˇ ㄖㄡ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挂羊头卖狗肉 guà yángtóu mài gǒuròu

(1) 招牌上挂着羊头,实际上卖的是狗肉。比喻表里不符,狡诈欺骗;也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干坏事。也作“悬羊头卖狗肉”

从此卸却干戈,随分著衣吃饭,二十年来坐曲录床,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续景德传灯录·昙花禅师》
cheat;cry up wine,and sell vinegar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符实或做坏事。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三章:“我们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反对挂羊头卖狗肉的有名无实或徒有形式而缺乏精神的‘民主’政治。”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八章:“我们的组织决不能叫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反动分子、投机分子所欺骗。”

引证解释

⒈ 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符实或做坏事。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三章:“我们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反对挂羊头卖狗肉的有名无实或徒有形式而缺乏精神的‘民主’政治。”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八章:“我们的组织决不能叫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反动分子、投机分子所欺骗。”

挂羊头卖狗肉的国语词典

比喻表里不一,欺骗蒙混。参见「悬羊头卖狗肉」条。

如:「像他那样诚实忠厚的人,绝不会做出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来。」

挂羊头卖狗肉的网络释义

挂羊头卖狗肉

  • 挂羊头卖狗肉是一个汉语成语,指里外不一,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表里不一,狡诈欺骗。语出《五灯会元》。
  • 挂羊头卖狗肉造句

    我们的组织决不能叫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反动分子、投机分子所欺骗。
    外头招牌写的是"科技公司",里面卖的却是运动器材,真是一家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的商店。
    一看这架势林东也明白了,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挂羊头卖狗肉,哪里是什么理发店啊,根本就是‘快餐店’啊,自己这是进了‘鸡’窝了。
    徐乃麟痛批反服贸学生“挂羊头卖狗肉”。
    从许仕平口中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秦朗几乎立马就可以肯定这个论坛根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今天是这个论坛的开张庆典的日子,自然会举行盛大的典礼。
    昨天,很多人得知血站官网变笑话网这个消息后去验证,结果发现网站果然“挂羊头卖狗肉”。
    这等屁话,东抄西袭,也来哄人,题目何其大,内容笑掉牙,挂羊头卖狗肉,不,狗肉也不如。
    繁昌多处洗头房“挂羊头卖狗肉”。
    这些“网上医生”挂羊头卖狗肉,看病是假,卖药是真。
    一路过去,卖小吃的、搞杂耍的,还有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算命道士,数不胜数。
    那些满口仁义道德,满脸肃杀严厉的人,不管他贩卖来世的货色,还是现世的货色,都一定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样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人往往表现出不真实的一面。
    这挂羊头卖狗肉的买卖,不好做吧!
    对此,我习惯于沉默或者无力去笑又一次的挂羊头卖狗肉的走秀,它和以往的干哭似的嚎叫没有任何区别。
    虽然还未来得及实施就已经终止,却折射出以考察名义去旅游的丑陋现象,而且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径,早就泛滥成灾,被曝光出来的不过是恒河一沙罢了。
    化肥坑农土地再难复垦,造假工厂究竟良心何在?黑心工厂披着合法外衣大肆生产假化肥,挂羊头卖狗肉,农家院里“别有洞天”。
    不过这也更坐实了吴子煜是挂羊头卖狗肉,卖的东西肯定不值钱,要不然他不能把到手的钱不拿就走。
    霜姐,赌场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地方。

    汉字详情

    guà [gua]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FFG
    五行:
    仓颉: QGG
    四角: 54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圭( 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2) 同本义

    挂,画也。——《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 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

    挂于季指。——《仪礼·特牲礼》

    变更易常以掛功名。——《庄子·渔夫》。释文:“别也。”

    (3) 悬挂;下垂

    挂曲琼些。——《楚辞·招魂》。注:“悬也。”

    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齐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4) 又如:挂匾;挂筹(将酒筹挂在座旁,以示暂时离席);挂红(给人披封红色绢绸,以示贺喜);挂雷(悬挂着的爆炸武器)

    (5) 钩住;拴住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又如:把拖车挂上;我的衣服被钉子挂住了

    (7) 登记 。如:挂号;挂失;挂名

    (8) 穿上,披上 。如:挂绿(身披绿袍);挂孝(戴孝);挂甲;挂服(戴孝)

    动词

    (1) 牵念,因牵挂而放心不下。如:这件事总挂在心上;挂心肠(挂念);挂绊(牵挂);挂心钩(牵肠挂肚者)

    (2) 通“絓”。悬挂

    罩者抑之,挂者举之。——《淮南子·说林》

    量词

    穿在绳上的一串东西,尤指穿满的一串 。如:一挂鞭炮;一挂红辣椒

    英文翻译

    hang, suspend; suspens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a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wa5 [宝安腔] ga5 [梅县腔] gwa5 [台湾四县腔] gwa5 [海陆丰腔] gwa5 [东莞腔] g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五卦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賣佳合去聲合口二等krueh/koehkwai
    yáng,xiáng [yang,xiang]
    部首: 619
    笔画: 6
    五笔: UDJ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Q
    四角: 80501

    详细解释

    yáng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2) 同本义 。反刍类,以食草为生。一般头上有一对角,有许多品种

    羊,羊兽也。——《说文》。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

    羊曰柔毛。——《礼记·曲礼》

    羊曰少牢。——《大戴礼记·少牢》

    食麦与羊。——《礼记·月令》

    兑为羊。——《易·说卦》

    杖汉节牧羊。——《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羊群里跑出骆驼来(喻指平常的人忽然变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了);羊群蚁阵(形容众多而聚集);羊酒花红(丰厚的赏赐和显赫的荣耀);羊车过市(比喻男子才美绝伦,引人羡慕注目);羊耳风(羊角风);羊脏(调侃语。指好胃口);羊羔(酒名;羊羔酒,一种汾州产的糯米制白酒);羊儿风(羊角风)

    (4) 十二生肖之一,与十二地支的未相配

    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论衡》

    (5) 姓

    形容词

    (1) 吉利。后作“祥”

    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墨子》

    羊吉万岁,子孙自贵。——《王孝渊碑》

    (2) 又如:羊枣(果名,俗称“软枣。表示吉祥);吉羊

    (3) 细密;完备。后作“详”

    臣愿王与下吏羊计某言而竺(笃)虑之也。——《马王堆汉墓帛书》

    xiáng

    (1) 古同“祥”,吉祥。

    英文翻译

    sheep, goat; KangXi radical 123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ong2 [宝安腔] j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沙头角腔] jong2 [客英字典] jong2 [梅县腔] jong2 [东莞腔] jong2 [陆丰腔] j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jangjĭaŋ
    tóu,tou [tou]
    部首: 308
    笔画: 5
    五笔: UDI
    五行:
    仓颉: YK
    四角: 34800

    详细解释

    tóu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动词

    (1) 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方〉∶临到;接近 。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量词

    (1) 件,桩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助词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英文翻译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方言集汇

    ◎ 粤语:tau4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

    mài [mai]
    部首: 223
    笔画: 8
    五笔: FNUD
    五行:
    仓颉: JNYK
    四角: 40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2) 同本义

    卖,出物货也。——《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贾谊《论积贮疏》

    有卖果者。——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卖炭翁。——唐· 白居易《卖炭翁》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卖炭得钱;出卖(拿东西换钱);卖动(卖出去);卖缺(出卖官位);卖冰(天热时,贩卖冰水。引申指有利的时机或作事应掌握时机);卖婆(牙婆,以贩卖货物为生的妇女);卖婚(嫁娶时,多索财物作为聘金或嫁妆,有如买卖,故称卖婚);卖爵(买卖官爵);卖货(出售货物);卖春(卖娼;卖淫。指妇女出卖肉体);卖契(出售田产、货物等时立下的契约);卖妻鬻子(形容生活穷困,不能维持,而卖妻儿);卖文(写文章赚取酬劳)

    (4) 背地里害人以利己;背叛

    谄贵卖友。——《后汉书·李固传》

    (5) 又如:卖放(接受贿赂而私自放走);卖阵(受敌方收买而于阵前佯败;接受贿赂而向人提供情况);卖交(背叛朋友。出卖朋友间的交情);卖邻(出卖邻邦);卖友求荣(出卖朋友以谋求名利、地位)

    (6) 炫耀

    我们姑娘年轻媳妇子,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看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红楼梦》

    (7) 又如:卖口(夸口);卖才(卖弄才华;显才);卖舌(卖弄口舌。即以巧语炫世);卖膏药(比喻说大话、吹牛皮);卖富(夸富;摆阔气);卖风流(卖风情,指女子浓妆艳抹,卖弄姿色以诱人)

    (8) 尽量使出来 。如:卖查梨(以花言巧语讨好或欺骗人);卖力气;卖力

    (9) 给予 。如:卖倒(卖定的,不可赎回);卖人情(故意给人好处,使人感激自己)

    (10) 〈方〉∶耍,扮 。如:卖解(江湖艺人玩耍的一种杂技,多由女子跑马献艺);卖嘴(耍嘴皮子);卖油嘴(犹言耍贫嘴);卖武(靠表演武术谋生);卖呆(装傻;发愣)

    量词

    旧时酒馆中称一整份菜为一卖

    景兰江叫了一卖一钱二分银子的杂烩。——《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sell; betray; show off

    方言集汇

    ◎ 粤语:maai6
    ◎ 潮州话:bhoi7

    宋本广韵

    gǒu [gou]
    部首: 324
    笔画: 8
    五笔: QTQK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HPR
    四角: 4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句( 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2) 同本义

    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说文》

    艮为狗。——《易·说卦传》

    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

    以狗御蛊。——《史记·秦本纪》

    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 属于犬科(Canidae)的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Canis familiaris),自史前时期以来就被人类豢养,无疑源自某种不知名的犬属(Canis)野兽,可能就是普通狼,由人工培养出来的品种之多,超过任何其他兽类(在形状、大小、颜色、毛皮的长短和性质等各方面)。又如:狗犀(狗尸);狗矢(狗粪);狗屠(以屠杀狗为业者);狗窦(狗洞);狗彘(狗与猪。比喻行为卑劣的人)

    (4) 古代特指未长毛的小狗崽

    (犬)未成豪,狗。——《尔雅》。郝懿行义疏:“狗,大通名。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今亦通名犬为狗矣。”

    貂不足, 狗尾续。——《晋书》

    (5) 比喻坏人

    我要早知道这是个狼心狗肺的家伙,当初哪会去管他是死是活

    (6) 又如:狗心狗行(比喻坏心肠、恶劣行为);狗鼠(比喻品行卑劣的人)

    (7) 十二生肖之一 。如:老大娘七十四了,属狗的

    形容词

    (1) 詈词。该死的。表示极端蔑视 。如:狗汉奸;狗腿子;狗爪牙;狗才(狗材。骂人的话。狗东西);狗杀才(骂人的话。该杀的狗东西)

    (2) 指事之失度或人之失意

    嘲事之失度、人之失意也曰狗。——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

    动词

    谄媚,奉承 。如:狗事(奉承,巴结);这帮人专会狗着他

    英文翻译

    dog, canis familiaris

    方言集汇

    ◎ 粤语:gau2
    ◎ 客家话:[宝安腔] giu3 [沙头角腔] kieu3 [梅县腔] geu3 [海陆丰腔] kieu3 [东莞腔] g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客语拼音字汇] geu3 [陆丰腔] geu3 [客英字典] geu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厚上聲開口一等kəukux/kov
    ròu [rou]
    部首: 612
    笔画: 6
    五笔: MWWI
    五行:
    仓颉: OBO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归肉。——《礼记·曾子问》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3)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成的浓汤)

    (4)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治古无肉刑。——《荀子·正论》

    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墨子·节葬》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战国策·赵策》

    朽肉烂肉。——《韩非子·忠孝》

    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肉里钱(喻辛勤劳动得来的钱);肉骨肉髓(〈方〉∶刺骨钻肉);肉分肠断(骨肉分离);肉面对肉面(脸对脸);肉山(戏称人躯体肥大);肉肌(肌肉);肉痛(剜肉般疼痛);肉赘(即疣。一种皮肤病)

    (6)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取笋肉五六寸者。——《齐民要术·种竹》

    (7) 又如:肉果(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杏(杏之一种)

    (8) 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廉肉节奏。——《礼记·乐记》

    (9) 又如:肉竹(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肉声(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

    (10) 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边也。”

    肉好皆有周郭。——《汉书·食货志》。注:“体为肉,孔为好。”

    (11) 又如:肉好(中央有孔的圆形物体。孔称为好,孔周围的实体称为肉);肉头厚(方言。谓广有钱财)

    (12) 指泥土 。如:肉山(平凡多土的山)

    (13) 外层;外表

    久旱时,田肉深,独得不旱。——宋· 陆九渊《语录》

    形容词

    (1) 凡俗 。如:肉人(血肉凡俗之人)

    (2) 比喻浅薄鄙陋 。如:肉眼愚眉(浅薄愚劣的俗人)

    (3) 〈方〉∶形容柔软 。如:肉瓤儿的西瓜

    (4) 慢动 。如:肉得慌;肉脾气;做事真肉

    (5) 表示痛爱的称呼。多用于对孩子 。如:肉肉(表示疼爱的昵称)

    动词

    (1) 吃肉

    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苏轼《答苏伯固三首》

    (2) 使长出肉

    生死而肉骨。——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肉芽(指刚长出的新肉);肉骨(使白骨再生肌肉)

    (4) 吞噬,欺凌 。如:肉薄骨并(肉与肉相迫,骨与骨相并,比喻惨烈的肉搏战)

    英文翻译

    flesh; meat; KangXi radical 130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uk7 [陆丰腔] gniuk7 [台湾四县腔] ngiuk7 [宝安腔] ngiuk7 [客英字典] ngiuk7 [梅县腔] niuk7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5 [东莞腔] ng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如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nʑĭunjuk/r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