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审计

chí xù shěn jì [chi xu shen ji]

词语释义

独立审计师用以对委托项目的相关事项以一系列实时或短时间内生成的审计报告,对其提供书面认证的一套审计方法,是为了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而将审计投入到整个组织运行流程中的一种实时审计。

汉字详情

chí [chi]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FF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GDI
四角: 540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2) 同本义

持,握也。——《说文》

持弓矢审固。——《礼记·射义》

有持盈。——《国语·越语》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晋· 干宝《干将莫邪》

秦王谓 轲曰:“起,取 武阳所持图。”——《战国策·燕策》

(3) 又如:持仗(手持武器);持斧操斤(拿着斧头);持笔;持戟

(4) 引申为掌握;控制

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察 今》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

(5) 又如:主持(负责掌握或处理);持事(管理事务);持权(掌权)

(6) 保守,保持

持久者知止足也。——《后汉书·列女传》

犹引绳墨以持曲直。——《荀子·正名》

(7) 又如:持势(保持地位、权力);保持(维持原状);持世(维持世道);持衡;持位(保守地位)

(8) 搀扶;支持;支撑

及丞相御史所持。——《汉书·刘向传》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

(9) 又如:支持(给以鼓励或赞助);持载;持扶(扶持)

(10) 守;防守 。如:持牢(固守;把稳);持坚(坚守);持备(守备)

(11) 遵循 。如:持斋把素(守戒吃素);持备(戒备)

(12) 对抗,不相上下

子与子家持之。——《左传·昭公元年》。疏:“奕棋谓不能相害为持。”

(13) 又如:僵持(相持不下);持顽(任性)

英文翻译

sustain, support; hold, grasp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 客家话:[梅县腔] chii2 chi2 [宝安腔] ci2 [客语拼音字汇] ci2 [台湾四县腔] cih2 [客英字典] chi2 [陆丰腔] chi3 [东莞腔] ci2 [海陆丰腔] chi2 [沙头角腔] ci2
◎ 潮州话:t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之平聲開口三等ɖʰĭədri/dio
[xu]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FN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JNK
四角: 241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卖( )声。本义:连接起来,接上)

(2) 同本义

续,联也。——《说文》

续,继也。——《尔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貂不足,狗尾续。——《晋书·赵王伦传》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韩非子·用人》

一时人急智生,把自己头发拔下一绺,登时把弓弦续好。——《儒林外史》

(3) 又如:续弦;续篇;续编

(4) 继续

岁时更续。——《周礼·巾车》

刑者不可复续。——《史记·扁仓传》

亡秦之续。——《史记·项羽本纪》

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三国志》

续发众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5) 又如:续终(继续到底);续续(相继不绝,连续不断);持续(延续不断)

(6) 继承

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史记·太史公自序》

(7) 又如:续世(谓世代继承)

(8) 添,加 。如:续添(增加,后援);往灶里续柴;给客人续水;续短(补充不足);续寿(添寿)

(9) 妻子死后再娶

才死了老婆…他在奶奶庙大会上见过 小芹一面,愿意续她。——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10) 又如:续母(继母);续弦;续继(妻死再娶)

(11) 传递

教顺施续,而知能流通,由此观之,学不可已明矣。——《淮南子·脩务》

(12) 后同于前,旧事重演

谗言繁兴,延及寡君之绍续昆裔。——《国语》

(13) 又如:续约(当一个条约的时效将终,再拟一个条约,作为辅助性条款,用以延续正约的期限或补充正约的不足者,谓之)

英文翻译

continue, carry on; succeed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宋本广韵

shěn [shen]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J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JLWL
四角: 305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2) 同本义

审,谓详观其道也。——《荀子·非相》

闻而审,则为福矣。——《吕氏春秋·察传》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又如:审时(详察时令);审物(详察物情);审形(详察实情);审决(审察决定);审机而行(详细、周密地进行分析研究,把握好时机再行动);审别(审察辨别);审势(审察形势)

(4) 知道,知悉

审,知也。——《类篇》

审矣,何足怪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君子审礼。——《史记·礼书》

陛下连降三诏,召臣回朝,未审圣意为何?——《三国演义》

(5) 又

今投使君,共图大事,未审尊意如何?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又如:审悉(详细了解)

(7) 审核,审查,检查核对

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汉· 贾谊《过秦论》

(8) 又如:审考(审查);审合(审查验证);审决(审查决定);审覆(审查;审察);审释(审查释放);审端(检查修正);审分(审定名分、职分);审律(审定乐律);审音(审定字的读音)

(9) 审讯;审判

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审断(审判裁决);审究(审问查究);审拟(审问拟罪);审鞫(审讯);审录(审讯);审语(审判结论);审质(审问)

(11) 询问,打听清楚

十一娘亦审里居。——《聊斋志异》

副词

(1) 真实;确实

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 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详尽,仔细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审观(仔细观察);审图(周密谋划;仔细考虑);审画(填重筹划);审度(详细考量);审顾(仔细察看);审虑(仔细考虑);审详(仔细审察);审酌(仔细斟酌);审注(仔细观察;细看);审求(仔细探求);审谋(周密谋划);审省(详细省察);审稽(详细考查);审说(详细解说);审辨(审慎辨别);审当(周密而确当)

形容词

(1) 慎重,小心谨慎

言审莫过圣人。——王充《论衡》

(2) 又如:审练(审慎精细)

(3) 确切

称言命者,有命审矣。——王充《论衡》

(4) 又如:审期(确切的日期)

(5) 正,不偏斜

本不审,虽尧舜不能以治。——《吕氏春秋》

(6) 固定;安定

故水之守土也审,影之守人也审,物之守物也审。——《庄子》

英文翻译

examine, investigate; judge

方言集汇

◎ 粤语:sam2

宋本广韵

[ji]
部首: 226
笔画: 4
五笔: Y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VJ
四角: 34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 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2) 同本义

計,会算也。——《说文》

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管子·七发》

学书计。——《礼记·内则》

命农计耦耕事。——《礼记·月令》

计亿事。——《国语·郑语》。注:“算也。”

计日而待。——诸葛亮《出师表》

计日以还。——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而计其长。——明· 魏学洢《核舟记》

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计会(计算账目;秋后算账;谋划,部署);计口(按人口计算);计度(安排生活用度);算计(估计)

(4) 计较;关心于

以六计弊群吏之治。——《周礼·太宰》

主逼畏不敢计。——《资治通鉴》

(5) 又如:计惜(计较与吝惜);计争(计较争执);计功谋利(计较功名,谋求私利);不计报酬

(6) 商议;谋划

计,谋也。——《广雅》

以能遂疑计恶。——《国语·吴语》。注:“虑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非计久长。

长安君计短。

计之曰。——唐· 柳宗元《三戒》

(7) 又如:计不得售;计处(考虑;谋划);计画(计虑;谋划);计开(列写出来);计事(商议大事);计奏(商议后奏请);计办(商议办理);商计

(8) 考察;审核

料敌计险。——《孙子兵法·威王问》

(9) 又如:计勘(审核勘验);计制(审核规格)

名词

(1) 算法;算术 。如:计历(算历)

(2) 计簿 。如:计筹(计簿。记载户口、垦田、钱粮出入之数的簿册)

(3) 呈送计簿的官吏 。如:计节(计吏所持的符节);计车(计吏所乘的车)

(4) 计策;计谋

计者,事之本也。——《战国策·秦策》

计者,所以定事也。——《韩非子·存韩》

吾计已决。——汉· 刘向《列女传》

计无所出。——晋· 干宝《搜神记》

何以为计。——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计疏(计谋疏失);计智(智谋);缓兵之计;失计;巧计;空城计;苦肉计

(6) 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的仪表 。如:静电计;体温计;温度计;安培计

(7) 生计,谋生手段 。如:家计

(8) 经济力量;经济开支 。如:国计民生

(9) 姓

英文翻译

plan, plot; strategem; scheme

方言集汇

◎ 粤语:gai3
◎ 潮州话:go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