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

pīn mìng [pin ming]
注音 ㄆ一ㄣ ㄇ一ㄥ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拼命 pīnmìng

(1) 竭尽全力

拼命地跑
exerting the utmost strength;with all one's might

引证解释

⒈ 豁出性命去干某事。

清赵翼《子才过访草堂喜赋》之二:“好诗拼命换,虽痴固未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当下大家又把子英拿刀拼命的话,説笑了一番,各自归寝。”
《新华文摘》1983年第1期:“我的千军万马就要去杀敌!就要去拼命!就要去流血!”

⒉ 竭尽全力。

鲁迅《彷徨·肥皂》:“她于是决定晚饭后要用这肥皂来拼命的洗一洗。”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九章:“果然谢家骥正佝偻着腰拼命地往上爬,眼看就要爬到山的鞍部。”

拼命的国语词典

努力、尽力的去做。

拼命的网络释义

拼命

  • 拼命,汉语词汇
  • 拼音:pīn mìng
  • 释义:指豁出性命去干某事
  • 拼命的翻译

    英语: to do one's utmost, with all one's might, at all costs, (to work or fight)​ as if one's life depends on it
    法语: de toutes ses forces, risquer sa vie

    拼命造句

    落水的孩子拼命喊叫,希望有人来救他。
    宗教反动势力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视同洪水猛兽,拼命加以诋毁。
    湍急的江水拼命地冲刷着两边的大堤,险情不断出现。
    暫他黑天白日拼命地干也还不上高利贷的阎王债。
    看台上的球迷们拼命为我国代表队摇旗吶喊,声音震天动地。
    为了考上研究生,哥哥拼命复习功课。
    学生家长不管砸锅卖铁也拼命送子女上学读书。
    拔河比赛时,双方拼命使劲,“咔嚓”一声绳被拉断了,大家都倒在地上。
    听了传言他勃然大怒,要去拼命。
    有些人在拼命抽烟,满屋子乌烟瘴气。
    他对佃户从来是丰取刻与,拼命榨取。
    我们的战士正在前方跟敌人拼命。
    我实在对亨利很生气,我拼命工作他却坐享其成。
    他不分昼夜地拼命学习,甚至忘记了吃饭睡觉。
    他拼命地挣扎,想逃出敌人的魔掌。
    他拼命想开口讲话,可是期期艾艾地只打了一个寒噤。
    老人手疾眼快,拼命往后倒走,那辆面包车才刹住,司机吓得面色煞白。
    为了赶上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他拼命地学习。
    他终年在外风吹日晒,拼命挣钱,就为了能让儿子好好读书,成为有用之才。
    人不喜欢被管但很多公司拼命的想去管理别人。

    汉字详情

    pīn [pin]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UAH
    五行:
    仓颉: QTT
    四角: 580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绑

    武松定睛看时,却是两个人,把虎皮缝做衣裳,紧紧拼在身上。——《水浒传》

    (2) 随从

    拼,从也。——《尔雅》。郭璞注:“为随从。”

    (3) 合在一起;连合;连缀 。如:七拼八凑;拼花地板;拼伙(合伙)

    (4) 拼命,不顾惜,舍弃

    不如拼博一笑。——《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拼杀;拼到底;拼舍着脸(撕下脸;扳着脸);拼命亡身(不顾一切的伤害自己);拼死吃河豚(夸口;说大话)

    (6) 同“抨”。弹;拉开

    拼,古文抨同,谓弹绳墨为拼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英文翻译

    join together, link, incorpo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ping1 ping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iang4 pin1 [宝安腔] pin5 [梅县腔] bin5 bin3 [海陆丰腔] pin2 pin1 ben1 bin5 biang5 [东莞腔] pin5 [台湾四县腔] pin2 pin1 ben1 bin5 bi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北萌耕開平聲開口二等preng/paengpæŋ
    mìng [ming]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WGK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MRL
    四角: 806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2) 同本义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 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序》

    (3) 又如:命酌(使充酌酒者);命席(下令安排座位);命酒(命人置酒);命乐(命人奏乐);命官(任命官吏);命材(任用有才干的人);命事(安排职事);命使(任命使者);命将(任命将领);命相(命令三公辅政、行事);命讨(下令讨伐);命教(命令)

    (4) 取名;命名

    今之命师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命名(给予名称,定名);命姓(赐姓;建姓);命爵(赐给爵位、官职)

    (6) 动,用

    欣然命笔。——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序》

    (7) 又如:命旅(出师,誓师,启程);命笔(动笔,使笔);命管(命笔)

    (8) 通“盟”。在神前誓约,结盟

    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名词

    (1) 命令;政令;教令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

    (2) 又如:遵命(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命戒(命令与禁令);命词(诏书;也指起草诏书);命诏(君王的命令)

    (3) 命运,天命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生有命。——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命道(命运);命毒(命苦,命运不好);命快(命运好);好命;苦命;算命;命分(命运;命中给的天分;禀赋)

    (5) 性命,寿命

    命悬于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命如南山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命绝今日。

    皆关民命。——《聊斋志异·促织》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逃命;短命;命犯(有杀人罪的罪犯)

    (7) 生活,生存 。如:命途(生活的道路、经历);命路(人生的路途)

    (8) 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

    赐晋惠公命。(此指服装)——《国语》

    (9) 又如:命士(命夫。受有爵命的人);命禾(天子所赐的嘉禾);命民(受帝王赐爵的平民);命圭(天子赐的玉圭)

    (10) 通“名”。声誉

    时周之命。——《诗·周颂·赉》

    英文翻译

    life; destiny, fate, luck; an order, instru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eng6 mi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n5 miang5 [陆丰腔] miang6 min6 [梅县腔] miang5 min3 [海陆丰腔] min6 miang6 [客英字典] miang5 min5 [台湾四县腔] min5 m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4 min4 [宝安腔] miang3 | min3 [东莞腔] min5 miang3
    ◎ 潮州话:mian7(miāⁿ) mêng6(mẽ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眉病庚三開去聲開口三等mĭɐŋmiengh/mya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