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母

quán mǔ [ quan mu]
注音 ㄑㄨㄢˊ ㄇㄨˇ

词语释义

谓少小即生儿为母。

词语解释

  1. 谓少小即生儿为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真定女》:“有孤女,方六七岁……未几,生男。母叹曰:‘不图拳母,竟生锥儿!’” 何垠 注:“拳母、锥子,言少小也。”

引证解释

⒈ 谓少小即生儿为母。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真定女》:“有孤女,方六七岁……未几,生男。母叹曰:‘不图拳母,竟生锥儿!’”
何垠注:“拳母、锥子,言少小也。”

汉字详情

quán [quan]
部首: 432
笔画: 10
五笔: UDR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FQQ
四角: 905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2) 同本义

拳,手也。——《说文》。按,张之为掌,卷之为拳。”

鲁君许诺,乃使吏鞟其拳。——《吕氏春秋》

(3) 又如:挥拳;赤手空拳

(4) 拳术;拳击 。如:拳经(谈拳术的文字;拳术);打拳;太极拳;拳技(拳击的技法);拳法(拳击的技法)

(5) 通“弮”。弓弩

士张空拳。——《汉书·李广传》

(6) 姓

动词

(1) 通“蜷”。屈曲;卷曲

其棱细则拳曲。——《庄子·人间世》

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颜氏家训·勉学》

(2) 又如:拳拳弯弯(卷曲的样子);拳毛(卷曲的毛发);拳挛(拳曲;屈曲);拳毛(毛发卷曲);拳足(卷曲脚爪);拳发(头发卷曲)

形容词

(1) 勇壮

无拳无勇。——《诗·巧言》。传:“力也。”

有拳勇股肱之力。——《国语·齐语》。注:“人勇为拳。”

(2) 如:拳果(壮勇果断);拳勇(勇壮);拳捷(勇壮敏捷);拳猛(勇猛);拳腕(犹勇力);拳儇(勇壮矫捷)

(3) 诚挚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胜拳拳。——《汉书·贡禹传》

(4) 又如:拳拳好善(诚心诚意行善);拳挚(诚挚)

量词

(1) 表示动量,用于拿拳头打人的动作

你便在我脸上打一百拳也不妨!——《水浒传》

(2) 表示物量,相当于“桩”、“件”

我这一去,不得一拳儿好买卖不回来。——张国宾《合汗衫》

英文翻译

fist; various forms of boxing

方言集汇

◎ 粤语:kyu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an2 [宝安腔] ken2 [客英字典] ken2 kien2 [沙头角腔] kien2 [梅县腔] kian2 [台湾四县腔] kien2 [海陆丰腔] kien2 [东莞腔] ken2 [陆丰腔] k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員仙B合平聲合口三等仙Bgʰĭwɛngyen/gwen
[mu]
部首: 511
笔画: 5
五笔: XGUI
姓名学:
仓颉: WYI
四角: 777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 同本义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4) 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 。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5) 本源

以为天下母。——《老子》。注:“本也。”

(6) 又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

(7) 通“姆”。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形容词

雌性的,特指能生子或能下蛋的 。如: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凶悍妇女的绰号);母猴(雌性猴);母蟹;母猫;母狗;母猪

英文翻译

mother; female elders; femal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5
◎ 客家话:[东莞腔] mu1 [宝安腔] mu1 [梅县腔] mu1 [陆丰腔] mu1 [客语拼音字汇] mu1 [台湾四县腔] mu1 mu3 [客英字典] mu1 mu3 [沙头角腔] me1 mu1 [海陆丰腔] mu1 mu3
◎ 潮州话:bh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厚上聲開口一等məumux/m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