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棒

quán bàng [ quan bang]
注音 ㄑㄨㄢˊ ㄅㄤˋ

词语释义

拳棒 quánbàng

(1) 指代武术

素习拳棒
with fist and staff;martial arts such as shadowboxing,swordplay,etc.

词语解释

  1. 泛指武术。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禁打架》:“公请教师,学习拳棒。”《老残游记》第七回:“其人少时--十四五岁,在 嵩山 少林寺 学拳棒。”京剧《猎虎记》第一场:“喜拳棒,爱交往,谁人不知俺 孙二郎 !”

引证解释

⒈ 泛指武术。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禁打架》:“公请教师,学习拳棒。”
《老残游记》第七回:“其人少时--十四五岁,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
京剧《猎虎记》第一场:“喜拳棒,爱交往,谁人不知俺孙二郎 !”

拳棒的国语词典

泛指武艺。

如:「他因自小学习拳棒,所以练就了一身好工夫。」

拳棒的网络释义

拳棒

  • 拳棒,泛指武术。
  • 拳棒的翻译

    英语: martial arts, lit. fist and staff
    德语: Kampfsportarten (S)​

    拳棒造句

    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
    在下家传拳棒,访友来此,方才见足下避让的时候手脚灵便,谅是惯家,欲思请至前面空旷地方领教一二,未知允否?
    穿过停车场,顾客可以参观一个拳棒厂,看看如何棒建。
    拉玛五世皇朱拉隆功,自幼得名师指点武功,尤精拳棒,名闻全国。
    府院里面,不时传来一阵拳棒激荡之声,明眼人一听便知,现在正是荣府宗族子弟练武的时候。
    且说那妇人顶住着门,慌做一团,口里便说道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
    拳棒教头看了看赵与愿的脸色,毕竟多年没与人过招,心下有些发虚,一咬牙间收了收肚子上的衣带,纵身便向赵柬扑去。
    性情逸荡,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拳棒。
    自家庄主托塔天王晁盖威震京东,少庄主晁勇虽不习拳棒,但神力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着各省督抚转饬地方官,将拳棒一事严行禁止,如有仍前自号教师及投师学习者,即行拿究。
    从小也是一个奸诈的人,使得些好拳棒;近来暴发迹,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说事过钱,排陷官吏。
    哥哥休怪,小弟幼时不学拳棒,近来才学的几路拳法,拳脚却不是哥哥对手,只好使出力气了。
    拳棒却是晁勇最近才下的功夫,一番比试下来,自是连连吃亏。
    没想这厮官场钻营之余,又喜欢上了拳棒,每遇江湖豪杰,必大鱼大肉款待,好学些拳脚。
    原来杨举本是冠县的一户大户人家的子弟,自小和跟着父亲习文练武,使得一手好拳棒。
    他自幼习武,喜好拳棒,身高七尺,体格魁梧,膂力过人。

    汉字详情

    quán [quan]
    部首: 432
    笔画: 10
    五笔: UDR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FQQ
    四角: 905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2) 同本义

    拳,手也。——《说文》。按,张之为掌,卷之为拳。”

    鲁君许诺,乃使吏鞟其拳。——《吕氏春秋》

    (3) 又如:挥拳;赤手空拳

    (4) 拳术;拳击 。如:拳经(谈拳术的文字;拳术);打拳;太极拳;拳技(拳击的技法);拳法(拳击的技法)

    (5) 通“弮”。弓弩

    士张空拳。——《汉书·李广传》

    (6) 姓

    动词

    (1) 通“蜷”。屈曲;卷曲

    其棱细则拳曲。——《庄子·人间世》

    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颜氏家训·勉学》

    (2) 又如:拳拳弯弯(卷曲的样子);拳毛(卷曲的毛发);拳挛(拳曲;屈曲);拳毛(毛发卷曲);拳足(卷曲脚爪);拳发(头发卷曲)

    形容词

    (1) 勇壮

    无拳无勇。——《诗·巧言》。传:“力也。”

    有拳勇股肱之力。——《国语·齐语》。注:“人勇为拳。”

    (2) 如:拳果(壮勇果断);拳勇(勇壮);拳捷(勇壮敏捷);拳猛(勇猛);拳腕(犹勇力);拳儇(勇壮矫捷)

    (3) 诚挚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胜拳拳。——《汉书·贡禹传》

    (4) 又如:拳拳好善(诚心诚意行善);拳挚(诚挚)

    量词

    (1) 表示动量,用于拿拳头打人的动作

    你便在我脸上打一百拳也不妨!——《水浒传》

    (2) 表示物量,相当于“桩”、“件”

    我这一去,不得一拳儿好买卖不回来。——张国宾《合汗衫》

    英文翻译

    fist; various forms of boxing

    方言集汇

    ◎ 粤语:kyu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an2 [宝安腔] ken2 [客英字典] ken2 kien2 [沙头角腔] kien2 [梅县腔] kian2 [台湾四县腔] kien2 [海陆丰腔] kien2 [东莞腔] ken2 [陆丰腔] k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員仙B合平聲合口三等仙Bgʰĭwɛngyen/gwen
    bàng [bang]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DWH
    五行:
    仓颉: DQKQ
    四角: 4595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奉声。本义:棍,杖)

    (2) 同本义

    人马逼战,刀不如棒。——《魏书·尔朱荣传》

    (3) 又如:棒糖;棍棒;棒打鸳鸯(以强硬手段,破坏他人的夫妇关系,或指阻挠男女的婚事)

    (4) 击球物 。如:垒球棒

    动词

    (1) 用棍棒打

    其或迟违,则赤棒棒之。——《北齐书·琅琊王(萧)俨传》

    (2) 又如:棒杀(用棍棒打死);棒毒(用棒毒打)

    形容词

    (1) 〈方〉∶好, 高。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 。如:字写得棒;功课棒;玉米长得真棒

    (2) 〈方〉∶肌肉发达的,强健有力的 。如:棒实(健壮);棒小伙子

    (3) 〈方〉∶坚硬的,不柔软的(多指食物) 。如:棒硬(坚硬)

    英文翻译

    stick, club, truncheon; hit

    方言集汇

    ◎ 粤语:paang5
    ◎ 客家话:[东莞腔] pen3 [宝安腔] pong3 pong5 [梅县腔] pong5 [海陆丰腔] pong5 pong3 [客英字典] pong3 [台湾四县腔] pong5 pong3 [客语拼音字汇] bung3 p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步項上聲開口二等brungx/beonkbʰɔ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