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兑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调拨;掉换。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粮米派兑》:“其最可恶者……一在串通旗甲,将强有力者之粮,贿买好帮次拨兑……将懦无势为者之粮,分拨坏帮次。” 燕丁 《砖》:“咱不与通融通融,拨兑一下?”
引证解释
⒈ 调拨;掉换。
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粮米派兑》:“其最可恶者……一在串通旗甲,将强有力者之粮,贿买好帮次拨兑……将懦无势为者之粮,分拨坏帮次。”
燕丁《砖》:“咱不与通融通融,拨兑一下?”
拨兑的网络释义
拨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2) 同本义
撥,治也。——《说文》
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
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3) 又如:拨烦(治理烦杂的事务);拨乱(治理乱政;平定祸乱);拨畦(整治田畦);拨通(开导;启发)
(4) 拨动东西;分开;拨开
香炉风雪拨帘看。——唐· 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重题》
乃奋臂以指拨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拨风(像拨开大风的样子,速度异常之快);拨火儿(拨动火种使火烧得旺,比喻挑拨);拨置(挑拨);拨嘴(拌口舌);拨正(拨动使正;曲与直)
(6) 调拨
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三国演义》
(7) 又如:拨款;拨降(发下);拨发(调拨发运);拨换(调换);拨兑(调拨;掉换)
(8) 废弃
秦拨古文。——《史记·太史公自序》
(9) 又如:拨置(废置;挑拨);拨弃(抛开,丢弃);拨捐(犹泼弃,倾弃)
(10) 排除
虽然如此,早晚定拨冗而来。——毕魏《三报恩》
(11) 断绝,折
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12) 弹拨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13) 碰撞;撞击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4) 掉转 。如:拨转(掉转;转动;回心转意);拨转文词(调转话题)
名词
拨子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
量词
一群因共同利益、目的或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人 。如:分成两拨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puah4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duì
形容词
(1) (会意。从人,从囗,八象气之舒散,兄者与祝同意。从八,与曾同意,今字作悦。本义:喜悦)
(2) 同本义
兑,说也。——《说文》
兑为口。——《易·说卦》
兑者说也。——《易·序卦》
佞兑而不曲。——《荀子·脩身》。注:“兑,悦也。”
见由则兑而倨。——《荀子·不苟》
豫通而不失乎兑。——《庄子·德充符》
多兑道以为上。——《管子·七臣七主》
祷祠而求福,雩兑而请雨。——《淮南子·泰族》
(3) 又如:兑悦(喜悦)
(4) 通“锐(
)”。锋利两铤交之置如平,不如平不利,兑其两末。——《墨子·备城门》
为人巧转而兑利。——《管子·小匡》
兑则若莫邪之利锋。——《荀子·议兵》
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史记·天官书》
动词
(1) 更换 。如:兑转(交换);兑拨(调拨;调给);兑支(支给);兑便(唐代的一种汇兑方式);兑命(抵命);兑坊(小当铺);把外币兑本国货币
(2) 用天平称银子 。如:兑准(称准,秤足);兑头(零头,称兑金银中的小差额);兑银子
(3) 拼
你这剪径的毛团,我须是认得你,做这老性命不着,与你兑了罢!——元·佚名《京本通俗小说》
(4) 搀合 。如:这酒是兑了水的
(5) 指象棋中的拼子。即牺牲己方的棋子以换吃对方的棋子 。如:兑马;兑车
名词
(1) 《易》卦名。八卦之一;又六十四卦之一。象征沼泽 。如:兑人(巫师)
(2) 西方。古人认为兑为西方之卦,故亦用以称西方 。如:兑隅(西边);兑域(西方)
ruì
暂无详细释义
yuè
暂无详细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