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趋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周旋侍奉于尊长左右。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翫月》诗:“鲤鯽鲜大如江鱸,奉觴酌酒前拜趋。”
引证解释
⒈ 谓周旋侍奉于尊长左右。
引元萨都剌《溪行中秋翫月》诗:“鲤鯽鲜大如江鱸,奉觴酌酒前拜趋。”
拜趋的网络释义
拜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ài
动词
(1) (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 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2) 同本义
拜手,稽手。——《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
拜,服也。——《礼记·郊特性》
平衡曰拜。——《荀子·大略》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宋· 王傥《唐语林·雅量》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后世指下跪叩头。两腿跪地,两手扶地,低头。后又作为行礼的通称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纳头四拜;拜了又拜;拜菩萨;拜天地;拜父母
(5) 拜谢。行拜礼表示感谢
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6) 又如:拜恩(拜谢恩赐);拜盟(拜谢结盟)
(7) 拜见;拜谒
则往拜其门。——《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肃拜 蒙母,结友而别。——《资治通鉴·汉纪》
(8) 又如:拜见(谒见尊长);拜亲(拜见朋友的父母)
(9) 授与官职;任命
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10) 接受官职;上任
于是辞相印不拜。——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又如:拜石(拜受俸禄);拜邑(拜受邑宰)
(12) 通过一定仪式结成某种关系 。如:拜师;拜把兄弟;拜干爹
(13) 祝贺 。如:拜年;拜节;拜寿
(14) 上;献
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副词
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重。如:拜读大作;拜启;拜辞
bá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ai5 [海陆丰腔] bai5 [客英字典] bai5 [宝安腔] bai5 [东莞腔] bai5 [沙头角腔] bai5 [客语拼音字汇] bai4 [台湾四县腔] bai5 [陆丰腔] bai5
◎ 潮州话:ba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详细解释qū动词 (1) (形声。从走,刍声。本义:快步走) (2) 同本义 趋,走也。——《说文》。按,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走而不趋。——《礼记·王藻》 帷薄之外不趋。——《礼记·曲礼》 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庄子·胠箧》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聊斋志异·促织》 步趋动作。——宋· 苏轼《教战守》 (3) 又如:趋蹑(快速尾随);趋行(急行;赶路);趋走(疾走);趋风(快走如风。比喻快步向前走或表示向对方致敬);趋趋(小步急行的样子);趋拜(急往拜见) (4) 步,行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 (5) 又如:趋趄(抬腿做出要走的架势);趋跄(步行快慢有节奏,合乎礼节);趋蹲(趋锵。行动整齐而有节奏) (6) 古代的一种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史记·萧相国世家》 (7) 又如:趋庭(称承受父亲教导);趋出(小步疾行退出。示恭敬);趋走(小步疾行,以示庄敬);趋进(小步疾行而前,表示敬意的一种动作) (8) 奔赴;趋向 前者止,后者趋,辇乃止。——《韩非子·外储说下》 夜趋高邮。——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趋真州扬州。 尝趋百里外。——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前趋直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9) 又如:局势趋于稳定;大势所趋;趋前;售价已趋上升;趋跄(奔走侍奉);趋走(供差遣奔走;亦作仆役别名);趋厮(供差遣的童仆);趋世(奔走于世俗之事);趋赴(奔赴) (10) 追赶,追逐 。如:趋时揽事(赶风头,管闲事);趋名(追求名声);趋求(追求);趋利(追求财利);趋就(追求) (11) 归附 。如:趋教(恭敬求教;领教);趋事(趋奉);趋时(时髦);趋跄(趋奉献媚);趋枪(趋抢。趋奉献媚) (12) 通“促”。催促 卫音趋数烦志。——《礼记·乐记》 使者驰传督趋。——《汉书·食货志上》 趋具食。——《汉书·酷吏咸宣传》 令趋销印。——《汉书·高帝纪》 若不趋降。 名词 (1) 志趣 言眇而趋深。——《论衡·定贤》 (2) 又如:趋尚(情趣;好尚) (3) 节奏 足蹀《阳阿》之舞,而手会《绿水》之趋。——《淮南子》。高诱注:“趋,投节也。” cù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hasten, hurry; be attracted to
方言集汇◎ 粤语:ceoi1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