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本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向皇帝上奏本。
《天雨花》第七回:“为官三载思亲甚,拜本陈情告养亲。君王以孝治天下,准其终养转回程。”
引证解释
⒈ 向皇帝上奏本。
引《天雨花》第七回:“为官三载思亲甚,拜本陈情告养亲。君王以孝治天下,准其终养转回程。”
拜本的网络释义
拜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ài
动词
(1) (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 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2) 同本义
拜手,稽手。——《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
拜,服也。——《礼记·郊特性》
平衡曰拜。——《荀子·大略》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宋· 王傥《唐语林·雅量》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后世指下跪叩头。两腿跪地,两手扶地,低头。后又作为行礼的通称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纳头四拜;拜了又拜;拜菩萨;拜天地;拜父母
(5) 拜谢。行拜礼表示感谢
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6) 又如:拜恩(拜谢恩赐);拜盟(拜谢结盟)
(7) 拜见;拜谒
则往拜其门。——《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肃拜 蒙母,结友而别。——《资治通鉴·汉纪》
(8) 又如:拜见(谒见尊长);拜亲(拜见朋友的父母)
(9) 授与官职;任命
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10) 接受官职;上任
于是辞相印不拜。——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又如:拜石(拜受俸禄);拜邑(拜受邑宰)
(12) 通过一定仪式结成某种关系 。如:拜师;拜把兄弟;拜干爹
(13) 祝贺 。如:拜年;拜节;拜寿
(14) 上;献
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副词
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重。如:拜读大作;拜启;拜辞
bá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ai5 [海陆丰腔] bai5 [客英字典] bai5 [宝安腔] bai5 [东莞腔] bai5 [沙头角腔] bai5 [客语拼音字汇] bai4 [台湾四县腔] bai5 [陆丰腔] bai5
◎ 潮州话:ba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形容词 (1) 原来的;本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动词 (1) 执掌,统辖 。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代词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量词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副词 原先,本来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文翻译root, origin, source; basis
方言集汇◎ 粤语:bun2
◎ 客家话:[梅县腔] bun3 [宝安腔] bun3 [客英字典] bun3 [海陆丰腔] bun3 [东莞腔] bun3 [陆丰腔] bun3 [客语拼音字汇] bun3 [台湾四县腔] bun3 [沙头角腔] bun3 ◎ 潮州话:bung2(pú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2(pńg)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