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寿

bài shòu [bai shou]
繁体 拜壽
注音 ㄅㄞˋ ㄕㄡ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拜寿 bàishòu

(1) 庆贺生日

congratulate sb. on sb.'s birthday

引证解释

⒈ 拜贺寿辰。通常是向年长者过生日表示祝贺。

宋梅尧臣《送李庭老归河阳》诗:“时平独往还,拜寿觴屡举。”
《红楼梦》第二六回:“你明儿来拜寿,打算送什么新鲜物儿?”
冰心《南归》:“母亲不住的催我,快拢拢头,换换衣服,下楼去给父亲拜寿。”

拜寿的国语词典

庆贺生日。

拜寿的网络释义

拜寿

  • 拜寿,汉语词汇。
  • 拼音:baì shòu
  • 释义:庆贺生日
  • 拜寿指旧时有钱人家,年逾50始做大寿,此后每10年庆祝大寿一次。寿诞之日,亲朋好友献寿桃、寿幛、寿联拜寿。佃户、仆人等均需送礼,寿主则设宴款待。
  • 拜寿的翻译

    英语: congratulate an elderly person on his birthday, offer birthday felicitations
    法语: présenter ses voeux d'anniversaire à une personne agée

    拜寿造句

    王经理平时为人海派,结交了不少朋友,因此六十大寿时,前来拜寿的人很多,户限为穿。
    江苏巡抚慕天颜生日,属下送礼,各县都有馈献,唯陆陇其登堂拜寿,拿出土布两匹、鞋子两双,说是内人所制,以表寸心。
    为老人祝寿的宴席上,一大家人满堂红火,儿子儿媳举杯拜寿,孙子孙女鞠躬祝福,说不尽的吉祥,道不完的安康,盘盘盏盏漾满甜香。
    老太太高寿,妹妹妹丈来了书信拜寿,正当高兴才是。
    下面大堂里面已经人满为患,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挎刀背剑的江湖人物,搞得不好就是要到袁家寨拜寿的。
    比如光拿拜寿来说,别人家都是一个一个的拜,他家得一批一批的拜,还挤的满满当当的,好不热闹。
    紫衣绛袍的王公大人,白衫素装的儒生公子等等,携着各式珍宝玩物、佳品岫玉出入于赵府之中,只为了给这赵府老爷贺拜寿诞。
    春在楼的砖刻艺术主要集中在砖雕门楼上,上栏为“八仙上寿图”以喻“寿”;中栏为“鹿十景”以喻“禄”;下栏为“郭子仪拜寿”以喻“福”。
    庙前一石头俯伏,两涧奔流,堪舆家谓之“神龟拜寿”、“灵蛇戏珠”。
    刘老,今天我们可是去拜寿,没必要那么的紧张。
    朱梓身为皇族,前来拜寿,名望小的人连府门都无法进入。
    孙男嫡女们也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齐聚李官镇,为老人拜寿。
    叔宝兄,请满饮这一杯酒,明日与令堂拜寿之后,就有陈达、牛金交出来,给兄请功受赏。
    小生给老寿星拜寿了,祝您老人家福寿绵长,越活越年青。
    既是罗云都肯认这件事,拜寿之后,便去见唐璧,救尤员外他们的急罢。
    巍峨,古朴,壮丽,是这个古老的门派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此刻,红装素裹,旌旗招展,前来拜寿的江湖人物络绎不绝。
    两位身无分文,今日就先暂住在这万香楼吧,明日我们一起动身吧,家师同叶掌门也曾略有交往,此次在下也是奉命拜寿的。
    蜀南竹海“百龟拜寿”亮相纽约时代广场。
    红旗烈焰燃苍穹,火纱一片换新彤。腾龙飞凤闹,中州闪光耀。红娘舞连理,国庆家亦庆。双喜登门迎福禄,家国共拜寿喜财。祝愿国庆家庆连理庆。十一快乐。
    现年五十岁的王明安王员外,好像又重新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他一身红衣,容光焕发,带领着兄弟子侄们,在大厅迎接前来拜寿的客人。

    汉字详情

    bài,bái [bai,bai]
    部首: 432
    笔画: 9
    五笔: RDFH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QMQJ
    四角: 21550

    详细解释

    bài

    动词

    (1) (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 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2) 同本义

    拜手,稽手。——《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

    拜,服也。——《礼记·郊特性》

    平衡曰拜。——《荀子·大略》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宋· 王傥《唐语林·雅量》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后世指下跪叩头。两腿跪地,两手扶地,低头。后又作为行礼的通称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纳头四拜;拜了又拜;拜菩萨;拜天地;拜父母

    (5) 拜谢。行拜礼表示感谢

    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6) 又如:拜恩(拜谢恩赐);拜盟(拜谢结盟)

    (7) 拜见;拜谒

    则往拜其门。——《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肃拜 蒙母,结友而别。——《资治通鉴·汉纪》

    (8) 又如:拜见(谒见尊长);拜亲(拜见朋友的父母)

    (9) 授与官职;任命

    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10) 接受官职;上任

    于是辞相印不拜。——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又如:拜石(拜受俸禄);拜邑(拜受邑宰)

    (12) 通过一定仪式结成某种关系 。如:拜师;拜把兄弟;拜干爹

    (13) 祝贺 。如:拜年;拜节;拜寿

    (14) 上;献

    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副词

    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重。如:拜读大作;拜启;拜辞

    bá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do obeisance, bow, kowtow

    方言集汇

    ◎ 粤语:baai1 baai3
    ◎ 客家话:[梅县腔] bai5 [海陆丰腔] bai5 [客英字典] bai5 [宝安腔] bai5 [东莞腔] bai5 [沙头角腔] bai5 [客语拼音字汇] bai4 [台湾四县腔] bai5 [陆丰腔] bai5
    ◎ 潮州话:b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shòu [shou]
    部首: 307
    笔画: 7
    五笔: DTF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KDI
    四角: 503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寿,久也。——《说文》

    寿命也。——《韩非子·显学》

    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世说新语·贤媛》

    死而不忘者寿。——《老子》

    则无遗寿耈。——《书·召诰》

    如南山之寿。——《诗·小雅·天保》

    长于上古,而不为寿。——《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曹操《步出夏门行》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寿翁(年高长寿的老人;泛指祝寿者);寿人(年高的人);寿岂(长寿而快乐);寿域(长寿的境域;比喻太平盛世);寿发(老年人头发脱落后又生的头发);寿夭有定(迷信认为,人的生命长短都是命里注定的)

    名词

    (1) 年寿,寿限

    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文选诗》注引《养生经》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楚辞·涉江》

    以终其寿。——《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寿元(寿命);延年益寿;寿年(年龄);寿具(棺材);寿夭(寿命短促)。亦指事物存在或有效使用的期限

    席寿三年,毡寿五年,褥寿七年;不及期而坏,有罚。——《新唐书》

    (3) 出生日,出生的那一天,亦指生日庆祝 。如:祝寿;做寿;寿日(生日);寿旦(寿诞;生日);五十大寿

    (4) 姓

    动词

    (1) 使之长寿 。如:寿国(延长国家的命脉);寿子(使儿子长寿);寿命(使命长寿)

    (2) 祝寿;祝福。多指奉酒祝人长寿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寿宫(供奉神位的地方;宫中寝室);寿屏(以祝寿的文字书写而成的屏条);寿诗(祝寿的诗);寿文,寿序(祝寿的文辞);寿宴(祝寿的宴会)

    (4) 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项羽本纪》

    英文翻译

    old age, long life; lifespan

    方言集汇

    ◎ 粤语:sa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