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
汉语四字词语,出自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意为家庭败落,丧失全部家产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只因有个人家,也为内眷有些妒忌,做出一场没了落事,几乎中了人的机谋,哄弄出拆家荡产的事来。”
成语用法
拆家荡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破产。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ā
动词
(1) 〈方〉∶排泄
(2) 另见
chāi
动词
(1) (形声。从手,斥声。本义:裂开)
(2) 同“坼”。裂开;绽开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易·解·彖传》
(3) 又如:拆裂(分裂;破裂);拆副(裂开)
(4) 开启
公拆袄,出珠授之。——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拆信;拆辩(辩白解释)
(6) 分散,把合在一起的弄开 。如:拆机器;拆东补西;拆辣(羞辱);拆壁脚(〈方〉∶暗中破坏;中伤)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ak7 [海陆丰腔] cak7 [客英字典] cak7 [宝安腔] cak7 [东莞腔] cak7 [台湾四县腔] cak7 [客语拼音字汇] cag5 cag6 [沙头角腔] cak7
◎ 潮州话:tia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jiā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 ),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2) 同本义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3)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 (5) 家庭,人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 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家绘像祀之。——《明史》 (6) 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 (7) 指夫或妻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离骚》 (8) 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 (9) 家家;每家 。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10)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12) 娘家 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 且暂还家去。 (13) 学术或艺术流派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14) 又如:家数(流派风格;家法传统。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15)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农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16) 又如:农家;厂家;渔家;行家;东家;庄家 (1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地学之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8) 又如:政治家;艺术家;专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作家 (19) 民族 。如:苗家;侗家;傣家 (20) 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21) 家财,财产 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22) 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23) 朝廷 争先入公家。——《吕氏春秋·贵卒》。注:“公之朝也。” (24) 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25) 都城 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周礼》。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作帝家。—— 唐· 李商隐《隋宫》 (26) 帝王或太子 三家,三皇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27) 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28) 某人 。如:家伙;家头(一个人叫一家头) (29) 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 (30) “傢”的古字 。如:家生;家伙点(锣鼓家什的节奏);家器(家庭日常用具) 形容词 (1)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野”相对 。如:家羽(家养的鸟);家兔;家禽;家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2) 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 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我的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对人称自己父母的谦词);家岳(对人称自己的丈人);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堂(对母亲的称呼) (4) 内部的;家中的 。与“外”相对。如:家生哨(亦作“家中哨”、“家生肖”。詈词。犹言家盗内贼);家贼(家庭内部的败类。亦指汉奸) 量词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的多少。如:三家商店;两家人家 动词 (1) 娶妻;成家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 虞之二姚。——《楚辞·离骚》 (2) 又如:家道(成家之道) (3) 安家;定居 家,居其地曰家。——《正志通》 既去职,遂家于汝州。—— 唐· 韩愈《崔评事墓志铭》 (4) 养家,持家 。如:家克计(持家之道);家法(治家的礼法) (5) 通“稼”。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弊也者家也。——《管子·侈靡》 陶家事亲。——《大戴礼·五帝德篇》 (6) 另见 jie助词 (1) 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成年家;整天家 (2) 另见 gū名词 (古汉语) (1) 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 另见 英文翻译house, home, residence; family
方言集汇◎ 粤语:gaa1 g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1 [陆丰腔] ga1 [梅县腔] ga1 [宝安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gu1 [客英字典] ga1 [东莞腔] ga1 [海陆丰腔] ga1 gu1 ◎ 潮州话:gê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形容词 (1) 放纵,放荡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名词 (1) 浅水湖 。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 英文翻译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
方言集汇◎ 粤语:dong6
宋本广韵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生,彦省声。本义:出生,生育)
(2) 同本义
産,生也。——《说文》
百物之产。——《周礼·大宗伯》。注:“生其种曰产。以天产作阴德,以地产作阳德。”注:“天产者动物,地产者植物,谓九谷之属。”
同产。——《后汉书·明帝纪》。注:“同母兄弟也。”
其妻重身当产。——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如:产子(生孩子);产育(养育;生育);产母(产妇)
(4) 出产
永州之野产异蛇。——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江宁之 龙蟠, 苏州之 邓尉, 杭州之 西溪,皆产梅。—— 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5) 又如:产马;产粮;产煤;产油;产机器
(6) 发生 。如:产怨(产生怨毒恨怒)
名词
(1) 产业;财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私产;房地产;房产;家产
(3) 出产之物、物产 。如:水产;畜产;渔产;土特产
(4) 产生或制造的行动或过程 。如:增产,欠产
(5) 生产农产品或其他产品的产量 。如:水稻亩产超千斤
(6) 一个人在给定时间的产量 。如:包产;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