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字格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用拆字婉转达意的方式。
《镜花缘》第七十回:“ 紫芝 又附耳道:‘这是妹子用昔酉儿泡的。’…… 婉如 笑道:‘他这昔酉儿也同马扁儿一样,都是拆字格。’”
引证解释
⒈ 用拆字婉转达意的方式。
引《镜花缘》第七十回:“紫芝又附耳道:‘这是妹子用昔酉儿泡的。’…… 婉如笑道:‘他这昔酉儿也同马扁儿一样,都是拆字格。’”
拆字格的国语词典
一种修辞法。分拆字词,以表达意思。如「明」拆为日、月;「岚」拆为山、风;「李」拆为木、子等。
拆字格的网络释义
拆字格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ā
动词
(1) 〈方〉∶排泄
(2) 另见
chāi
动词
(1) (形声。从手,斥声。本义:裂开)
(2) 同“坼”。裂开;绽开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易·解·彖传》
(3) 又如:拆裂(分裂;破裂);拆副(裂开)
(4) 开启
公拆袄,出珠授之。——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拆信;拆辩(辩白解释)
(6) 分散,把合在一起的弄开 。如:拆机器;拆东补西;拆辣(羞辱);拆壁脚(〈方〉∶暗中破坏;中伤)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ak7 [海陆丰腔] cak7 [客英字典] cak7 [宝安腔] cak7 [东莞腔] cak7 [台湾四县腔] cak7 [客语拼音字汇] cag5 cag6 [沙头角腔] cak7
◎ 潮州话:tia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宀( )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2) 同本义 字,乳也。——《说文》。 字,生也。——《广雅》 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气寿》 六畜遂字。——《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 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亭有畜字马,岁课息。——《汉书·食货志下》 (3) 又如:字乳(生育);字育(生育、蕃育) (4) 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 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准书》 (5) 又如:字牝(怀孕的母畜);字孕(怀胎;生殖);字马(怀孕的马) (6) 抚养;养育;教养 其僚无子,使字敬叔。——《左传》 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左传·成公十一年》 牛羊腓字之。——《诗·大雅·生民》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7) 又如:字养(抚养;养育);字民(养育人民);字育(化生);字孤(抚养孤儿) (8) 爱 于父,不能字厥子。——《书·廉诰》 乐王鲋字而敬。——《左传·昭公元年》。注:“字,爱也。” (9) 又如:字孤(抚爱孤儿);字爱(抚爱) (10) 教育;教课;传授知识 天会间,充女直字学生,学问通达,观书史,工为诗。——《金史·温敦兀带传》 (11) 治理 防民之理甚周,而不至皎察;字民之方甚裕,而不至使侵蛑。——刘禹锡《答饶州之使君书》 (12) 取名;取表字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 武字 子卿。——《汉书·李广苏建传》 张衡字 平子。——《后汉书·张衡传》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13) 女子许嫁 甚至于说,待字的大姑娘,也得拿出来抽签。——茅盾《动摇》 (14) 又如:字人(女子嫁人) 名词 (1) 文字(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汉书·艺文志》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通志·六书略》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字指(文字的含意);字号(以文字作符号);字音(文字的读音);字格(书写文字的格式);字债(文字的债务);字学(文字学);中国字,汉字;篆字;字脚(字眼);字养(指用在某处的字眼) (3) 表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幼名,冠字。——《礼记·檀弓》。疏:“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顶加字。” 闻名即知其字,闻字而知其名,盖名与字相比附故。——《白虎通·姓名》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 仲尼,姓 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 涉。——《史记·陈涉世家》 (4) 名号 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论衡·书虚》 (5) 用文字写成的凭据、字条或短柬 杨执中又写了一个字去催 权勿用见这字,收拾搭船来 湖州。——《儒林外史》 (6) 又如:字据;立字为凭 (7) 字眼,词 。如:他用字准确;在创业者的字典里找不到“害怕”这个字 (8) 字迹 。如:字仿(仿照字样学写字);他写一手好字;她的字很难认 (9) 书法 。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追踪 钟王。—— 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 (10) 书法作品 原来是问金冬心的字,我拿去卖了。—— 巴金《秋》 专藏字,不藏画 (11) 书信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儒林外史》 (12) 字体 。如:颜字;柳字 (13) 字音 。如:咬字;字正腔圆 (14) 姓 英文翻译letter, character, word
方言集汇◎ 粤语:z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5 [宝安腔] su3 [客英字典] sii5 cih5 [台湾四县腔] sii5 cih5 [梅县腔] se5 ze3 [东莞腔] su5 [陆丰腔] sii6 [海陆丰腔] sii6 cih6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ri7, re6[潮阳]ru6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七志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木,各声。本义:树木的长枝条) (2) 同本义 格,木长貌。——《说文》。徐锴系传:“亦谓树高长枝为格。” 夭娇枝格,偃蹇杪颠。——司马相如《上林赋》 角者,言万物皆有枝格如角也。——《史记·律书》 草树混淆,枝格相交。——北周· 庾信《小园赋》 (3) 引申为格子 格,椸架也。——《一切经音义》引苍颉 共其牛牲之互。——《周礼·地官·牛人》。注:“互,若今屠家县肉格。” 窗格上有火燃处。——《梦溪笔谈·活板》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4) 又如:五格的书架;格眼(格子和窟窿);格子眼(窗孔);格目(项目);格的(箭靶) (5) 栅栏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杜甫《潼关吏》 (6) 又如:战格(作战时防御的栅栏) (7) 法式;标准;规格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礼记·缁衣》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 武德二年,颁新格(特指法律条文)五十三条。——《旧唐书·刑法志》 (8) 又如:格范(典范;标准);格尺(标准);格令(法令);格法(成法,法度);格条(法令条文);格样(标准式样;模样) (9) 条例;制度 。如:格目(表册);格制(格局体制);格例(规则条例) (10) 品格;格调 。如:人格(人的道德品质);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格量(品格气量);格韵(格调气韵);格业(品格功业) (11) 箭靶子 夫射,仪度不得,则格的不中。——《淮南子·兵略》 (12) 又如:格的(箭靶中心) (13) 博戏名 。如: 格五(古代博戏名。棋类) (14) 表明某词在一定上下文中与其它词之间意义关系的屈折变化形式(如主格、 宾格、 所有格) (15) 通“茖”。茖葱。山葱 桂荏、凫葵,格韮菹于。——《后汉书·马融传》 (16) 通“落”( )。村落置伯格长,以牧司奸盗贼。——《史记·酷吏王温舒传》 动词 (1) 阻止;搁置 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附《孙膑传》 (2) 又如:格沮(阻止,阻挡);格格不入(相互抵触);格阂(阻隔,隔阂);格塞(阻塞,不通顺);格碍(阻碍,障碍);格笔(笔架;搁笔,停止写作) (3) 纠正,匡正 人不足与適(同“谪”)也,政不足闲(非议)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孟子·离娄上》 (4) 又如:格非(匡正邪辟谬误的心);格心(匡正思想;归正之心);格正(匡正时弊;纠正) (5) 推究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礼记·大学》 (6) 又如:格术(格物之术);格量(推度;衡量);格物致知(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格候(谓推算季候节气) (7) 量度;衡量 。如:格知(度知,量度);格量(衡量;推究);格评(测量评定) (8) 击打;格斗 格者不舍。——《荀子·议兵》 穷寇不格。——《周书·武称》 皆可格杀。——《后汉书·刘盆子传》 乃解衣就(接受)格。——《后汉书·钟离意传》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玉台新咏·饮马长城窟行》 (9) 又如:格击(格斗);格拒(抵抗;格斗);格战(格斗,搏斗) (10) 击杀;搏杀 郢人等告 定国, 定国使谒者以他法劾捕格杀 郢人以灭口。——《史记·荆燕世家》 (11) 又如:格化(斩杀);格敌(杀敌);格斩(击杀) (12) 抗拒;抗御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史记·李将军列传》 (13) 又如:格拒(抗拒格斗);格迕(抵触,不合) (14) 古书借“格”为“佫”。来到,到达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书·舜典》 格尔众庶,悉听朕言。——《书·汤誓》 天迪格保。——《书·召诰》 惟先格王。——《书·高宗肜日》 祖考来格。——《书·益稷》 格于皇天。——《书·君诰》 (15) 又如:格思(来,到。思,语助词) 形容词 (1) 拘执 。如:格虏(傲慢的奴仆);格孽(方言。意谓争吵、吵闹);格仆(强悍的奴仆) (2) 被限制,受局限 。如:格限(指规定的资格);格于成例(被条例所限制,不能通融办理) (3) 圣的 。如:格人(至道之人;有识之人);格王(至道之王;圣王) (4) 吉祥 。如:格命(犹大命,福命);格保(降临保佑) (5) 正确 。如:格论(精当的言论;至理名言);格训(正确而至当的训示);格尚(方正高尚) (6) 通“嘏”( )。大孝友时格,永乃保之。——《仪礼·士冠礼》 以格于主人。——《仪礼·少牢馈食礼》 (7) 又如:格命(皇命) 代词 (1) 〈方〉∶这;那 。如:格个(这个);格号(这种);格注(这笔;这注);格格(这个) (2) 语助词。的 。如:格来(方言。着哩);格呢(方言。的呢);格落(方言。的了) 英文翻译pattern, standard, form; style
方言集汇◎ 粤语:gaak3
◎ 客家话:[东莞腔] gak7 [沙头角腔] gak7 [梅县腔] gak7 get7 [台湾四县腔] gak7 giet7 [客英字典] get7 gak7 giet7 [陆丰腔] gak7 [客语拼音字汇] gag5 ged5 giad5 [宝安腔] gak7 [海陆丰腔] gak7 giet7 ◎ 潮州话:gêh4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