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锡

dān xī [ dan xi]
繁体 擔錫
注音 ㄉㄢ ㄒ一

词语释义

1.锡杖横担在肩上。锡﹐锡杖﹐僧人的法器。 2.借指僧人出行。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锡杖横担在肩上。锡,锡杖,僧人的法器。 唐 岑参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诗:“担锡 香鑪 緇,钓鱼沧浪翁。”

引证解释

⒈ 锡杖横担在肩上。锡,锡杖,僧人的法器。

唐岑参《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诗:“担锡香鑪緇,钓鱼沧浪翁。”

⒉ 借指僧人出行。

唐李山甫《迁居清溪和刘书记见示》:“担锡归来竹绕谿,过津曾笑鲁儒迷。”

担锡的网络释义

担锡

  • dān xī ㄉㄢ ㄒㄧ
  • 担锡(担锡)
  • (1).锡杖横担在肩上。锡,锡杖,僧人的法器。 唐 岑参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诗:“担锡 香鑪 缁,钓鱼沧浪翁。”
  • (2).借指僧人出行。 唐 李山甫 《迁居清溪和刘书记见示》:“担锡归来竹绕溪,过津曾笑 鲁 儒迷。”
  • 汉字详情

    dān,dàn [dan]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JGG
    仓颉: QAM
    四角: 56010

    详细解释

    dān

    动词

    (1) (形声。从手,詹声。本义:用肩挑)

    (2) 同本义

    儋,何也。从人,詹声。以背曰负,以肩曰儋。——《说文》。字亦作“擔”。

    担,负也。——《字林》

    担囊行取薪。——曹操《苦寒行》

    负书担橐。——《战国策·秦策一》

    (3) 又如:肩不能担,手不能提;担戴(肩挑头顶)

    (4) 背负 。如:担簦(背着伞)

    (5) 承当,承担

    吾担悲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6) 又如:分担(担负一部分);担承(承担);担扶(担当;扶助);担杜(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担干系(担干纪。负责任)

    (7) 另见 dàn

    dàn

    名词

    (1)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负担荷以丈尺兮。——《楚辞·哀时命》。注:“荷曰担。”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宋· 欧阳修《归田录》

    (2) 又如:挑担;担仗(行李担子。亦作“担脚”,“担杖”);担头(货担两头;一挑东西);货郎担

    (3) 轿子 。如:担舆(肩舆)

    (4) 肩负的责任 。如:重担(沉重的担子,比喻繁重的责任)

    量词

    (1) 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李颀《别梁鍠》

    (2) 用于计成挑的东西 。如:一担柴;两担米

    (3) 另见 dān

    英文翻译

    carry, bear, undertake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1
    ◎ 潮州话:dan1(taⁿ) dan3(tà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多旱上聲開口一等tɑntanx/taan
    [xi]
    部首: 506
    笔画: 13
    五笔: QJ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APH
    四角: 86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元素符号Sn

    金锡连丹。——《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锡古子(形如鼓的有盖锡锅)

    (3) 通“緆”。细麻布

    用锡若絺。——《仪礼·大射仪》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史记·司马相如传》

    (4) 又如:锡衣(细布所制的衣服);锡衰(由平滑的细麻所制成的衣服)

    (5) 和尚所用锡杖的简称 。如:锡杖

    动词

    (1) 通“赐”。给予;赐给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诗·商颂·烈祖》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庄子·列御寇》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左传·隐公元年》

    老亲母若肯见教,胜予锡我百朋矣。——《宛如约》

    (2) 又如:锡赉(赏赐);锡命(天子赐与诸侯爵位、服饰等诰命)

    英文翻译

    tin, stannum; bestow, confer

    方言集汇

    ◎ 粤语:sek3
    ◎ 潮州话:sia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