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丁

chōu dīng [ chou ding]
注音 ㄔㄡ ㄉ一ㄥ

词语释义

抽丁 chōudīng

(1) 旧社会反动统治者强迫青壮年去当兵。也说“抽壮丁”

press-gang

词语解释

  1. 抽壮丁。旧时征兵的方式。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古人抽丁之法,或取之三家,或取之五家。” 徐特立 《抗日十大纲领》:“现在抽丁的办法,引起人民逃跑,尤其是用抽签的办法,往往单丁被抽,而一家二丁三丁的没有被抽,更使人民反对。”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因为以往抽丁,像他这种家庭一直就没人中过签。”

引证解释

⒈ 抽壮丁。旧时征兵的方式。

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古人抽丁之法,或取之三家,或取之五家。”
徐特立《抗日十大纲领》:“现在抽丁的办法,引起人民逃跑,尤其是用抽签的办法,往往单丁被抽,而一家二丁三丁的没有被抽,更使人民反对。”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因为以往抽丁,像他这种家庭一直就没人中过签。”

抽丁的国语词典

古时征发壮丁服役。

如:「朝廷下令抽丁。」

抽丁的网络释义

抽丁

  • 抽丁,指旧社会反动统治者强迫青壮年去当兵。也说“抽壮丁”。
  • 抽丁造句

    这一次抽丁时间十分的紧,上面只给各家半天的时间。
    我们乃是郑州府的官差,奉了知府大人之命前来抽丁抵抗暴民,你还是快快束手就擒,大爷我或许还会饶你一命,若还是抵抗,定斩不饶。
    这些元军步军大多是临时抽丁而来的,战斗力有限,加上宋军手雷的攻击,王恨的骑兵师逐步占据了优势,象钉耙一样在元军阵中来回穿梭。
    以前我住在海边,海盗常常上岸劫掠,所以每个村子都有抽丁入伍,平日也有教些拳脚功夫。
    生长在川西大山沟锅底寨的十八岁羌族青年阿羊和十七名伙伴,作为“土番兵”被抽丁上前线。
    刘小哥初来我们青龙坊,我们这些街坊理应要照顾一些,而且你家里也就两口人,于情于理,这徭役抽丁一事轮不到你家头上来。
    抽丁已经结束,王李村一百五十八户,十五户抽一丁,共抽十丁。
    今年气候还不错,算是一个小丰年,不过任谁都知道,明年当今天下要大规模征讨辽东,抽丁服役,到时会很艰难。
    甚者更仿照抽丁的办法,发招牌,明什么“征兵制度”。
    我们只有两千多人,就算从夹带的百姓中抽丁,顶天能凑足五千人,别说打两千官军了,就是一千,也打不过。

    汉字详情

    chōu [chou]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MG
    五行:
    仓颉: QLW
    四角: 550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2)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抽,拔也。——《广雅》

    每射,抽矢菆。——《左传·宣公十二年》

    挈水若抽。——《庄子·天地》。李注:“引也。”

    左旋右抽。——《诗·郑风·清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 又如:抽简禄马(算命);抽匣(抽剑出匣);抽毫(抽笔出套);抽宝剑;抽刀

    (4) 从全部里取出一部分;拔除

    言抽其棘。——《诗·小雅·楚茨》

    抽其半。——《仪礼·丧服传》

    (5) 又如:抽分(从中取得一分);抽功夫(抽空);抽暇(抽空)

    (6) 引,引出。如:抽引(抽取引出);抽导(引导);抽茧(抽引茧丝)

    (7) 长出 。如:抽条

    (8) 用长条的东西打 。如:抽陀螺;鞭子一抽,牲口就走快了

    (9) 抒发 。如:抽思(抒发情思);抽秘骋妍(拨好深意,施展美才)

    (10) 选择;挑选 。如:抽拨(选择调拨);抽拣(挑选)

    (11) 吸 。如:抽抽搭搭(一吸一顿哽咽);我有好烟,你抽吗?

    英文翻译

    draw out, pull out; sprout

    方言集汇

    ◎ 粤语:cau1
    ◎ 客家话:[梅县腔] chu1 chiu1 [陆丰腔] ciu1 [客英字典] chiu1 [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ciu1 [海陆丰腔] chiu1 [客语拼音字汇] cu1 [宝安腔] cu1 | ciu1 [台湾四县腔] c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丑鳩平聲開口三等ţʰĭəuthriu/thiou
    dīng,zhēng [ding,zheng]
    部首: 105
    笔画: 2
    五笔: S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N
    四角: 10200

    详细解释

    dīng

    名词

    (1) (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2) 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文》

    (3) 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4) 小的立方体 (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5) 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丙丁。——《吕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春秋》

    (6)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余丁传餐。——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丁粮(对男丁征收的粮食);丁力(一男之力。引申为劳力);丁女(能担任力役的成年女子;道家语指火神);丁奴(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奴仆) ;成丁;壮丁

    (8) 家庭人口 。如:添丁;丁税(按人丁所课的税);丁赋(按人丁所课的赋税)

    (9) 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如 :园丁;家丁;庖丁

    形容词

    (1) 壮盛;强壮

    齿落复生,身气丁强。——汉·王充《论衡·无形》

    (2) 又如:丁丁(壮健的样子);丁人(壮健的男子);丁夫(壮健的男子)

    (3) 序数第四 。如:丁等;丁级;丁方(四方);丁夜四更夜(凌晨1—3时)

    动词

    (1) 当;遭逢

    丁,当也。——《尔雅》。注:“相当值。”

    宁丁我躬?——《诗·大雅·云汉》

    丁时逢殃。——汉·刘向《九叹·惜贤》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后汉书·岑彭传》

    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汉·刘向《九叹·惜贤》

    (2) 如:丁辰(适逢其时);丁仔(遇上,碰巧);丁夫忧(遇父丧);丁了母忧(遭了母丧)

    (3) 另见 zhèng

    zhē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male adult; robust, vigorous; 4th heavenly stem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1 zaang1 zang1
    ◎ 客家话:[梅县腔] den1 [宝安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陆丰腔] den1 [海陆丰腔] den1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din1 [沙头角腔] dien1 [台湾四县腔] den1
    ◎ 潮州话:dêng1 zêng1(teng ch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中莖耕開平聲開口二等ţæŋtreng/ta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