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

pī lù [ pi lu]
注音 ㄆ一 ㄌ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披露 pīlù

(1) 揭示…其隐蔽或隐私;表露、显露

叫他披露他的过去
lay bare

(2) 发表;公布

这消息已在报上披露
publish

词语解释

  1. 陈述;表白。

    《后汉书·蔡邕传》:“以 邕 经学深奥,故密特稽问,宜披露失得,指陈政要,勿有依违,自生疑讳。” 唐 李德裕 《代李丕与郭谊书》:“若不披露赤诚,实负姻好。” 明 唐顺之 《答王遵岩书》:“此意更不敢露於人,以兄念我太厚,忧我太深,故特披露之。” 孙中山 《军政府宣言》:“用特披露腹心,以今日革命之经纶,暨将来治国之大本。”

  2. 宣布;发表。

    郁达夫 《出奔》五:“市外田里的菜花紫云英正开得热闹的时候, 钱 董 两人的婚议也经过了正式的手续,成熟到披露的时节了。” 茅盾 《无题》三:“报馆里消息也真灵通,我刚刚脱稿,他们就给披露了。”《解放日报》1982.7.12:“这就是一些大学毕业生不愿离开 上海 ,不愿离开大城市,以至《解放论坛》中所披露的自请处理的怪事也出现了。”

  3. 暴露。

    唐 柳宗元 《零陵三亭记》:“宿蠹藏姦,披露首服。”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还不肯在不相干的大人前,披露我的弱点。”

引证解释

⒈ 陈述;表白。

《后汉书·蔡邕传》:“以邕经学深奥,故密特稽问,宜披露失得,指陈政要,勿有依违,自生疑讳。”
唐李德裕《代李丕与郭谊书》:“若不披露赤诚,实负姻好。”
明唐顺之《答王遵岩书》:“此意更不敢露於人,以兄念我太厚,忧我太深,故特披露之。”
孙中山《军政府宣言》:“用特披露腹心,以今日革命之经纶,暨将来治国之大本。”

⒉ 宣布;发表。

郁达夫《出奔》五:“市外田里的菜花紫云英正开得热闹的时候, 钱董两人的婚议也经过了正式的手续,成熟到披露的时节了。”
茅盾《无题》三:“报馆里消息也真灵通,我刚刚脱稿,他们就给披露了。”
《解放日报》1982.7.12:“这就是一些大学毕业生不愿离开上海,不愿离开大城市,以至《解放论坛》中所披露的自请处理的怪事也出现了。”

⒊ 暴露。

唐柳宗元《零陵三亭记》:“宿蠹藏姦,披露首服。”
冰心《寄小读者》五:“我还不肯在不相干的大人前,披露我的弱点。”

披露的国语词典

发表、宣布、显露出来。

披露的网络释义

披露

  • 披露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pī lù,释义是陈述;表白。宣布;发表。暴露。披露通常是由旁观者通过比较正式的渠道进行公布、发表;透露通常是由当事者有意或无意的公开一些事。出自《后汉书·蔡邕传》:“以 邕 经学深奥,故密特稽问,宜披露失得,指陈政要,勿有依违,自生疑讳。”。
  • 披露的翻译

    英语: to reveal, to publish, to make public, to announce
    德语: Offenlegung (S)​, ankündigen, anmelden (V)​, bekanntgeben, bekannt machen, informieren (V)​, offen legen, aufklären, Licht in eine Angelegenheit bringen (V)​, offenbaren (V)​, offenlegen, an die Öffentlichkeit bringen (V)​
    法语: rendre public, révéler

    披露造句

    今天的报纸披露了这件事情的真相。
    记者披露了会谈的内容。
    它们形成了少数投资者利益的不断下降,监管和同行压力的结合,强制使得出现更多的信息披露。
    女方往往把自己放在弱势位置,更会大胆的把男方变心或有外遇披露出来,公之于众,以博得大家的同情。
    新闻媒介披露了这同一天同幢楼里发生了两起凶杀抢劫案,真是骇人听闻啊!
    请为她的闪光乌合之众阴谋的完整的披露在未来回来。
    你绝不会让这种造谣中伤的言论披露见报的吧。
    这部书探汤手烂,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
    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必须就他们的仓位向监管者做更多的披露。
    狗仔队蜂拥而出,窥伺所得,大加披露,供人满足偷窥欲;演艺人员一反狗仔队之曝他,自我曝丑,自娱娱人,也为悒闷的人心辟出一道出口。
    张扬的言论。观点强烈而且毫不介意公开披露的人可能会想要控制陪审团的讨论。
    慕容芸瀼说的言词恳切、披露腹心,菓达密终被真诚所感,道“好,既如此,我也不为难你们,明早辰时之前,即刻离开大理,否则???”。
    光迅科技今日披露,公司开始初步询价、推介。
    这些披露出的文件让记者们如获至宝。
    是对吏员作用的全面反映,披露了吏员在封建吏治中的复杂影响,它是开拓话本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在更详尽的数据披露之前不能确定,但就如今显著的移民回迁现象来看。
    诺基亚说,音乐服务从手机销售中创造收入,不过没有披露与唱片公司的分帐比例是多少。
    在我国,直到近几年学者们才将目光投向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研究成果屈指可数。
    赤热的情,丹红的心,奔向你诉说衷肠,披露真形。
    暂缓披露申请未获深交所同意,暂缓披露的原因已经消除或者暂缓披露的期限届满的,公司应当及时披露。

    汉字详情

    [pi]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HCY
    五行:
    仓颉: QDHE
    四角: 5404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披,从旁持曰披。——《说文》

    设披周也。——《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

    执披。——《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

    执披者旁四人。——《仪礼·士丧礼》

    设披。——《仪礼·既夕礼》

    动词

    (1) 分开;裂开

    而披其地。——《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

    又披其邑。——《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

    不折必披。——《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2) 又如:竹竿披了;披磔(开割);披砍(撇开);披榛(砍去丛生之草木)

    (3) 打开;开发

    披,张也。——《广雅》

    披重攘以诞兮。——嵇良《琴赋》。注:“开也。”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披卷(开卷阅读);披帙(打开卷帙);披对(开诚相对);披肝胆(表示以真诚相见);披展(披诚展拜,拜见);披情(剖露情怀);披示(揭示,显示);披决(劈剖);披荆(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

    (5) 拨开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披究(拨开观赏);披草(拨开荒草);披抉(拨开挑剔);披视(拨开来看);披云雾(拨开云雾得见青天);披拨(犹推开)

    (7) 覆盖或搭衣于肩

    孰居无事而披拂是。——《庄子·天运》。释文:“风貌。”

    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

    夜披衣坐。——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披甲(穿着铠甲);披帛(妇女服饰名。相当于近代婚嫁庆功的披红);披肩(覆于肩上;旧时妇女的服饰);披红(红帛披身);披毛戴角(指变牛变马);披发跣足(披散头发,赤着脚);披坚持锐(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披房(披屋。正屋后的平房);披子(即披屋);披檐(正屋屋檐下搭建的附属建筑物);披厦(一种房屋结构,房檐突出,檐下可避风雨)

    (9) 翻开;翻阅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唐· 韩愈《进学解》

    (10) 又如:披味(翻阅玩味);披书(翻阅文书);披图(展阅图籍、图画等);披诵(展卷诵读);披簿(翻阅簿籍);披检(翻阅查检);披涉(翻阅涉猎);披索(翻阅求索);披书(开卷,读书);披省(披览);披文(披阅文章);披核(披阅考校);披绎(披阅寻绎);披寻(披阅寻讨);披较(披阅考较);披校(批校)

    (11) 披靡

    汉军皆披靡。——《史记·项羽本纪》。正义:“言精体低垂。”

    (12) 又如:披却(犹披靡);披退(披靡退却);披易(披靡辟易);披荡(犹披靡);披攘(披靡)

    (13) 披露; 陈述 。如: 披心(披露真心);披拂(披露拂动);披心腹(披露真诚);披陈(表白;陈述);披述(陈述);披诉(陈诉)

    (14) 分析;辨析 。如:披析(分析);披究(分析研究);披迷(剖析迷惑);披拣(辨析选择);披剔(辨析挑选;剔除,除去);披削(批改、删削)

    英文翻译

    wear; split; crack

    方言集汇

    ◎ 粤语:pei1
    ◎ 客家话:[梅县腔] pi1 [海陆丰腔] pi1 pia1 [客语拼音字汇] pi1 pia1 [宝安腔] pi1 [客英字典] pi1 [陆丰腔] pi6 bi3 [东莞腔] pi1 [台湾四县腔] pi1 pia1
    ◎ 潮州话:p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敷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pʰĭephie/phye
    lòu,lù [lou,lu]
    部首: 802
    笔画: 21
    五笔: FKHK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BRMR
    四角: 10164

    详细解释

    lòu

    动词

    (1) 显出;冒出 。如:露刃(刀剑出鞘);露光;露相;露白(露于外。白:银子)

    (2)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雨,路声。本义:露水)

    (2) 同本义

    露,润泽也。——《说文》。段注:“泽与露叠韵。五经通义曰:和气津凝为露。蔡邕月令曰:露者,阴之液也。按,露之言胪也。故凡陈列表见于外曰露。” 朱曰:“士气津液从地而兴,若薄以寒气,即结而为霜。”

    阳气胜则散为雨露。——《多戴礼记·曾子天圆》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3) 又

    白露未已。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人生如朝露。——《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雨露(雨和露。比喻恩惠);露草(沾露的草;植物名);露师(军队蒙受风霜雨露,住宿在外);露水姻缘(短暂的、不正当的男妇关系)

    (5) 水气

    白露横江。——苏轼《赤壁赋》

    (6) 糖浆,糖汁。如:果子露;玫瑰露;荷叶露

    (7) 滋润;恩泽 。如:露雨(比喻恩泽);露脸(比喻脸如露珠般晶莹润泽)

    (8) 通“路”。道路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邶风·式微》

    朝群臣于露门。——《周书·武帝纪上》

    动词

    (1) 显露;显现在外

    今乐远出以露威灵。——《文选·扬雄·长杨赋》

    都邑露。——《荀子·富国》。注:“谓无城郭墙垣。”

    乃露布上书。——《后汉书·李云传》。注:“露布,谓不封也。”

    止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赤身露体;藏头露尾;抛头露面;露白(财宝被人看见);露天生意(〈方〉∶摆摊卖货);露堂(室外;露天);露止(栖宿在屋外或野外);露立(露天站立);露布(指不封口的公文或布告)

    (3) 滋润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诗·小雅·白华》

    (4) 庇护

    智子之道善矣,是先生覆露子也。——《国语》

    (5) 败坏

    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左传》

    (6) 另见 lòu

    英文翻译

    dew; bare, open, exposed

    方言集汇

    ◎ 粤语:lau6 lo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u5 [沙头角腔] lu5 [陆丰腔] lu5 [海陆丰腔] lu5 [梅县腔] lu5 [东莞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洛故去聲開口一等loh/luh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