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肩

pī jiān [ pi jian]
注音 ㄆ一 ㄐ一ㄢ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披肩 pījiān

(1) 用织物或毛皮制成的各种不同长度的无袖外衣

cape

(2) 裘皮或布制的披在肩上的服饰

tippet

词语解释

  1. 披于肩上。

    唐 杜荀鹤 《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诗:“念珠在手隳禪衲,禪衲披肩怀念珠。”

  2. 旧时服饰名。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披肩,貂鼠製一圆圈,高六七寸不等,大如帽,两傍各製貂皮二长方,毛向里至耳,即用鉤带斜挂於官帽之后山子上。” 徐珂 《清稗类钞·服饰·披肩》:“披肩为文武大小品官衣大礼服时所用,加於项,覆於肩,形如菱,上绣蟒。八旗命妇亦有之。”

  3. 今泛指披在肩上的服饰。特指妇女披在上身的一种无袖短外衣。

  4. 医疗器具名。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器具总论》:“披肩者,用熟牛皮一块,长五寸,宽三寸,两头各开二孔,夹於伤处,以棉绳穿之,紧紧缚定,较之木板稍觉柔活。”

引证解释

⒈ 披于肩上。

唐杜荀鹤《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诗:“念珠在手隳禪衲,禪衲披肩怀念珠。”

⒉ 旧时服饰名。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披肩,貂鼠製一圆圈,高六七寸不等,大如帽,两傍各製貂皮二长方,毛向里至耳,即用鉤带斜挂於官帽之后山子上。”
徐珂《清稗类钞·服饰·披肩》:“披肩为文武大小品官衣大礼服时所用,加於项,覆於肩,形如菱,上绣蟒。八旗命妇亦有之。”

⒊ 今泛指披在肩上的服饰。特指妇女披在上身的一种无袖短外衣。

⒋ 医疗器具名。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器具总论》:“披肩者,用熟牛皮一块,长五寸,宽三寸,两头各开二孔,夹於伤处,以棉绳穿之,紧紧缚定,较之木板稍觉柔活。”

披肩的国语词典

披搭在肩上的服饰。

披肩的网络释义

披肩

  • 披肩也叫云肩,多以丝缎织锦制作,大多数云肩用四个云纹组成,叫四合如意式,还有柳叶式、荷花式等等,上面都有吉祥命题,例如富贵牡丹、多福多寿、连年有鱼等等。明清的时候流行很多,大多都在婚庆喜宴等社交场合使用。
  • 披肩的翻译

    英语: cape, shawl, (of long hair)​ to trail over one's shoulders
    德语: Pelerine (S)​
    法语: châle, cape

    披肩造句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浓厚乌黑的披肩发,犹如黑色的瀑布悬垂于半空。
    紫红色豹纹轧花长裙,骚气的紫红色和纹理搭配更惹眼,环形耳饰也是亮点,柔美的披肩卷发让汤唯女神范儿十足。
    暖风中飘荡着肉桂和藏红花浓郁的香气,她身着一袭素裙和披肩以御骄阳,那是石榴花绽放的色彩,无需其他装饰,仅是那完美无暇的面容和微笑,已非我能言表,我知道只需一瞥,仅仅一瞥,我的心已为她所有。
    此时,一名年纪跟汪凡相仿,穿着粉红碎花裙,踏着白色小布鞋,长发披肩,貌美如花,纤腰迷人的少女,正挥汗如雨的在那儿练剑。
    一袭青衫布衣,披肩长发随风意飘舞,神色落寞根本就没有看任何人,仿佛天地间惟有一人可以让他动容,背负一古朴长剑,如神般立在栏杆之巅。
    赵文身穿淡蓝长袍,束发盘髻两鬓落腮,眉目清秀温文尔雅;赵武身着墨紫长袍,散发披肩垂遮双眸,脸庞稚嫩笑容可掬。
    一个下午,我们来到了一家由出生在秘鲁的罗茨欧鲁伊兹经营的店,那里出售着丝绸和羊毛披肩以及其它的一些服饰,以及一些具有巴塞罗那艺术家风格的陶瓷制品。
    披肩长发男买展示柜专摆赃物。
    苍白的月光从巷南面的屋脊上直泄下来,巷子里的人与石狮子就被照得明暗各半,而巷子前后都有一个白衣匝地、长发披肩的女人,袅袅娜娜地奔东西两个巷口去了。
    凤冠是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绣用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
    当天,他们在外面见了面,见“清纯妹子”长发披肩、面露羞色,小舍心中大喜,吃了晚饭后,他跟随“清纯妹子”来到了这家旅社。
    他披上紫披肩,颈上悬着主教的十字架,和那被缚在绳索中的临难人并肩站在大众的面前。
    而白马上面,立一位绝世佳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美目眇兮,纤腰玉带,腰别银剑,红发披肩,可谓一笑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我起身换了一件浅紫色连珠弹花暗纹的拖地裙,因为是暗纹,所以远看只如浅紫一色;再配以月白底色绣星星点点鹅黄色迎春花的小披肩。
    小萝莉穿着一身兽皮连衣裙,有着一头金色的披肩短发,长相清纯可人的她正天真的对着自己露出她那层出不齐,还未换完的小奶牙,嘻嘻的笑着。
    洛雪身后披肩粉纱较长,随风飘扬,但风力不大,粉色一群忽起忽落,前后摆舞,遮住了洛雪眉目,很是不便。
    雪之洛则是另一种风格,一身灰白色的法袍,披肩的黝黑长发,清秀精致的脸庞,清澈的眼眸,娇嫩的肌肤,秀雅绝俗,带有一种清灵之气。
    她穿着一套黄色的绣花沙瓦尔卡蜜丝,披着雪纺绸披肩。
    第四类用作蓝印花布的雕花蜡版,花布可以用来缝衣服、被罩、门帘或窗帘、包裹、围巾、披肩等等。
    她留着披肩的长髮,总喜欢让它在风中摆动,淡褐色的双眼不时闪过俏皮的光芒,精緻的五官犹如洋娃娃般楚楚动人。

    汉字详情

    [pi]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HCY
    五行:
    仓颉: QDHE
    四角: 5404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披,从旁持曰披。——《说文》

    设披周也。——《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

    执披。——《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

    执披者旁四人。——《仪礼·士丧礼》

    设披。——《仪礼·既夕礼》

    动词

    (1) 分开;裂开

    而披其地。——《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

    又披其邑。——《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

    不折必披。——《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2) 又如:竹竿披了;披磔(开割);披砍(撇开);披榛(砍去丛生之草木)

    (3) 打开;开发

    披,张也。——《广雅》

    披重攘以诞兮。——嵇良《琴赋》。注:“开也。”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披卷(开卷阅读);披帙(打开卷帙);披对(开诚相对);披肝胆(表示以真诚相见);披展(披诚展拜,拜见);披情(剖露情怀);披示(揭示,显示);披决(劈剖);披荆(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

    (5) 拨开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披究(拨开观赏);披草(拨开荒草);披抉(拨开挑剔);披视(拨开来看);披云雾(拨开云雾得见青天);披拨(犹推开)

    (7) 覆盖或搭衣于肩

    孰居无事而披拂是。——《庄子·天运》。释文:“风貌。”

    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

    夜披衣坐。——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披甲(穿着铠甲);披帛(妇女服饰名。相当于近代婚嫁庆功的披红);披肩(覆于肩上;旧时妇女的服饰);披红(红帛披身);披毛戴角(指变牛变马);披发跣足(披散头发,赤着脚);披坚持锐(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披房(披屋。正屋后的平房);披子(即披屋);披檐(正屋屋檐下搭建的附属建筑物);披厦(一种房屋结构,房檐突出,檐下可避风雨)

    (9) 翻开;翻阅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唐· 韩愈《进学解》

    (10) 又如:披味(翻阅玩味);披书(翻阅文书);披图(展阅图籍、图画等);披诵(展卷诵读);披簿(翻阅簿籍);披检(翻阅查检);披涉(翻阅涉猎);披索(翻阅求索);披书(开卷,读书);披省(披览);披文(披阅文章);披核(披阅考校);披绎(披阅寻绎);披寻(披阅寻讨);披较(披阅考较);披校(批校)

    (11) 披靡

    汉军皆披靡。——《史记·项羽本纪》。正义:“言精体低垂。”

    (12) 又如:披却(犹披靡);披退(披靡退却);披易(披靡辟易);披荡(犹披靡);披攘(披靡)

    (13) 披露; 陈述 。如: 披心(披露真心);披拂(披露拂动);披心腹(披露真诚);披陈(表白;陈述);披述(陈述);披诉(陈诉)

    (14) 分析;辨析 。如:披析(分析);披究(分析研究);披迷(剖析迷惑);披拣(辨析选择);披剔(辨析挑选;剔除,除去);披削(批改、删削)

    英文翻译

    wear; split; crack

    方言集汇

    ◎ 粤语:pei1
    ◎ 客家话:[梅县腔] pi1 [海陆丰腔] pi1 pia1 [客语拼音字汇] pi1 pia1 [宝安腔] pi1 [客英字典] pi1 [陆丰腔] pi6 bi3 [东莞腔] pi1 [台湾四县腔] pi1 pia1
    ◎ 潮州话:p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敷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pʰĭephie/phye
    jiān [jian]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YNE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SB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2) 同本义

    肩,髆也。从肉,象形。——《说文》

    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尔雅》

    肩臂臑。——《仪礼·少牢礼》

    肩之所倚。——《庄子·养生主》

    并肩手相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肩巴(肩膀);肩甲(即肩胛);肩磨(肩膀耸动,浑身发抖);肩排(并肩排列;并排)

    (4) 动物的腿根部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史记·项羽本纪》

    (5) 担子 。如:歇肩;息肩

    动词

    (1) 担荷 。如:身肩重任;肩舆(两人抬的小轿子);肩舆入内(准予坐小轿入宫);肩位(承担;敢任);肩承(担当)

    (2) 任,任用

    肩,胜也。——《尔雅》

    朕不肩好货。——《书·盘庚》。传:“任也。”

    永肩一心。——《书·盘庚下》。注:“长任一心以示。”

    (3) 相提并论或等齐 。如:肩随(跟上,比得上);肩差(肩相差次。指并立)

    量词

    用于比喻重量、负担

    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了一口气。——鲁迅《祝福》

    英文翻译

    shoulders; to shoulder; b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i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1 [客语拼音字汇] gian1 [海陆丰腔] gien1 [宝安腔]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梅县腔] gian1 gin1 [客英字典] gen1 gien1 [东莞腔] gen1 [陆丰腔] kian1
    ◎ 潮州话:goiⁿ1 [揭阳、潮阳]gaiⁿ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賢先開平聲開口四等kam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