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ㄆ一 ㄒ一ㄥ ㄉㄞˋ ㄩㄝ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披星戴月,披星带月 pīxīng-dàiyuè, pīxīng-dàiyuè

(1) 披星光,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或昼夜赶路,辛劳奔波

击剑夜深归甚处,披星带月折麒麟。——· 吕岩《七言绝句》
travel or toil night and day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成语用法

披星戴月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

引证解释

⒈ 见“披星带月”。

披星戴月的国语词典

形容早出晚归,旅途劳累。《幼学琼林.卷二.天文类》:「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也作「披星带月」、「带月披星」、「戴月披星」。

披星戴月的网络释义

披星戴月 (成语)

  • 披星戴月,读音 pī xīng dài yuè,汉语成语。释义:指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出处:元·郑廷玉《冤家债主》。
  • 披星戴月的翻译

    英语: to travel or work through night and day, to toil away for long hours
    法语: (expr. idiom.)​ littéralement : un châle d'étoiles jeté sur les épaules et la lune pour chapeau, travailler jour et nuit, voyager à la belle étoile, se lever à l'aube et rentrer à la nuit tombée
    日语: 星(ほし)をいただく,昼夜兼行(ちゅうやけんこう)
    俄语: до поздной ночи

    披星戴月造句

    他的父亲披星戴月地在田间劳动,终于获得了好收成。
    因为有悔,所以披星戴月。因为有梦,所以义无反顾。
    我是货车司机,过的是披星戴月、南北奔波的生活。
    王老师披星戴月地赶回学校,生怕耽误明天早上的课。
    为了完成任务,他披星戴月,兼程赶往前线。
    他们披星戴月大干了三个月,这条路终于提前竣工了。
    为了尽快赶回家,他披星戴月地连夜赶路。
    老师很辛苦,放学了还要批改作业,每天很晚回家,披星戴月的。
    爸爸为了家人,每天披星戴月地工作著,好让我们衣食无缺。
    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他必须披星戴月地工作。
    父亲为了解决我们学费的问题四处打工,披星戴月,看的我们姊妹几个一直在心疼。
    披星戴月,一路用信息告诉家人‘我很平安’。
    他披星戴月地忙于工作,已有数月没有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
    父亲为了家计,披星戴月,终日奔波,十分辛苦。
    那支商队披星戴月赶路,以便按时到达目的地。
    所以呢就被称?"披星戴月"。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想来他治起水来一定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的吧。
    巡道工人披星戴月地执行任务。
    我们知道很苦,披星戴月为的是拥有美好的明天。
    不用在战斗地图和村庄之间往返奔波,披星戴月。

    汉字详情

    [pi]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HCY
    五行:
    仓颉: QDHE
    四角: 5404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披,从旁持曰披。——《说文》

    设披周也。——《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

    执披。——《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

    执披者旁四人。——《仪礼·士丧礼》

    设披。——《仪礼·既夕礼》

    动词

    (1) 分开;裂开

    而披其地。——《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

    又披其邑。——《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

    不折必披。——《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2) 又如:竹竿披了;披磔(开割);披砍(撇开);披榛(砍去丛生之草木)

    (3) 打开;开发

    披,张也。——《广雅》

    披重攘以诞兮。——嵇良《琴赋》。注:“开也。”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披卷(开卷阅读);披帙(打开卷帙);披对(开诚相对);披肝胆(表示以真诚相见);披展(披诚展拜,拜见);披情(剖露情怀);披示(揭示,显示);披决(劈剖);披荆(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

    (5) 拨开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披究(拨开观赏);披草(拨开荒草);披抉(拨开挑剔);披视(拨开来看);披云雾(拨开云雾得见青天);披拨(犹推开)

    (7) 覆盖或搭衣于肩

    孰居无事而披拂是。——《庄子·天运》。释文:“风貌。”

    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

    夜披衣坐。——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披甲(穿着铠甲);披帛(妇女服饰名。相当于近代婚嫁庆功的披红);披肩(覆于肩上;旧时妇女的服饰);披红(红帛披身);披毛戴角(指变牛变马);披发跣足(披散头发,赤着脚);披坚持锐(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披房(披屋。正屋后的平房);披子(即披屋);披檐(正屋屋檐下搭建的附属建筑物);披厦(一种房屋结构,房檐突出,檐下可避风雨)

    (9) 翻开;翻阅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唐· 韩愈《进学解》

    (10) 又如:披味(翻阅玩味);披书(翻阅文书);披图(展阅图籍、图画等);披诵(展卷诵读);披簿(翻阅簿籍);披检(翻阅查检);披涉(翻阅涉猎);披索(翻阅求索);披书(开卷,读书);披省(披览);披文(披阅文章);披核(披阅考校);披绎(披阅寻绎);披寻(披阅寻讨);披较(披阅考较);披校(批校)

    (11) 披靡

    汉军皆披靡。——《史记·项羽本纪》。正义:“言精体低垂。”

    (12) 又如:披却(犹披靡);披退(披靡退却);披易(披靡辟易);披荡(犹披靡);披攘(披靡)

    (13) 披露; 陈述 。如: 披心(披露真心);披拂(披露拂动);披心腹(披露真诚);披陈(表白;陈述);披述(陈述);披诉(陈诉)

    (14) 分析;辨析 。如:披析(分析);披究(分析研究);披迷(剖析迷惑);披拣(辨析选择);披剔(辨析挑选;剔除,除去);披削(批改、删削)

    英文翻译

    wear; split; crack

    方言集汇

    ◎ 粤语:pei1
    ◎ 客家话:[梅县腔] pi1 [海陆丰腔] pi1 pia1 [客语拼音字汇] pi1 pia1 [宝安腔] pi1 [客英字典] pi1 [陆丰腔] pi6 bi3 [东莞腔] pi1 [台湾四县腔] pi1 pia1
    ◎ 潮州话:p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敷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pʰĭephie/phye
    xīng [xing]
    部首: 429
    笔画: 9
    五笔: JT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HQM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2)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

    日月星辰。——《书·尧典》

    四曰星辰。——《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荀子》

    (3) 又如:星筹(寿算之筹);星霜(比喻年月);星桥(神话传说中的鹊桥。也作银桥);星布(天星密布);星列(天星罗列)

    (4) 星宿,中国古代指星座 。共分二十八宿(星群)。如:星宫(星神);星回(星宿回转固位。谓一年将尽);星亡(星宿隐没不见)

    (5) 天文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星工(通晓星象的人);星文(星象);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

    (7) 古时特指妇女装饰面颊的美容花点 。

    (8) 戥、秤等衡器上记斤、两、钱的标志点 。如:定盘星;准星;秤星

    (9) 夜,星夜。多用于连夜赶路 。如:星前月下(指男女幽会的时间或处所);星行(早夜急行);星步(凭星而行);星归(连夜赶回)

    (10) 用以表示等级 。如:三星级饭店;五星上将

    (11) 星相术 。如:星象恶曜(逢着灾星,厄运当头);星宿(列星。代指人的时运,命数);星家(通晓天文术数、算命看相的人);星宿不利(迷信指本命星不吉利);占星;星卜

    (12) 某物质一小块、一小片(断)或数量很小的一份 。如:星星(一点儿;一些儿);一星半点

    (13) 姓

    形容词

    (1) 形容多而分散的 。如:星居(分散布列);星处;零星;星弗(多而乱);星罗棋布;星离(天星分散)

    (2) 斑白。多指鬓发

    诗老相过鬓已星,吟魂未减昔年清。——宋· 王伯大《赠戴石屏》

    (3) 又如:星鬓(发白的鬓发);星发(花白的头发)

    (4) 事物与帝王有关的 。如:星舆;星骑;星闱(皇宫);星关(宫禁,皇居);星骑(帝王的使者)

    (5) 迅速的,跟流星一样的 。如:星铄梭光(像星闪烁,像飞梭掠过。形容疾快);星驰(赶快;匆忙);星忙(匆忙);星火(火速)

    英文翻译

    a star, planet; any point of l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seng1 si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n1 [客英字典] sen1 sin1 siang1 [台湾四县腔] sen1 sin1 sang1 siang1 [梅县腔] sen1 siang1 sin1 [陆丰腔] se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g1 sen1 xin1 [海陆丰腔] sen1 sin1 sang1 siang1 [宝安腔]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桑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sieŋseng
    dài [dai]
    部首: 412
    笔画: 17
    五笔: FALW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IWTC
    四角: 438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增益)

    (2) 同本义

    分物得增益曰戴。——《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

    (3) 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

    宋人、 蔡人、 卫人伐 戴。——《春秋》

    动词

    (1) 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

    戴,覆也。——《尔雅》

    日抱戴。——《孝经·援神契》。注:“在上曰戴。”

    戴胜降于桑。——《礼记·月令》

    垂发戴白。——《后汉书·邓禹传》。注:“戴白,父母也。”

    颁白者(老人)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无戴其苍,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闻喜宴独不戴花。——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戴笠(戴斗笠);戴头识脸(有身分,有面子;很有派头);戴巾的(指士大夫阶级);戴假发;戴耳环;戴金戒指;戴盆(将盆覆戴在头上);披星戴月(顶着星星和月亮);戴白(满头都是斑白的发丝。形容人老);她洗了手套,发现它们戴不上了

    (3) 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周语上》

    (4) 又如:爱戴;戴情(感激他人的诚意);戴仰(拥戴仰望);拥戴(拥护推戴)

    (5) 敬奉,尊奉 。如:戴日(敬奉太阳);戴德(感戴恩德)

    英文翻译

    wear on top; support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3
    ◎ 客家话:[梅县腔] dai5 [海陆丰腔] dai5 [客英字典] dai5 [陆丰腔] dai5 [客语拼音字汇] dai4 [台湾四县腔] dai5 [宝安腔] dai5 [东莞腔] dai5 [沙头角腔] dai5
    ◎ 潮州话:dai3(tài) <姓>do3(tò)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代去聲開口一等taih/toytɒi
    yuè [yue]
    部首: 444
    笔画: 4
    五笔: EEE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B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2) 同本义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3)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影子);月满(月圆);月王(对月的尊称)

    (4) 历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

    族庖月更刀。——《庄子·养生主》

    日削月割。——宋· 苏洵《六国论》

    (5) 又如:月令(寿数);月生(出生的月份日期);月日(指几个月的日子);月小(指旧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月大(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月分(亦作“月份”,月限,指规定的时限)

    (6) 月光,月色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 陶潜《归园田居》

    (7) 又如: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月径(月光下的小路);月浪(月光);月阴(月影。借指月光);月皎(月色皎洁);月明(月光明朗)

    (8) 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月信不通,当归酒下。——《博济方》

    (9) 又如:月闭(妇女月经不通)

    (10) 指妇女怀胎的月份;又指分娩后的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在月子里

    (11) 像月亮一样的

    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记》

    (12) 又如:月洞窗(形圆如月的窗户);月光门(月亮门儿);月窗(山洞中较大的透亮孔;也指墙上小窗);月堂(唐李林甫堂名。因形如偃月,故名);月镜(石镜名。因石白如月色,故名);月羽(白色的羽毛)

    (13) 每月 。如:月例香供银子(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也称“月例银子”);月分银子(月银,月例,月分钱。月钱);月表(按月记事之表);月佣(按月受雇佣的人);月朔(每月的朔日)

    (14)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 。如:月韵(形容女子风韵秀逸);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

    英文翻译

    moon; month; KangXi radical 74

    方言集汇

    ◎ 粤语:jyut6
    ◎ 客家话:[梅县腔] nget8 [陆丰腔] gniat8 [东莞腔] nget8 [海陆丰腔] ngiet8 [客英字典] ngiet8 [沙头角腔] niet8 [客语拼音字汇] ngiad6 [台湾四县腔] ngiet8 [宝安腔] ngi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魚厥月合入聲合口三等ngyat/ngvatŋĭwɐt

    披星戴月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