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板

bào bǎn [ bao ban]
繁体 報板
注音 ㄅㄠˋ ㄅㄢˇ

词语释义

古时防止悔婚的措施。女家受聘礼的当日,其父兄及在场者书名于板回报男方,以作凭证。

词语解释

  1. 古时防止悔婚的措施。女家受聘礼的当日,其父兄及在场者书名于板回报男方,以作凭证。

    晋 葛洪 《抱朴子·弭讼》:“壻小不得意,便得改悔,结讎速祸,莫此为甚矣!曩人画法,虑关终始,杜渐防萌,思之精良,而不关恣夺之路,断以报板之制者,殆有意乎。” 晋 葛洪 《抱朴子·弭讼》:“可使女氏受娉礼无丰约,皆以即日报板,后皆使时人署姓名於别板,必十人以上,以备退行及死亡。”

引证解释

⒈ 古时防止悔婚的措施。女家受聘礼的当日,其父兄及在场者书名于板回报男方,以作凭证。

晋葛洪《抱朴子·弭讼》:“壻小不得意,便得改悔,结讎速祸,莫此为甚矣!曩人画法,虑关终始,杜渐防萌,思之精良,而不关恣夺之路,断以报板之制者,殆有意乎。”
晋葛洪《抱朴子·弭讼》:“可使女氏受娉礼无丰约,皆以即日报板,后皆使时人署姓名於别板,必十人以上,以备退行及死亡。”

报板的网络释义

报板

  • 《报板》是古时防止悔婚的措施。女家受聘礼的当日,其父兄及在场者书名于板回报男方,以作凭证。
  • 汉字详情

    bào [bao]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B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SLE
    四角: 57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 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 。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2) 同本义

    辟报故不穷审。——《汉书·胡建传》

    报囚。——《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

    报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3) 又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4) 又如:报囚(判决囚犯);报当(判罪)

    (5) 报答,报酬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欲略上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报本(报答;回报);报称(报答恩德);报命(报答恩情;执行命令);报捐(捐钱买官);报塞(报答;报效);报谢(报答;答谢)

    (7) 报告,答复

    列子行泣报 壶子。——《淮南子·精神》

    荀息操璧牵马而报。——《吕氏春秋·权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请为张唐先报 赵。——《战国策·秦策五》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具以沛公言报 项王。——《史记·项羽本记》

    (8) 又如:报录人(专门向升了官或考中了科的人家里送喜报的人);报辜(报案状子);报喜;报数;报春(报告春天的到来)

    (9) 祭祀 。如:报岁(每年收获后祭神);报赛(祭祀神灵,答谢保佑)

    (10) 报复

    睚眦之怨必报。——《史记·范雎传》

    日夜思欲报楚王。—— 晋· 干宝《搜神记》

    欲求报其父仇。——《史记·魏公子列传》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报恨(报仇雪恨);报雪(报仇雪恨);报怨(埋怨;抱怨)

    (12) 详细申报 。如:报税;报关

    (13) 批复 。如:报可,报允(批复照准;许可)

    (14) 通“赴”( )。奔赴

    毋拔来,毋报往。——《礼记·少仪》

    报葬者报虞。——《礼记·丧服小记》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报应

    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庄子·列御寇》

    前后造业后人报,如是我闻佛亦狂。——董必武《和叶参谋长过五台山》

    名词

    (1) 报纸 。如:报房(发送邸报、书信的处所);报丁(卖报的人);报差(送报的人);晨报;晚报;日报

    (2) 文字报道或墙报 。如:战报;海报;黑板报;大字报;喜报

    (3) 刊物 。如:学报;科学通报

    (4) 电报 。如:发报;送报员;发报机

    (5) 传达消息的文件或信号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消息)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情报;警报

    英文翻译

    report, tell, ann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潮州话:bo3

    宋本广韵

    bǎn [ban]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R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HE
    四角: 429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2) 同“版”。木板

    板,木片也。——《玉篇》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秦风 ·小戎》

    五板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

    一丈为板。——《诗·鸿雁》传

    今一日而三斩板。——《礼记·檀弓》。

    (3) 又如:板舆(由人扛抬的板车。古代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板梯(木板制的梯子);板箱(大车的木板车厢)

    (4) 泛指板状的扁平之物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6) 又如:石板;钢板;纸板

    (7) 笏,手板。古代官吏上朝时所执的记事板

    不得奉板中涓,预衣裳之会。——王僧孺《与何炯书》

    (8) 又如:板笏;板书(在笏板上书写奏章)

    (9) 板筑用的夹板

    平板桢。——《左传·宣公十一年》

    (10) 又如:板筑(筑墙,用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板堞(板筑的女墙)

    (11) 印板,印书用的板片。现用“版”

    (12) 又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13) 拍板,中国民族乐器中用来打拍子的板片。也指音乐中的节拍。如:快板,慢板

    (14) 门窗的遮板,如店铺的门板。常作“板儿”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5) 又如:铺子都上板儿了

    (16) 中国民族音乐或戏曲中的强的拍子 。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

    (17) 姓

    形容词

    (1) 呆板,不灵活或少变化

    板者,腕弱笔痴。——郭若虚《图画见闻录》

    (2) 又如:死板;板腐(呆板而迂腐);板人(反应迟钝的人);这张照片照得太板

    动词

    (1) 表情上保持严肃 。如:板着脸

    (2) 结成硬块

    凡种绿豆,一日之内,遇大雨板土,则不复合。——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板田(土壤板结的田);板荒(板结的荒地)

    (1) 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

    (2) 旧尊称戏剧演员

    英文翻译

    plank, board; iron or tin p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an3 [海陆丰腔] ban3 [东莞腔] ban3 [沙头角腔] ban3 [梅县腔] ban3 [陆丰腔] ban3 [客英字典] ban3 [宝安腔] ban3 [台湾四县腔] b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綰刪開上聲開口二等panpranx/peaan

    报板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