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捷

bào jié [ bao jie]
繁体 報捷
注音 ㄅㄠˋ ㄐ一ㄝ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报捷 bàojié

(1) 报告胜利的消息

announce a victory;report a success

词语解释

  1. 报告胜利的消息。

    唐 贾岛 《送李傅侍郎剑南行营》诗:“移军刁斗逐,报捷 剑门 开。”《水浒传》第五五回:“ 呼延灼 收捕 梁山泊 得胜,差人报捷。” 清 李渔 《蜃中楼·龙战》:“寡人差了虾鱼蟹鱉四部雄兵,去与 钱塘君 对敌,再不见个报捷的回来。”

引证解释

⒈ 报告胜利的消息。

唐贾岛《送李傅侍郎剑南行营》诗:“移军刁斗逐,报捷剑门开。”
《水浒传》第五五回:“呼延灼收捕梁山泊得胜,差人报捷。”
清李渔《蜃中楼·龙战》:“寡人差了虾鱼蟹鱉四部雄兵,去与钱塘君对敌,再不见个报捷的回来。”

报捷的国语词典

报告胜利的消息。

报捷的网络释义

报捷

  • 报捷,注音:ㄅㄠˋ ㄐㄧㄝ ˊ。拼音:bào jié。【释义】报告胜利的消息。出自《东周列国志》第六回。
  • 报捷造句

    先生此去,何异登仙。指日红旗报捷,甚么司马黄堂,都是指顾间事。
    还有最后八天要一鼓作气一马当先一战报捷!
    本片在墨西哥的票房报捷,当时有数位墨西哥主教抗议电影的主题。
    回至梁东屯住,使人于袁绍处报捷,就于袁术处催粮。
    天京攻陷之后,朝廷竟然不允许攻克天京的首功之臣曾国荃用八百里红旗报捷,咸丰帝临死遗言“克复金陵者封王”。
    朱全忠同州报捷破敌万余,斩将数员,僖宗李俨得奏表大喜,拟诏加封朱全忠河中行营招讨副使,汴州节度使,命其再往河间府与诸侯会合进兵长安。
    报捷的剪燕衔来的春泥要筑华龙的山脉,风儿无休止的嘶欢。
    待战斗前沿报捷电话又一次打来时,陶勇紧锁双眉,操着浓重的安徽霍丘口音大声询问。
    将到乌沙堡,闻报金将通吉迁嘉努、完颜和硕,亦率兵到来,哲别兼程前进,掩入金营,金将不及设备,纷然溃散,哲别遂拔了乌沙堡,遣人至后队报捷。
    红旗报捷!是红旗报捷!都督得胜了!我们胜了!快,快,快报于贺兰将军得知!
    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奸事。
    有的时候你会处于顺利的时期而事事报捷;最大利用之。
    宋江大喜,申达文书到中军报捷,请张招讨晓谕旧官复职,另拨中军统制,前去各处守御安民,退回水军头领正偏将佐,来苏州调用。
    威灵顿回到滑铁卢村里写军书,向贵人巴塞司特报捷。
    王得禄、邱良功收兵而回,忙用红旗报捷。
    那位菲律宾歌手首张专辑唱片成功报捷,至今已创下一百三十万张的销售纪录。

    汉字详情

    bào [bao]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B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SLE
    四角: 57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 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 。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2) 同本义

    辟报故不穷审。——《汉书·胡建传》

    报囚。——《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

    报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3) 又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4) 又如:报囚(判决囚犯);报当(判罪)

    (5) 报答,报酬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欲略上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报本(报答;回报);报称(报答恩德);报命(报答恩情;执行命令);报捐(捐钱买官);报塞(报答;报效);报谢(报答;答谢)

    (7) 报告,答复

    列子行泣报 壶子。——《淮南子·精神》

    荀息操璧牵马而报。——《吕氏春秋·权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请为张唐先报 赵。——《战国策·秦策五》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具以沛公言报 项王。——《史记·项羽本记》

    (8) 又如:报录人(专门向升了官或考中了科的人家里送喜报的人);报辜(报案状子);报喜;报数;报春(报告春天的到来)

    (9) 祭祀 。如:报岁(每年收获后祭神);报赛(祭祀神灵,答谢保佑)

    (10) 报复

    睚眦之怨必报。——《史记·范雎传》

    日夜思欲报楚王。—— 晋· 干宝《搜神记》

    欲求报其父仇。——《史记·魏公子列传》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报恨(报仇雪恨);报雪(报仇雪恨);报怨(埋怨;抱怨)

    (12) 详细申报 。如:报税;报关

    (13) 批复 。如:报可,报允(批复照准;许可)

    (14) 通“赴”( )。奔赴

    毋拔来,毋报往。——《礼记·少仪》

    报葬者报虞。——《礼记·丧服小记》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报应

    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庄子·列御寇》

    前后造业后人报,如是我闻佛亦狂。——董必武《和叶参谋长过五台山》

    名词

    (1) 报纸 。如:报房(发送邸报、书信的处所);报丁(卖报的人);报差(送报的人);晨报;晚报;日报

    (2) 文字报道或墙报 。如:战报;海报;黑板报;大字报;喜报

    (3) 刊物 。如:学报;科学通报

    (4) 电报 。如:发报;送报员;发报机

    (5) 传达消息的文件或信号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消息)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情报;警报

    英文翻译

    report, tell, ann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潮州话:bo3

    宋本广韵

    jié [ji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GV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JLO
    四角: 550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手,疌( jié)声。本义:战利品)

    (2) 同本义

    捷,猎也。军获得也。——《说文》

    军得曰捷。——《谷梁传》

    六月,齐侯来献 戎捷。——《春秋·庄公三十一年》

    (3) 胜利

    一月三捷。——《诗·小雅·采薇》

    (4) 又如:大捷;祝捷大会;首战告捷;捷书;捷书(报告战胜的文书)

    (5) 成功

    捷,吾以女为夫人。——《左传·庄公八年》

    事若不捷。——《国语·吴语》

    形容词

    (1) 敏捷;迅速

    捷,疾也。——《小尔雅》

    夫唯捷径以窘步。——《楚辞·离骚》。注:“疾也。”

    则事业捷成。——《荀子·君子》

    吴起之智可谓捷矣。——《吕氏春秋·贵卒》

    趫捷之徒。——张衡《西京赋》

    征夫捷捷。——《诗·大雅·烝民》

    搏捷矢。——《庄子·徐无鬼》

    得之捷乎?——《列子·汤问》

    捷慑逐物。——《后汉书·赵壹传》

    捷敏辩给。——《韩非子》

    (2) 又如:捷给(言辞敏捷,应对不穷);捷才(才思敏捷的人);捷绸(捷快而稠密);捷巧(敏捷巧妙)

    动词

    (1) 旁出,斜出,抄行近道

    待我,不如捷之速也。——《左传·成公二十六年》

    不如捷而行也。——《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捷。”

    (2) 赶上

    岂驾鹅之能捷。——《汉书·扬雄传》

    英文翻译

    win, victory, triumph

    方言集汇

    ◎ 粤语:zit3 zit6
    ◎ 客家话:[宝安腔] ciap8 [客英字典] ciap8 [东莞腔] ciap8 [梅县腔] ciap8 [陆丰腔] ciap8 [客语拼音字汇] qiab6 [台湾四县腔] ciap8 [海陆丰腔] cia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dzʰĭɛpziep/dzi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