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手

qiǎng shǒu [ qiang shou]
繁体 搶手
注音 ㄑ一ㄤˇ ㄕㄡ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抢手 qiǎngshǒu

(1) 〈方〉犹言热门;畅销

世界杯足球赛的门票十分抢手
shopping rush

词语解释

  1. 方言。犹言热门;畅销。

    《羊城晚报》1982.4.10:“但是开演以来,不仅八十港元一张的前座票十分抢手,连后座票也供不应求。”如:这本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是近来书店里的抢手货。

引证解释

⒈ 方言。犹言热门;畅销。

《羊城晚报》1982.4.10:“但是开演以来,不仅八十港元一张的前座票十分抢手,连后座票也供不应求。”

如:这本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是近来书店里的抢手货。

抢手的国语词典

商品畅销,极受群众喜爱。

如:「这本书极为抢手,因而一版再版。」

抢手的网络释义

抢手

  • 抢手,汉语词语,商品畅销,极受群众喜爱。
  • 抢手造句

    气候转暖,原来抢手的羽绒服现在只能贱价出卖了。
    动物医学专业确实很好找工作特别是名校毕业生很抢手,这是社会现实。
    前几年的抢手货现在已经无人问津了。
    这还要找抢手,你还是别写了。要是想让她留下来,就回忆过去的美好,保证未来的希望。要是想让她走,就感叹一下结婚是错误的,单身才是硬道理。
    霍迪克称:“尽管我们的毕业生人数翻了一番甚至两番,但他们在就业市场依然非常抢手。这极有可能是得益于页岩天然气开采业的发展。”。
    甘汁园姜汤成为冬季热饮市场的抢手货。
    蓝水晶:这年头做女人难,做男人也难。帅点吧,太抢手,不帅吧,拿不出手;活泼点吧,说你太油,不出声吧,说你木头,男人要对自己好点!祝男士们三八也快乐!
    上火车之前,还有个小事儿,高卫阳又来找我,前几天他找我那件事儿,我没放在心上,今天他又来找我,不禁飘飘然,原来我也老来俏一把,这会儿竟然抢手起来了。
    都说“春争日,夏争时”,这龙口夺食的“三夏”时节,收割机就成了抢手货。
    他死后,所有与他有关的批发商品都成为了抢手货,比如。
    供需失调导致男人在俄罗斯非常抢手。
    这个“动漫刀铺”买家也不少,造型各异的动漫人物使用的“武器”成为了抢手货。
    近来,设计师出品的牛仔装很抢手,而长裙则已经过时。
    他的新书刚一出版,在书店就成了抢手货。
    男人累,所以才会去敲背,男人愁,所以才会去洗头,男人苦,所以经常才去赌,男人忙,所以经常上错床,男人这辈子挺难的:帅点吧,太抢手,不帅吧,拿不出手。
    “二十三,糖瓜粘”,昨天是农历小年,拉开过年序幕,老北京讲究的糖瓜、关东糖成了抢手货。
    驾车出行别抢道,小心收你拥堵费;为人处事别抢嘴,招嫌惹烦活得累;身为朋友你抢手,见你一面倍珍贵;国庆祝福我报到,衷心祝你佳节好,心明媚!
    你很丑,可是你很抢手;我很帅,可是我很无奈。
    甘汁园作为中国功能糖的发明者、行业标准制定者,其红糖姜汤自然成了抢手货。
    同样的道理,在妻子们已经对于丈夫优点知根知底后,这让已婚的男人要比单身汉们更加抢手。

    汉字详情

    qiāng,qiǎng [qiang,cheng]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WBN
    仓颉: QOSU
    四角: 58012

    详细解释

    qiāng

    动词

    (1) 撞;碰;触

    飞抢榆枋支遁。——《庄子·逍遥游》。注:“突也”

    抢,刺也。——《汉书·扬雄传》注

    以头抢地。——《战国策·魏策》

    抢呼欲绝。——《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抢地(碰触地面。指叩头求饶);抢地呼天(以头撞地,悲呼苍天。形容极其伤痛);抢跪(屈一膝的半跪礼)

    (3) 推,搡 。

    (4) 逆;顶;挡 。如:抢风

    (5) 创伤,伤

    足伤金距缩,头抢花冠翻。——唐· 白居易《赎鸡》诗

    (6) 代替 。如:抢替(冒名代考)

    (7) 冲;闯

    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来。——《水浒传》

    (8) 另见 qiǎng

    qiǎng

    动词

    (1) (形声。从手,仓声。本义:抢夺)

    (2) 同本义

    抢夺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抢夺耕牛。——《广东军务记》

    (3) 又如:抢火(趁火打劫);抢行(同业相竞,引申指争爱);抢了我的东西未必能使他变富;抢案(抢劫事件,抢劫案件);抢掳(抢劫掳掠)

    (4) 赶紧;突击 。如:抢秋(突击收获秋熟作物)

    (5) 抢先;争先 。如:抢头报(抢先报喜。第一个报科举得中的,可多得赏钱);抢窝(一种儿童游戏);抢命(骂人胡奔乱跑);抢三(猜拳的一种规定,三拳两胜喝一次酒);抢水(竞渡);抢步(疾步;紧步)

    (6) 刮掉或擦掉物体表层 。如:磨剪子来抢菜刀

    (7) 抢白;言词生硬 。如:抢问(责问)

    (8) 另见 qiāng

    英文翻译

    plunder, rob, take by force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2
    ◎ 潮州话:ciên2/cion2(chhíeⁿ) ciên7/cion7(chhīeⁿ)

    宋本广韵

    shǒu [shou]
    部首: 432
    笔画: 4
    五笔: RTG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
    四角: 2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1) 亲自,亲手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 拿着,执持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 亲手所写的 。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如:手册;手杖

    英文翻译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ɕĭəusjux/sj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