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丧踵魂

qiǎng sàng zhǒng hún [ qiang sang zhong hun]
繁体 搶喪踵魂
注音 ㄑ一ㄤˇ ㄙㄤˋ ㄓㄨㄥˇ ㄏㄨㄣˊ

词语释义

詈词。追赶死者的魂魄。用以斥人行动慌张﹐急不可待。

词语解释

  1. 詈词。追赶死者的魂魄。用以斥人行动慌张,急不可待。

    《西游记》第九六回:“放了现成茶饭不吃,清凉瓦屋不住,却要走甚么路,像抢丧踵魂的!”

引证解释

⒈ 詈词。追赶死者的魂魄。用以斥人行动慌张,急不可待。

《西游记》第九六回:“放了现成茶饭不吃,清凉瓦屋不住,却要走甚么路,像抢丧踵魂的!”

抢丧踵魂的网络释义

抢丧踵魂

  • qiǎng sàng zhǒng hún ㄑㄧㄤˇ ㄙㄤˋ ㄓㄨㄙˇ ㄏㄨㄣˊ 抢丧踵魂(抢丧踵魂)
  • 詈词。追赶死者的魂魄。用以斥人行动慌张,急不可待。《西游记》第九六回:“放了现成茶饭不吃,清凉瓦屋不住,却要走甚么路,像抢丧踵魂的!
  • 汉字详情

    qiāng,qiǎng [qiang,cheng]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WBN
    仓颉: QOSU
    四角: 58012

    详细解释

    qiāng

    动词

    (1) 撞;碰;触

    飞抢榆枋支遁。——《庄子·逍遥游》。注:“突也”

    抢,刺也。——《汉书·扬雄传》注

    以头抢地。——《战国策·魏策》

    抢呼欲绝。——《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抢地(碰触地面。指叩头求饶);抢地呼天(以头撞地,悲呼苍天。形容极其伤痛);抢跪(屈一膝的半跪礼)

    (3) 推,搡 。

    (4) 逆;顶;挡 。如:抢风

    (5) 创伤,伤

    足伤金距缩,头抢花冠翻。——唐· 白居易《赎鸡》诗

    (6) 代替 。如:抢替(冒名代考)

    (7) 冲;闯

    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来。——《水浒传》

    (8) 另见 qiǎng

    qiǎng

    动词

    (1) (形声。从手,仓声。本义:抢夺)

    (2) 同本义

    抢夺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抢夺耕牛。——《广东军务记》

    (3) 又如:抢火(趁火打劫);抢行(同业相竞,引申指争爱);抢了我的东西未必能使他变富;抢案(抢劫事件,抢劫案件);抢掳(抢劫掳掠)

    (4) 赶紧;突击 。如:抢秋(突击收获秋熟作物)

    (5) 抢先;争先 。如:抢头报(抢先报喜。第一个报科举得中的,可多得赏钱);抢窝(一种儿童游戏);抢命(骂人胡奔乱跑);抢三(猜拳的一种规定,三拳两胜喝一次酒);抢水(竞渡);抢步(疾步;紧步)

    (6) 刮掉或擦掉物体表层 。如:磨剪子来抢菜刀

    (7) 抢白;言词生硬 。如:抢问(责问)

    (8) 另见 qiāng

    英文翻译

    plunder, rob, take by force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2
    ◎ 潮州话:ciên2/cion2(chhíeⁿ) ciên7/cion7(chhīeⁿ)

    宋本广韵

    sāng,sàng [sang]
    部首: 105
    笔画: 8
    五笔: FUEU
    五行:
    仓颉: GCV
    四角: 40732

    详细解释

    sāng

    名词

    (1) 丧仪;丧事 。在埋葬或火化前为死者举行的哀悼仪式。泛指丧事,人死后殓、奠殡、葬等事宜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秦则无礼。——《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丧纪(丧事);丧宰(主持丧事的人);丧家(有丧事的人家);治丧(办理丧事);丧车(送葬者坐的车);丧制(治丧的礼制);丧庭(灵堂);丧器(丧事用器具);丧荒(指诸侯臣下的丧事及荒年)

    (3) 人的尸体、骨殖

    丧(灵柩;殡仪队)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4) 又如:丧次(停灵治丧的地方);丧具(人死后所需的棺椁、衣被之类);丧柩(灵柩);丧灵(死尸;灵柩)

    (5) 祸难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又如:丧氛(预兆死亡的云气);丧祸(丧乱);丧乱(死亡;祸乱)

    动词

    (1) 服丧,持丧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礼记·檀弓上》

    (2) 又如:居丧;国丧;号丧(遭亲丧而哭泣致哀);丧人(居丧的人);丧居(丧家所在);丧食(礼制规定的居丧时的饮食);丧音(报丧的声音);丧冠(服丧时所戴的一种帽子);丧娶(在服丧期间婚娶);丧期(服丧的期限);丧帻(居丧时戴的头巾);丧幡(丧家挂白条旗)

    (3) 悲悼;伤悼

    狂夫乐之,贤者丧焉。——《商君书·更法》

    (4) 另见 sàng;sang

    sàng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喪,亡也。——《说文》

    东北丧朋。——《易·坤》。马注:“失也。”

    受禄无丧。——《诗·大雅·皇矣》

    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礼记·檀弓》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国语·周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

    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韩非子·五蠹》

    (3) 又如:丧明(眼睛失明);丧检(丧失德行,失去检点);丧履(失去庇护);丧精(失神);丧心(心理反常;丧失理智);丧志(丧失心志);丧律(丧失军纪);丧师(失去民心);丧师辱国(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丧资(失去财产)

    (4) 死去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丧躯(丧身);丧元(掉头颅);丧仆(亡身);丧身(丧命);丧没(灭亡,死亡);丧明之痛(丧子之痛);丧亲(父或母亡);丧室(妻室丧亡);丧家子(丧失其家无所依存的人)

    (6) 灭亡;失败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丧师(战败);丧国之社(国家灭亡,无人祭祀的宗庙);丧师(战败而损失军队);丧陷(失陷);丧败(因失败而受损失)

    (8) 逃亡;流亡 。如:丧人(逃亡到他国的人);丧物(耗竭财物)

    (9) 忘记,忘掉

    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庄子》

    (10) 灰心丧气 。如:丧惘(怅惘失神);丧沮(灰心失望);丧门(丧家之门。或称恶人或使人倒霉的人)

    (11) 另见 sāng;sang

    英文翻译

    mourning; mourn; funeral

    方言集汇

    ◎ 粤语:song1 song3
    ◎ 潮州话:seng1(sng) sang3(sàng)

    宋本广韵

    zhǒng [zhong]
    部首: 717
    笔画: 16
    五笔: KHTF
    五行:
    仓颉: RMHJG
    四角: 621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重声。本义:追逐)

    (2) 同本义

    踵,追也。从足,重声。一曰往来貌。——《说文》

    踵二皇之遐武。——张衡《东京赋》

    踵见仲尼。——《庄子·德充符》

    有司靡踵。——《史记·太史公自叙》。索隐曰:“继也。”

    踵,迹也。——《后汉书·皇后纪》注

    骑者,军之司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六韬·均兵》

    吴踵 楚,而疆场无备,邑能无亡乎?——《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3) 又如:踵呼(追随呐喊)

    (4) 跟随

    步兵踵军后数十万人。——《汉书·武帝纪》

    (5) 又如:踵至(接踵而来);踵蹑(相继;接连)

    (6) 至;亲到

    远近闻知,俱踵其门观看。——《包公案》

    (7) 又如:踵谢(亲自登门道谢);踵门(登门;亲到其门)

    (8) 继承

    迎新在此岁,惟恐踵前迹。——柳宗元《田家》

    (9) 又如:踵古(沿袭古代);踵迹(犹继承);踵美(谓继承前人的功业、美德);踵袭(犹沿袭);踵续(连续不断)

    名词

    (1) 脚后跟 (书面语词)。亦泛指脚

    踵,足后曰跟,又谓之踵。踵,钟也。钟,聚也,体之所钟聚也。——《释名》

    及前王之踵武。——《离骚》

    车轮曳踵。——《礼记·曲礼》

    去一以为踵围。——《考工记·輈人》。注:“后承轸者也。”

    踵狭而舌广。——《诗·苍伯》笺

    踵门而告文王。——《孟子》

    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举踵(抬起脚后跟);接踵(后面的人的脚尖触到前面人的脚后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踵踵(来往频繁的样子);接踵(踵趾前后相接);踵头肘见(鞋跟破裂,衣破裂而使手臂露了出来,形容贫穷者衣着破烂)

    (3) 指鞋后跟 。如:踵决(鞋跟破裂。形容贫困)

    英文翻译

    heel; follow; visit, call on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2 zu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ung3 [客语拼音字汇] zung3 [台湾四县腔] zung3 [客英字典] zhung3 [宝安腔] zung3 [梅县腔] zh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隴上聲開口三等tɕĭwoŋcjyungx/tjvnk
    hún [hun]
    部首: 903
    笔画: 13
    五笔: FCRC
    五行:
    仓颉: MIHUI
    四角: 167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云声。本义:灵魂,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

    魂,阳气也。——《说文》

    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左传·昭公七年》

    聊乐我魂。——《韩诗·出其东门》

    魂者,精气也。——《论衡·纪妖》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

    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灵枢经》

    魂去尸长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识(心灵;魂灵);魂气(灵魂);魂骸(死者的灵魂和躯体);魂质(灵魂和实体)

    (4) 精神,神志 。如:断魂;梦魂萦绕;神魂颠倒;魂交(精神相感应,结合);魂鉴(精神理智)。泛指一切事物的精灵。如:花魂;诗魂;柳魂

    (5) 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 。如:民族魂;国魂

    英文翻译

    soul, spirit

    方言集汇

    ◎ 粤语:wa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2 [陆丰腔] fun3 [海陆丰腔] fun2 [东莞腔] jun2 [梅县腔] fun2 [客语拼音字汇] fun2 [台湾四县腔] fun2 [客英字典] fun2 [宝安腔] f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昆平聲合口一等ghuon/huonɣuə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