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抚养
(1) 供给衣、食 、住或其他生活必需品
词语解释
谓对部下或百姓的爱护体恤。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鬭之士。”《后汉书·陈蕃传》:“昔 高祖 创业,万邦息肩,抚养百姓,同之赤子。” 唐 杜甫 《新安吏》诗:“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元典章·兵部一·晓谕军条画》:“军马别无调度,所司不知抚养。”
对年幼者的抚育教养。
《三国志·魏志·王基传》:“少孤,与叔父 翁 居。 翁 抚养甚篤, 基 亦以孝称。” 晋 李密 《陈情表》:“祖母 刘 愍臣孤弱,躬亲抚养。”《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我虽承汝十年抚养之恩,然所得金帛已多,亦足为汝养老之计。” 丁玲 《母亲》三:“当日爷爷也还不是一岁就死了爹,全靠老太一人抚养的么。”
引证解释
⒈ 谓对部下或百姓的爱护体恤。
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鬭之士。”
《后汉书·陈蕃传》:“昔高祖创业,万邦息肩,抚养百姓,同之赤子。”
唐杜甫《新安吏》诗:“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元典章·兵部一·晓谕军条画》:“军马别无调度,所司不知抚养。”
⒉ 对年幼者的抚育教养。 《三国志·魏志·王基传》:“少孤,与叔父翁居。
引翁抚养甚篤, 基亦以孝称。”
晋李密《陈情表》:“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我虽承汝十年抚养之恩,然所得金帛已多,亦足为汝养老之计。”
丁玲《母亲》三:“当日爷爷也还不是一岁就死了爹,全靠老太一人抚养的么。”
抚养的国语词典
保护教养。
抚养的网络释义
抚养
抚养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无声。本义:抚摩)
(2) 同本义
撫,安也。——《说文》
抚而泣之。——《国语·晋语八》
左右抚矢而乘之。——《仪礼·乡射礼》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 鲁直背。—— 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抚弄(抚摩);抚心(用手抚摸胸口。表示安抚);抚拭(抚摩拂拭);抚背(抚摩脊背。表示安慰、关切等)
(4) 用手按着
抚弦登陴,岂不怆悢——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抚剑(按剑);抚臆(以手按胸);抚手(拍手)
(6) 通“拊”。拍或轻击
抚,敷也,敷手以拍之也。——《释名·释姿容》
权抚掌欢笑。——《三国志·鲁肃传》
(7) 又如:抚掌(拍手);抚胸(以手捶胸。表示悲痛);抚案(用手指按着节拍)
(8) 安抚;安慰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及设备使抚 表众。——《资治通鉴》
(9) 又如:抚驭(安抚控制);抚理(安抚治理);抚辑(安抚慰问);抚柔(安抚怀柔)
(10) 弹拨 。如:抚桐(弹琴);抚弄(拨弄;弹奏);抚弦(拨弄琴弦)
(11) 照料使健全生长;养育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12) 又如:抚字(抚养;抚肩);抚孤(抚养、救济孤儿);抚畜(抚养);抚稚(抚养儿女)
(13) 占有
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礼记》
(14) 通“幠”(
)。掩;盖神与化游,以扶四方。——《淮南子·原道》
(15) 又如:抚世(盖世)
名词
(1) 官名。巡抚的简称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輙表贺。——《明史·海瑞传》
(2) 又如:抚军(巡抚的别称);抚台(巡抚的别称);抚署(巡抚公著);抚院、学院(巡抚衙门和学院衙门。清巡抚,省级最高行政长官)
(3) 古州名 。汉豫章郡地,陈置抚州。在今江西省临川县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u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2) 供养,奉养;抚育
养,供养也。——《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
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礼记·郊特牲》
殳能生之不能养之。——《荀子·礼论》
养不亏。——《韩非子·五蠹》
监门之养。
不食力而养足。——《韩非子·五蠹》
养公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供养卒大恩。
归养。——《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养父母。——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养娇囡(因父母溺爱而性格骄纵的姑娘);养家人(担负赡养全家生计的人);养济院(孤老院。专收鳏寡孤独老人的慈善机构)
(4) 饲养
驯养一虫。——《聊斋志异·促织》
于盆而养。
笼养之。
(5) 又如:养鸡;养狗;养牛;养马
(6) 生育
家家养男当门户。——唐·张籍《筑城词》
(7) 又如:养孩子
(8) 培养,修养
立太傅少傅以养之。——《礼记·文王世子》。注:“犹教之。”
养其旁条。——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9) 又如:养息机(修养身心;修炼);养材儿(正处在教养阶段学习干活的少年);养廉银子(清朝按职务等级,在常俸之外另给官吏的银钱);养士(培养人才)
(10) 保养
养其根。——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养其身。——宋· 苏轼《教战守》
养之太过。
(11) 又如:养身(保养身体。同养生)
(12) 治,调养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13) 又如:养疴(调养疾病)
(14) 蓄养 。如:养痈贻患(养痈成患);养疥成疮(喻姑息小恶,酿成大患);养女吊妇(勾引妇女乱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养婆娘(男子与非婚女人发生私情);养女婿(养汉子。女人与非婚男子发生私情);养奸(使奸邪得以滋长)
(15) 贮藏 。如:养羞(把食物贮藏起来)
(16) 隐,隐蔽 。如:养晦(隐居匿藏以等待时机)
形容词
(1) 由非亲生父母的人养育的 。如:养娘(指乳母或婢女);养爷(扶养自己长大的男仆)
(2) 通“痒”。皮肤受刺激,产生欲搔的感觉
骨体肤理辨寒暑疾痒。——《荀子·荣辱》。杨倞注:“养与痒同。”
疾、养、凔、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荀子·正名》
名词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