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盏

bǎ zhǎn [ ba zhan]
繁体 把盞
注音 ㄅㄚˇ ㄓㄢˇ

词语释义

手持酒杯。表示敬酒或喝酒。

词语解释

  1. 亦作“ 把醆 ”。端着酒杯。多用于斟酒敬客。

    唐 罗隐 《雪中怀友人》诗:“所思谁把醆,端坐恨无航。” 宋 卢炳 《诉衷情》词:“同把盏,且伸眉,对残暉。”《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凡 十娘 相厚者,无不毕集,都与他夫妇把盏称喜,吹弹歌舞,各逞其强,务要尽欢。”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九回:“二先生亲自敬酒,亲戚朋友,也都来轮流把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把醆”。端着酒杯。多用于斟酒敬客。

唐罗隐《雪中怀友人》诗:“所思谁把醆,端坐恨无航。”
宋卢炳《诉衷情》词:“同把盏,且伸眉,对残暉。”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凡十娘相厚者,无不毕集,都与他夫妇把盏称喜,吹弹歌舞,各逞其强,务要尽欢。”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九回:“二先生亲自敬酒,亲戚朋友,也都来轮流把盏。”

把盏的国语词典

手持酒杯。表示敬酒或喝酒。《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又复歌舞起来,轮番把盏,灌得赛儿烂醉,赛儿就倒在位上。」《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傅知府下轿进去,寒暄了几句,山长定要把盏。」也作「把杯」、「把酒」。

把盏的网络释义

把盏

  • 把盏,汉语词汇。
  • 注音;bǎ zhǎn
  • 释义:指宴席上端着酒壶给人斟酒、敬酒。
  • 语出唐 罗隐 《雪中怀友人》诗:“所思谁把盏,端坐恨无航。”
  • 把盏造句

    大年三十的晚上,孩子们追逐嬉闹,大人们把盏推杯,好不热闹。
    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
    中秋节来了,我们正好对酒当歌,把盏赏月。
    文史巨擘,或泼墨挥毫,妙手丹青;或举觞吟咏,把盏赋诗,人人奉荆山之玉,个个献骊蛇之珠,华彩盈屋,佳音绕梁,舞姿翩翩,欢情洽洽,诚极一时之盛矣。
    葡萄酒情人节,让我们把盏对烛,灯影之间映衬明媚笑脸,让那红酒见证浪漫的瞬间,在那红酒里细数甜蜜的人生,让我们尽享这爱情的醇香与甘甜,愿与你共醉千年!
    南庭院外梧桐香,秋雨响格窗。渔火江岸夜初静,一枕月,一枕凉。风露轻打薄衣裳,瘦蕊摇烛光。把盏聊作一双我,两杯影,两杯霜。依稀人面入回廊,清诗对几行。恍觉楼空人不见,三生恨,此生长。安九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 
    美月盈空,银波碧玉三千里;星河散尽,万千祥和落人间;玉树琼花,万户临门升烟火;笑语欢颜,千家把盏赏华灯。短信传情,倾情奉上,元宵快乐!
    塞外孤烟,落日长河,朔风起漠上寒沙,一壶浊酒一曲歌,把盏言欢昨日梦,梦里江湖与君说。清响 
    马嘴本不喜欢去那种捧羹把盏,高谈阔论的地方,更不愿意飞觥献斝,壶倾酒泻喝得酩酊大醉。
    不过把盏工夫,到了旗杆处,眼见得一片亮敞敞石地,铺在面前。
    夜幕笼罩尘烟,花开正浓意寒。儿女情长气短,静夜漫长难眠。说什么豪气冲天,道什么冰雪耐寒,只有独自长吼,把盏遥看风云变幻。夜无眠!与别人何甘。
    火树银花不夜天,繁星点点落玉盘,南疆北国共把盏,元宵佳节庆上元。灯掩桃花遮人面,心旌神荡志高远,携手逍遥同结伴,相邀春风天地间。祝元宵节合家团圆!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代马依风,春节最美是团圆,推杯把盏畅开怀。
    约上三五好友,哪怕一个两个,说些不三不四、不着边际的话,看些没心没肺、不痛不痒的碟,然后再胡吃海喝、举杯把盏。青春,是我们不管不顾、不可收拾的疯狂。
    “万顷湖平常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古人赏景大都有闲情逸趣,平湖秋月,泛舟湖上,与友把盏,悠哉悠哉。白居易的“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这便是古人游水时抒怀的写照。
    中秋明月挂天边,庭院菊花醉心田,举杯邀饮宾朋坐,合家欢乐庆团圆。全家老少共把盏,万家灯火万家欢,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幸福延。祝愿大家称心如意、心想事成、团团圆圆!
    然而,面对美味佳肴,在舞箸把盏、频频举杯之际,劝君切莫饮食无度,尤其务必讲究饮食卫生,以保持节日心情舒畅,身体康宁。
    射箭既毕,众武将各自归位,乐声竞奏,水陆并陈,文官武将轮次把盏,献酬交错。

    汉字详情

    bǎ,bà [ba]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C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AU
    四角: 57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如:把脉

    名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形容词

    (1) 大约 ——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如:把兄弟

    介词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量词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英文翻译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方言集汇

    ◎ 粤语:baa2
    ◎ 客家话:[梅县腔] ba2 ba3 [陆丰腔] ba3 [客英字典] ba3 [海陆丰腔] ba3 [客语拼音字汇] ba3 [沙头角腔] ba3 [宝安腔] ba3 [台湾四县腔] ba3 [东莞腔] ba5 ba3
    ◎ 潮州话:ba2(pá) ,bê2(pé),bên3(pè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愽下麻二開上聲開口二等prax/peaapa
    zhǎn [zhan]
    部首: 510
    笔画: 10
    五笔: GLF
    五行:
    仓颉: IJBT
    四角: 53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皿,戔( jiān)声。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本义:浅而小的杯子) 同本义

    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唐· 韩愈《酬振武胡十二丈》诗

    (2) 又如:把盏(端着酒杯敬客);盏斝(泛指酒杯)

    量词

    (1) 酒、茶或灯的计量单位

    那妇人拿起一盏茶来,把帕子去茶盅口边一抹,双手递与和尚。——《水浒传》

    (2) 又如:红灯一盏

    英文翻译

    small cup or container

    方言集汇

    ◎ 粤语:zaa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