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捧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到衙门》:“直印吏承印前导,门子捧匙匣、印牌、各钥,随进交内衙。”
接受印刷。
引证解释
⒈ 捧印。
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到衙门》:“直印吏承印前导,门子捧匙匣、印牌、各钥,随进交内衙。”
⒉ 接受印刷。
承印的网络释义
承印
承印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2) 手握;用手掌支撑
承,奉也。受也。——《说文》
女承筐无实。——《易·归妹》。虞注:“自下受上称承。”
承筐是将。——《诗·小雅·鹿鸣》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承印(捧印);承萼(指物件承托的联结部分);承盘(托盘)
(4) 继承
朱明未承夜兮。——《楚辞·招魂》。注:“续也。”
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承袭(继承);承家(承继家业);承授(承继传受)
(6) 接受;承受
若不足而不承。——《庄子·大宗师》
士于大夫承贺。——《礼记·王藻》
(7) 又如:承派(接受委派);承教(谦词。接受教诲);承做(接受加工);承命(受命)
(8) 奉承 。如:承附(奉承附和);承旨(逢迎意旨);承志(迎合意旨;继承大志)
(9) 承担,担负;担当 。如:承造(负责建造);承局(包办各项事务的人;衙门中的差人)
(10) 秉承 。如:承制(奉旨);承荷(秉承);承运(秉受天命)
(11) 招认 。如:承招(认罪招供);承抵(认罪抵命);承伏(认罪)
(12) 侍奉 。如:承欢(承色。侍奉父母,使之高兴);承应(侍候,伺候;妓女、艺人应宫庭或官府之召表演侍奉)
名词
指某些起承载作用的物件,或指某些物件起承载作用的部分 。如:石承;轴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n2 [沙头角腔] sin2 [客英字典] shin2 [陆丰腔] shin3 [梅县腔] shin2 [海陆丰腔] shin2 [宝安腔] sin2 [台湾四县腔] siin2 [东莞腔] si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承 | 署陵 | 常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ʑĭəŋ | zjing/zjo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2)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3)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装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
(4) 泛指图章
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 明· 徐官《古今印史》
(5) 又如:打印(盖图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
(6) 痕迹,标记
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水浒传》
(7) 又如:手印;印痕;印识(犹印记)
(8) 用尖头工具划的线 。如:活塞在汽缸壁上划的一道印
(9) 姓
动词
(1) 盖章
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睡虎地秦墓竹简》
(2) 又如:印子债(一种高利贷,即印子钱);印结(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试或捐官,皆须在京的同乡京官为具保结,上盖六部印,这文书叫“结”。盖印的“结”叫“印结”);印马(验收马匹时诸监按马之优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记);印子铺(房)(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封(盖印的封泥);印署(盖印签押)
(3) 印刷
板印书籍。——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若止印二三本。
若印数十本。
此印者才毕。
(4) 又如:印板(指用木或金属雕成的印刷底板);印板儿(刻着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制作)
(5) 印证 。证明与事实相符
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证印:印证)。——清· 袁枚《祭妹文》
(6) 又如:印正(证明;验证)
(7) 铭刻 。如:深深印在脑子里
(8) 直接将 印在 上 。如:印有两分的邮票
(9) 使物上留下痕迹
脚上印着黄泥。——郭沫若《女神》
(10) 又如:印合(模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in5 [海陆丰腔] rin5 rang5 [客英字典] jin5 [陆丰腔] jin5 [客语拼音字汇] yin4 [宝安腔] jin5 [沙头角腔] jin5 [东莞腔] jin5 [台湾四县腔] jin5 jang5
◎ 潮州话:ing3 「揭阳」ê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印 | 於刃 | 影 | 眞A | 去聲 | 震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qjinh/inn | ʔĭĕ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