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捕

pī bǔ [ pi bu]
注音 ㄆ一 ㄅㄨˇ

词语释义

批捕 pībǔ

(1) 批准逮捕

对不批捕、不起诉和免予起诉的人员,协助有关单位落实帮教措施,定期进行考察
ratify the arrest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ratify the arrest] 批准逮捕
对不批捕、不起诉和免予起诉的人员,协助有关单位落实帮教措施,定期进行考察

批捕造句

近日,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巴东县邓某被检察机关批捕。
泗洪县检察院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批捕。
作为出入人罪、掌握刑罚的司法机关,如果连是否批捕这种有明确书面手续的事都不讲真话,这只能让公民背生寒意,严重损害司法公信。
如果被批捕的三人也属未签拆迁协议者,嘉禾县政府又是依据什么法律文件来执行其强制拆迁的“职务行为”?
第三部分逮捕证明程序以审查批捕程序的诉讼化改造为立论基础。
得到许可进入北海捕鱼的土人,接受了缴纳十分之一实物税的条件,在秋汛之后大批捕捞鲑鱼。
新华社记者从上海市黄浦区检察院获悉,复旦投毒案已移送至该院,进入审查批捕阶段。
本市首例“入户盗窃”案被审查批捕,盗窃。
可吴钢没有给殷闲机会,第二天就将案子发还到益州,益州检察院不敢怠慢,很快就将李警官等人批捕。
原福特宝公司总经理邵文忠目前可能已经被公安机关正式批捕,而韦迪的水上中心的旧部刘卫东或将成为他的继任人选。
有成都“女首富”之称的国腾实业实际控制人何燕,此前因涉嫌挪用资金等罪名被批捕。
赖扬)“我们终于可以放心营运了!”昨日上午,当新津某客运公司的宋某得知苏文武被批捕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目前,该三名凶犯已被正式批捕。
四川在线消息用透明胶封嘴蒙眼绑人,抢走价值万余元电缆,最终涉嫌抢劫罪批捕。
在韩峰被正式批捕后,烟草系统发出内部“禁口令”,严防员工对外泄露相关消息。
近日,秦淮区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依法批捕了这对“野鸳鸯”。
偷偷抱走路边的宠物狗一男子因涉嫌盗窃罪被批捕。
涉案的两名开发商阳福生、段宜勇也被批捕。
吴喜臣说,柳某已构成销售赃物罪,但情节轻微,虽然他和部门的意见都是不批捕,但检察委员会最终决定批捕柳某。
此外,今年起,全市检察系统坚决取消批捕率、起诉率、有罪判决率、结案率等不合理的考核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

汉字详情

[pi]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XXN
五行:
仓颉: QPP
四角: 520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比声。本义:反手打)

(2) 同本义 。如:批他几个嘴巴;批颊(打耳光)

(3) 引申为打、攻击 。如:批挞(敲打);批拉(搏击;扑打);批头竹片(衙役手中的打人竹片。一头扎紧,一头劈分细条);批难(抗击仇敌);批鳞(触犯君王和显贵)

(4) 引申为刺入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庄子》

(5) 批示。用钢笔或铅笔在纸上或其他材料上写指示 。如:批文件;批作业;审批(审查批示);批帖(批文);批回(中央对地方官署奏请事宜的批复文书);批详(已批的公文);批子(支取银钱的批条);批反(批示答复)

(6) 分析;评论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红楼梦》

(7) 又如:揭批(揭发批判);批削(即批改);批拓(讥讽;轻视);批点(批评指画);批搨(即批评)

(8) 排除;排挤 。如:批黜(开除贬斥);批抵(排挤打击);批根(排斥,摈弃);批倾(犹排斥);批患(排除祸患)

(9) 披露

妙玉扶乩批出来,众人不解。——《红楼梦》

量词

用为众多人或大批货物。如:一批游客;大批货物

名词

(1) 评语 。如:眉批(在书眉或文稿上方写的批注);朱批(用朱笔写的评语);批本(加有批语的著作本子);批尾(在别人著作后面加评论批注);批抹(犹言批注校改);批笔(对作品加的评语)

(2)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 。如:线批儿;麻批儿

英文翻译

comment, criticize; wholesale

方言集汇

◎ 粤语:pai1
◎ 客家话:[梅县腔] pi1 [海陆丰腔] pi3 poi1 pe1 biang1 [客英字典] pi1 pai1 pe1 [陆丰腔] pi1 [客语拼音字汇] pi1 zi1 [台湾四县腔] pi3 poi1 pe1 biang1 [东莞腔] pi1 [宝安腔] pi1
◎ 潮州话:p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匹迷齊開平聲開口四等pʰieiphe/phei
[bu]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GEY
五行:
仓颉: QIJB
四角: 53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2) 同本义

捕,取也。——《说文》

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汉书·灌夫传》

吏无追甫之苦。——《汉书·韩延寿传》

变斗杀伤捕伍邻。——《急就篇》

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史记·吴王濞列传》

捕鼠不如狸狌。——《庄子·秋水》

捕影而视之。——《周髀算经》

武陵人捕鱼为业。——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捕者既不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而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捕鱼;捕快(旧时官府中专事捉拿强盗的差役);捕书(清代地方衙门掌管捕捉罪犯的书吏);捕生(捕捉野生动物)

(4) 追寻,搜寻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诏使孺卿逐捕。——《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捕援(索求推举)

名词

(1) 旧时衙门担任缉捕的差役 。如:捕厅(称州、县官署的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等。多负责缉捕盗匪);捕头(巡捕的头目)

(2) 姓

英文翻译

arrest, catch, seiz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6
◎ 客家话:[梅县腔] pu5 [海陆丰腔] pu6 pu3 [客英字典] pu5 [沙头角腔] pu3 [东莞腔] pu5 [宝安腔] pu3 [客语拼音字汇] pu3 [台湾四县腔] pu5 p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故去聲開口一等bʰuboh/b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