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拽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牵拉;拉拽。
《三国志平话》卷上:“ 张飞 大怒,挥拳直至 段珪 跟前, 刘备 、 关公 二人扯拽不住。” 清 李渔 《比目鱼·寇发》:“把龙旗扯拽,把龙旗扯拽,虎豹衝锋,犀象张威,豺狼肆啮。” 克非 《春潮急》四二:“ 金毛牛 不敢怠慢……一手挽鼻绳,一手持长鞭,靠着扯拽、威胁,和口里‘呐呐呐’的诓唤,将牛赶到犁头前面。”
胡扯。
《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他半生花酒肆颠狂,对人前扯拽都是谎。”
勉强谋求。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南都方言……勉强营为曰掤拽,曰巴结,曰扯拽。”
引证解释
⒈ 牵拉;拉拽。
引《三国志平话》卷上:“张飞大怒,挥拳直至段珪跟前, 刘备、关公二人扯拽不住。”
清李渔《比目鱼·寇发》:“把龙旗扯拽,把龙旗扯拽,虎豹衝锋,犀象张威,豺狼肆啮。”
克非《春潮急》四二:“金毛牛不敢怠慢……一手挽鼻绳,一手持长鞭,靠着扯拽、威胁,和口里‘呐呐呐’的诓唤,将牛赶到犁头前面。”
⒉ 胡扯。
引《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他半生花酒肆颠狂,对人前扯拽都是谎。”
⒊ 勉强谋求。
引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方言》:“南都方言……勉强营为曰掤拽,曰巴结,曰扯拽。”
扯拽的网络释义
扯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奢声。扯是“撦”的俗字。本义:撕裂)
(2) 拉,牵引 。如:扯车(拉车);扯拉(牵扯;牵涉);扯曳(拽拉,揪扯);扯扯拽拽(拉拉扯扯。用手拉扯);扯蓬拉纤(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3) 撕 。如:扯裂(撕碎;拉断);把信扯得粉碎;扯下假面具;扯破(撕破)
(4) 零买 。如:扯二尺布
(5) 拔起 。如:扯毛;扯秧
(6) 谈话,多指漫无边际的谈话 。如:闲扯;扯家常;东拉西扯;扯个没完;扯蛋(胡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a1 cha3 [海陆丰腔] cha3 che1 [客英字典] cha3 [宝安腔] ca3 [客语拼音字汇] ca3 [台湾四县腔] ca3 ce1 [东莞腔] ca3
◎ 潮州话:cê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奲 | 昌者 | 昌 | 麻三開 | 上聲 | 馬 | 開口三等 | 假 | 麻 | tɕʰĭa | chjax/tcaa |
详细解释
yè
动词
(1) 同“曳”、“抴”。拉,牵引。后作“曳” 。如 :拽步(拉开脚步);拽扶(牵扶);拽扎(绷紧;捆紧)
(2) 携带
(盖道云)便把札子取了出来 ,给大家瞧了一瞧,仍旧拽在身上。——《官场现形记》
名词
(1) 短桨。一说船舷
今又促装下邑,浪拽上京。——《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
(2) 另见
zhuāi
动词
(1) 〈方〉∶抛;扔 。如:把皮球拽出去
(2) 另见
zhuài
动词
(1) 〈方〉∶拉扯;用力拉
任君扯也任君拽,还是相思结。——清· 天花藏主人《画图缘》
(2) 又如:生拉硬拽;一把拽住不放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台湾四县腔] ji3
◎ 潮州话:h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抴 | 羊列 | 以 | 薛A開 | 入聲 | 屑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jĭɛt | j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