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房客

sǎo fáng kè [sao fang ke]

词语释义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

汉字详情

sǎo,sào [sao]
部首: 330
笔画: 6
五笔: RVG
五行:
仓颉: QSM
四角: 57070

详细解释

sǎo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帚。手拿扫帚表示打扫。本义:打扫)

(2) 同本义

埽,弃也。——《说文》。字亦作掃。

埽,除也。——《广雅》

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周礼·隶仆》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诗·唐风·山有枢》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 杜甫《客至》

(3) 又如:扫径(清洁路径);扫尘(扫去尘垢;比喻扫荡残敌,平定乱事);扫脑儿(秃子);扫道(踩出来的路);扫桃(扫面子);扫花以待(表示主人待客的诚意);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4) 掠过

千骑飚扫,万乘雷奔。——李白《大猎赋》

(5) 又如:扫望(扫视);扫射

(6) 清除,消灭

扫项军于 垓下。—— 张衡《东京赋》

(7) 又如:扫白(除去白发);扫穴(清除巢穴);扫穴擒渠(扫荡巢穴,擒拿贼首);扫殄(消灭);扫清(平定廓清);扫定(平定):扫难(平定患难)

(8) 画,染

淡扫蛾眉朝至尊。——张祜《集灵台》

(9) 又如:扫黛(画眉;用黛描画);扫眼(描眼)

(10) 祭扫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清· 袁枚《祭妹文》

(11) 又如:扫墓

(12) 飞快地书写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李白《草书歌行》

形容词

(1) 尽,全部 。如:扫土(举境,全境);扫数(扫除。全部);扫境(倾其境内全力)

(2) 另见 sào

sào

(2) 另见 sǎo

英文翻译

sweep, clear away; exter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ou2 sou3
◎ 潮州话:sau3

宋本广韵

fáng [fang]
部首: 413
笔画: 8
五笔: YNY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SYHS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2)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房,室在傍者也。——《说文》

房,室旁夹室也。——《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 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

记宰夫宴出自东房。——《仪礼·乡食礼》

在东房。——《书·顾命》

郤子登,妇人笑于房。——《左传·宣公十七年》

(3) 又如:厢房(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房植(房室四角的柱);房奥(房室之深处)

(4) 泛指房屋

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庄子·知北游》

(5) 又如:库房(储存财物的房屋);住房;私房;房宇(屋宇,房子)

(6) 房间

店主王公迎接了,慌忙指派房头,堆放行旅。——《古今说》

(7) 又如:房卧(卧房;嫁妆);房头(房间);房户(房间门窗)

(8) 官署及办公处所 。如:房科(旧时官衙里的下级办事人员);房省(宫室,官署)。又指明清乡、会试分房阅卷处所。亦指分房阅卷的同考官。如:房书(八股文的选集,所选的是进士的文章);房考(亦称“房官”。明清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房差(房考官的差使)

(9) 祠堂;庙宇 。如:房祀(祠堂,庙宇);房庙(祠堂、庙宇)

(10) 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

蜂房不容鹄卵。——《淮南子·泛论》

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

(11) 又如:心房;蛎房

(12) 房族及其宗支的单位

我有个房分兄弟,行三,人都叫他潘三爷。——《儒林外史》

(13) 房族,近支宗亲。如:房亲(指家族近支宗亲);房分(家族的分支);房长(家族内各房的掌管人);房分兄弟(同宗而非嫡亲的堂房弟弟)

(14) 宗族分支单位。如:房头;左房;次房

(15) 妻室

本房的丫環忙捧上茶子。——《红楼梦》

(16) 又如:正房;偏房;填房;房内(妻子);房老(僧之妻)

(17)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如:茶房;门房;账房;房牙子(以说合房产买卖或租赁为职业的人)

(18) 铺子或商店 。如:药房

(19) 箭袋,箭筒 。如:房箙(盛箭之器)

(20) 俎,祭器

神来饷,房俎陈。——《清史稿》

(2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四宿,有星四颗 。如:房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苍龙七宿之第四宿);房星(星宿名。即房宿。古时以之象征天马);房心(二十作宿中房宿和心宿的并称);房驷(即房宿);房灵(房星之神,房星)

(22) 姓

量词

(1) 用于植物的果实等物,相当于“串”、“个”

今有马乳蒲萄,一房长二尺余。——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用于妻妾,相当于“个”

只我家相公要讨一房侧室。——《古今小说》

英文翻译

house, building; room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fo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piong2 [海陆丰腔] fong2 [梅县腔] fong2 [沙头角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宝安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东莞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ʰĭwaŋbyang/bvang
[ke]
部首: 322
笔画: 9
五笔: PT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JHER
四角: 306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2) 同本义

客,寄也。——《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徐光启《甘薯疏序》

吾兄寄宿州,吾弟客 东川。—— 白居易《雨夜有念》

(3) 又如:客边(暂寓别人家里);客纲客纪(经常出门在外者的法度经验);客寄(寄居客地人家)

(4) 以客礼相待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又如:客帐司(衙门中司接待的官员);客将(泛指一般吏役);客遇(以宾客相待);客礼(接待宾客的礼节)

名词

(1) 来宾,宾客

客,宾 客。——《广韵》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主人敬客。则先拜客。——《礼记·曲礼》。按,客小于宾。

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周礼·大行人》

诸公之臣相为国客。——《周礼·象胥》

济济者,客也。——《礼记·祭义》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时座上有健谈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客问远方。——《世说新语·方正》

(2) 又如:客中(客人身分);客位(客厅);客长(对旅客的敬称);客官(对客人的敬称;对别部官员的称呼);客位(宾客的位次,席位);客道(为宾客之道);客难(宾客的问难)

(3) 旅客;旅居他乡的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 又如:客舟(客船。运送旅客的船);客衣(客行者的衣着);客侣(客旅。旅客)

(5) 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后汉书·马廖传》

(6) 又如:生客;熟客;客家(买货的一方,客户;雇工)

(7) 诸侯委派出使他国的使臣

凡诸伯子男之臣,以其国之爵相为客而相礼。——《周礼》

(8) 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

臣闻吏议驱客,窃以为过矣。——李期《谏逐客令》

鲁客事 楚王。—— 宋· 鲍照《拟古三首》

(9) 又如:客卿

(10) 外来的盗寇或敌人 。如:暴客(残暴的敌人)

(11) 商贩,行商

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儒林外史》

(12) 泛指某人

有客语省兵,兵省非所先。——王安石《省兵》

(13) 鬼怪

这荒园堑,怕花妖木客寻常见,去小庭深院。——汤显祖《牡丹亭》

(14) 食客,门客

欲以客往赴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比门下之客。——《战国策·齐策》

问门下诸客。

形容词

(1) 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 。如:客观;客体

(2) 过去的 。如:客岁;客冬

量词

用于论份出售的食品

他又喊了一客葱花猪肉烧饼和一客肉馒头。——茅盾《有志者》

英文翻译

guest, traveller; customer

方言集汇

◎ 粤语:h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k7 kak7 [梅县腔] hak7 kak7 ket7 [东莞腔] hak7 [客语拼音字汇] hag5 ked5 [陆丰腔] hak7 [客英字典] hak7 kak7 [宝安腔] hak7 | kak7 [沙头角腔] hak7 kak8 [台湾四县腔] hak7 kak7
◎ 潮州话:k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格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khrak/qeakɣ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