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径

sǎo jìng [ sao jing]
繁体 掃徑
注音 ㄙㄠˇ ㄐ一ㄥˋ

词语释义

1.见"扫径"。

词语解释

  1. 亦作“ 扫逕 ”。清扫道路。

    唐 白居易 《营闲事》诗:“浇畦引泉脉,扫径避兰芽。” 清 钱棻 《雪赋》:“虽扫径其何伤。”亦用以表示迎客诚意。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延接》:“待宾至,云扫逕以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扫逕”。清扫道路。

唐白居易《营闲事》诗:“浇畦引泉脉,扫径避兰芽。”
清钱棻《雪赋》:“虽扫径其何伤。”
亦用以表示迎客诚意。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延接》:“待宾至,云扫逕以俟。”

扫径的网络释义

扫径

  • 扫径,拼音为sǎo jì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清扫道路。
  • 汉字详情

    sǎo,sào [sao]
    部首: 330
    笔画: 6
    五笔: RVG
    五行:
    仓颉: QSM
    四角: 57070

    详细解释

    sǎo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帚。手拿扫帚表示打扫。本义:打扫)

    (2) 同本义

    埽,弃也。——《说文》。字亦作掃。

    埽,除也。——《广雅》

    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周礼·隶仆》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诗·唐风·山有枢》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 杜甫《客至》

    (3) 又如:扫径(清洁路径);扫尘(扫去尘垢;比喻扫荡残敌,平定乱事);扫脑儿(秃子);扫道(踩出来的路);扫桃(扫面子);扫花以待(表示主人待客的诚意);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4) 掠过

    千骑飚扫,万乘雷奔。——李白《大猎赋》

    (5) 又如:扫望(扫视);扫射

    (6) 清除,消灭

    扫项军于 垓下。—— 张衡《东京赋》

    (7) 又如:扫白(除去白发);扫穴(清除巢穴);扫穴擒渠(扫荡巢穴,擒拿贼首);扫殄(消灭);扫清(平定廓清);扫定(平定):扫难(平定患难)

    (8) 画,染

    淡扫蛾眉朝至尊。——张祜《集灵台》

    (9) 又如:扫黛(画眉;用黛描画);扫眼(描眼)

    (10) 祭扫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清· 袁枚《祭妹文》

    (11) 又如:扫墓

    (12) 飞快地书写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李白《草书歌行》

    形容词

    (1) 尽,全部 。如:扫土(举境,全境);扫数(扫除。全部);扫境(倾其境内全力)

    (2) 另见 sào

    sào

    (2) 另见 sǎo

    英文翻译

    sweep, clear away; exter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ou2 sou3
    ◎ 潮州话:sau3

    宋本广韵

    jìng [jing]
    部首: 303
    笔画: 8
    五笔: TC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ONOM
    四角: 2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彳( 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2) 同本义

    径,步道也。——《说文》

    径,小道也。——《字林》

    艮为径路。——《易·说卦》

    审端径术。——《礼记·月令》

    送丧不由径。——《礼记·曲礼》

    行不由径。——《论语》

    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庄子·徐无鬼》

    夫惟捷径以窘步。——《离骚》

    三径就荒。——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野径云俱黑。——唐· 杜甫《春夜喜雨》

    (3) 又如:径术(径路与沟洫);径路(小路);径逾(本意是逾越堤渠而走。引申为不走正道);径行(小路与大道);径界(小路);径畛(田间道路)

    (4) 泛指道路

    塞徯径。——《礼记·月令》。注:“徯径,禽兽之道也。”

    皋兰被径兮路斯渐。——《楚辞·招魂》

    (5) 又如:径要(必经之要道;要领,精义)

    (6) 途径;门路 。如:径路(比喻处世行事的途径);径途(途径;门径)

    (7) 直径

    员径八尺。——《后汉书·张衡传》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8) 又如:径中(指中径,内经);径寸(圆的直径为一寸);径轮(南北的长度,直径);径寸心(寸心。心在胸中占径寸之地,故称)

    (9) 在赛跑道上进行的运动(如赛跑或跨栏的比赛项目) 。如:径赛

    副词

    (1) 径直;直接

    肃径迎之。——《资治通鉴》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径造袁所。——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一直上门来。径,一直,径直。造,到,往。)——《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径捷(直接,便当);径启(直接了当地陈述、启禀);径取(直接出兵夺取);径行(直行,任性而行)

    (3) 特地,特意

    径差潘美…前来聘请赴京授职。—— 罗贯中《风云会》

    (4) 通“竟”。即,就

    不过一斗,径醉矣。——《史记·滑稽列传》

    动词

    (1) 取道

    夜径泽中。——《史记·高祖本纪》

    (2) 经过

    昔赵衰以壶飱从,径,馁而弗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 郦道元《水经注》

    英文翻译

    narrow path; diameter; dir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