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帚

sào zhou [sao zhou]
繁体 掃帚
注音 ㄙㄠˋ ㄓㄡ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扫帚 sào zhǒu

(1) 扫地的工具,多用竹枝扎成。也叫“扫把”

broom

引证解释

⒈ 除去尘土、垃圾等的用具。

《南齐书·刘休传》:“令休於宅后开小店,使王氏亲卖扫箒皂荚以辱之。”
《隋书·五行志上》:“金作扫帚玉作把,浄扫殿屋迎西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猛抬头看见他檐下挂着一把破扫帚。”
赵树理《三里湾·奇怪的笔记》:“她给家里做过什么活……在院里没有动过扫帚!”

⒉ 蔾科植物地肤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地肤》:“地葵、地麦、落帚、独帚、王蔧、王帚、扫帚……茎可为帚,故有帚、蔧诸名。”

扫帚的国语词典

扫地用具。以竹枝、芒草等扎成。有长柄。

扫帚的网络释义

扫帚

  • 扫帚是扫地除尘的工具,多用竹枝扎成,比笤帚大,源于中国。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制成了第一把扫帚。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另也指蔾科植物地肤的别
  • 扫帚造句

    我站在风中,手里的扫帚把散落一地的琉璃扫近内心最阴暗的角落。
    老师叫他去为班上买扫帚,他却推三阻四。
    书籍好比扫帚,能帮助我们扫去灵魂的污垢。
    书籍如同扫帚一般,拂去我们的无知和浅薄。
    对,我要忘记劳苦,我捡起扫帚,开始扫起来。劳苦,我要消灭你。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炎热的夏天,当人们悠然自得的享受着空调带来的丝丝凉风时,你们却在马路上汗流如雨地挥舞着自己心爱的大扫帚。
    书籍像扫帚一般,拂去我们的无知和浅薄。
    另一八条屏上刻傅山书写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刻工忠实地再现了傅先生扫帚行笔的洒脱自若、遒劲雄浑。
    环卫工人刘师傅说,这都是树上腻虫的分泌物,黏性很强,用扫帚根本扫不掉。
    中元节驱鬼几大实用招数:倒放扫帚、佩玉、破了中指、要挂钟馗像、挂八卦、斩了鸡头、在手掌上用毛笔写上“咱是鬼”、大喊救命啊~~!
    清平官推开内院之门,见其中僧人不多,一位僧人拿起扫帚扫那地上的落叶,边扫边诵“心如明镜台,莫使惹尘埃”。
    他那又黑又粗的眉毛就像两把大扫帚。
    我们队上似乎有个扫帚星,因为我们总是输。
    为了让麦粒更纯净些,李山便戴上草帽,拎起扫帚把遗落的零散的麦穗和麦秆轻轻划到麦堆两边。
    一个姐姐从乱七八糟堆着东西的车厢里拉出一盏破旧的提灯,另一个姐姐拉出一把烂扫帚。
    现实中缺少英雄时,媒体上的英雄就会增加;媒体上的阴暗面缩小时,现实中的阴暗面便已扩大。媒体是扫帚:它干净了,房子就脏。
    猛然将扫帚挥动起来,石羽边扫边叹了口气。
    周日到,拿着幸福的扫帚,给心情来一个大清扫。扫掉悲伤,让开心在心底逍遥;扫掉烦恼,让幸福驻扎在心灵,让生活只有美好。

    汉字详情

    sǎo,sào [sao]
    部首: 330
    笔画: 6
    五笔: RVG
    五行:
    仓颉: QSM
    四角: 57070

    详细解释

    sǎo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帚。手拿扫帚表示打扫。本义:打扫)

    (2) 同本义

    埽,弃也。——《说文》。字亦作掃。

    埽,除也。——《广雅》

    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周礼·隶仆》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诗·唐风·山有枢》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 杜甫《客至》

    (3) 又如:扫径(清洁路径);扫尘(扫去尘垢;比喻扫荡残敌,平定乱事);扫脑儿(秃子);扫道(踩出来的路);扫桃(扫面子);扫花以待(表示主人待客的诚意);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4) 掠过

    千骑飚扫,万乘雷奔。——李白《大猎赋》

    (5) 又如:扫望(扫视);扫射

    (6) 清除,消灭

    扫项军于 垓下。—— 张衡《东京赋》

    (7) 又如:扫白(除去白发);扫穴(清除巢穴);扫穴擒渠(扫荡巢穴,擒拿贼首);扫殄(消灭);扫清(平定廓清);扫定(平定):扫难(平定患难)

    (8) 画,染

    淡扫蛾眉朝至尊。——张祜《集灵台》

    (9) 又如:扫黛(画眉;用黛描画);扫眼(描眼)

    (10) 祭扫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清· 袁枚《祭妹文》

    (11) 又如:扫墓

    (12) 飞快地书写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李白《草书歌行》

    形容词

    (1) 尽,全部 。如:扫土(举境,全境);扫数(扫除。全部);扫境(倾其境内全力)

    (2) 另见 sào

    sào

    (2) 另见 sǎo

    英文翻译

    sweep, clear away; exter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ou2 sou3
    ◎ 潮州话:sau3

    宋本广韵

    zhǒu [zhou]
    部首: 318
    笔画: 8
    五笔: VPMH
    五行:
    仓颉: SMBLB
    四角: 1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扫帚形。本义:扫帚) 同本义

    (2) 又如:笤帚(扫帚);帚卜(吴中旧俗,妇女于正月灯节用裙束破帚以占事)

    英文翻译

    broom, broomstick

    方言集汇

    ◎ 粤语:zaau2 za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u3 sau5 [客语拼音字汇] zu3 [梅县腔] zhu3 zhiu3 [宝安腔] ziu3 [沙头角腔] tsieu3 [东莞腔] zau3 [海陆丰腔] so5 sau5 zhiu5 chiu3 [台湾四县腔] so5 sau5 zu5 c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九上聲開口三等cjux/tjovtɕĭəu

    扫帚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