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刨,挖
扒了好几天,才扒出来这个大洞子。——《高玉宝》
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蝉》
(2) 又如:扒坑;扒开浮土;扒土;扒堤
(3) 攀援
他明朝就扒在我头上来哩。——明· 朱京藩《风流院传奇·投罗》
(4) 又如:扒车;扒得高,跌得重
(5) 拆除 。如:扒了旧房盖新房
(6) 脱掉 。如:他把棉袄一扒就干起活来
(7) 剥去或除去…的表层(如皮) 。如:把兔子皮扒下来
(8)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ai5 [海陆丰腔] bat7 bak7 bai5 [客英字典] bai5 bat7 [台湾四县腔] bat7 bak7 bai5 [客语拼音字汇] pa1 pa2 [宝安腔] pa2 [沙头角腔] pa2
◎ 潮州话:ba1(pa), bê5(pê) pa1(pha)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目,艮( )声。本义:眼珠)(2) 同本义 眼,目也。——《说文》 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 巽为多白眼。——《易·说卦》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 (3) 泛指眼睛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 (5) 眼力 。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 (6) 耳目;眼线 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 (7) 见证 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 (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 (9) 指孔;洞穴 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 (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 (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如:网眼;筛眼 (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如:节骨眼儿 (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 量词 ——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英文翻译eye; eyelet, hole, opening
方言集汇◎ 粤语:ngaan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n3 [客英字典] ngan3 ngien3 [海陆丰腔] ngien3 ngan3 [东莞腔] ngan3 [陆丰腔] ngan3 [梅县腔] ngian3 ngan3 [台湾四县腔] ngien3 ngan3 [宝安腔] ngan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3 ngian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二十六產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英文翻译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方言集汇◎ 粤语:jan4
◎ 潮州话:ri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