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邓邓

pū dèng dèng [ pu deng deng]
繁体 撲鄧鄧
注音 ㄆㄨ ㄉㄥˋ ㄉㄥˋ

词语释义

气盛貌。

词语解释

  1. 气盛貌。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

引证解释

⒈ 气盛貌。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

扑邓邓的国语词典

冲动的样子。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恰便似钩搭住鱼腮,箭穿了雁口。」也作「勃腾腾」。

扑邓邓的网络释义

扑邓邓

  • 气盛貌
  • 扑邓邓(扑邓邓)
  •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
  • 汉字详情

    [pu]
    部首: 330
    笔画: 5
    五笔: RHY
    五行:
    仓颉: QY
    四角: 53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击,打)

    (2) 同本义

    扑,挨也。——《说文》

    扑,击也。——《广雅》

    连杖曰扑。——《通俗文》

    荫不祥之木为雷电所扑。——《淮南子·说林》

    举筑扑秦皇帝,不中。——《史记·刺客列传》

    吾即扑杀汝。——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扑掌(拍掌。表示惊讶、惋惜);扑作教刑(用板子责打违反礼教的人);扑刑(指教师用戒尺、教鞭之类对学生所作的体罚);扑抶(杖击,鞭打);扑责(杖击责罚);扑枣(击落枣子)

    (4) 进攻

    秦破 韩、 魏,扑师 武。——《史记·周本纪》

    (5) 拂着;拂拭

    旋见鸡伸颈摆扑。——《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扑复(扑击);扑手(扑击的招数);扑殄(扑灭);扑剪(扑灭铲除)

    (7) 倾倒。通“仆”

    秦破 韩魏,扑师武。——《史记·周本纪》

    朽机懼倾扑。——韩愈《纳凉联句》

    (8) 又如:扑翻身(跪下后两手伏地,扑倒身子);扑跌(相扑,摔交);扑破(摔破;摔坏);扑杀(摔死;击杀)

    (9) 直冲 。如:孩子一下子扑到他妈的怀里去;老虎向山羊扑去

    (10) 赌博 。如:扑卖(宋元时小商败推销用的一种博戏手法,以钱为赌具)

    (11) 尽全力 。如: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

    (12) 〈方〉∶伏,趴 。如:扑在桌上看地图

    (13) 喻指烟、气之属直冲(人的感官)

    剖之,有如烟扑口鼻。——明· 刘基《卖柑者言》

    (14) 又如:扑面

    名词

    (1) 某些拍、拭的用具 。如:粉扑;毬扑

    (2) 棰杖

    永泰中,余任 洛阳丞,以扑抶军骑。—— 唐· 韦应物《示从子河南尉班》

    名词

    (1) 鞭子;戒尺。古代体罚用具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扑罚(以鞭扑来惩罚);扑挞(鞭打)

    英文翻译

    pound, beat, strike; attack

    方言集汇

    ◎ 粤语:pok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普木屋一入聲開口一等pʰukphuk
    dèng [deng]
    部首: 212
    笔画: 4
    五笔: C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NL
    四角: 7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国名

    邓,曼姓之国。今属 南阳。从邑,登声。——《说文》

    (2) 在今河南省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邓侯吾离来朝。——《春秋·桓公七年》

    申吕应 邓。——《国语·郑语》

    袭楚至 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古地名

    (4) 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

    蔡侯郑伯会于 邓。——《春秋·桓公二年》

    (5)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

    (6) 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

    (7)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

    (8) 姓(邓通:西汉人,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邓禹:东汉新野人,字仲华。随汉光武刘秀作战,为东汉开国功臣。邓骘:人名,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封为上蔡侯,任大将军)

    英文翻译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dang6

    宋本广韵

    dèng [deng]
    部首: 212
    笔画: 4
    五笔: C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NL
    四角: 7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国名

    邓,曼姓之国。今属 南阳。从邑,登声。——《说文》

    (2) 在今河南省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邓侯吾离来朝。——《春秋·桓公七年》

    申吕应 邓。——《国语·郑语》

    袭楚至 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古地名

    (4) 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

    蔡侯郑伯会于 邓。——《春秋·桓公二年》

    (5)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

    (6) 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

    (7)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

    (8) 姓(邓通:西汉人,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邓禹:东汉新野人,字仲华。随汉光武刘秀作战,为东汉开国功臣。邓骘:人名,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封为上蔡侯,任大将军)

    英文翻译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da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