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狩

hù shòu [ hu shou]
注音 ㄏㄨˋ ㄕㄡˋ

词语释义

1.随从帝王逃难的婉词。狩,打猎。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随从帝王逃难的婉词。狩,打猎。《新唐书·李揆传》:“ 揆 性警敏,善文章。 开元 末,擢进士第,补 陈留 尉……扈狩 剑南 ,拜中书舍人。”

引证解释

⒈ 随从帝王逃难的婉词。狩,打猎。 《新唐书·李揆传》:“揆性警敏,善文章。

开元末,擢进士第,补陈留尉……扈狩剑南,拜中书舍人。”

汉字详情

[hu]
部首: 413
笔画: 11
五笔: YNK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SRAU
四角: 302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户声。从“邑”,表示与城廓或行政区有关。本义:古国名。在今陕西户县)

(2) 同本义

夏后同姓所封,与 启战于 甘者,在 鄠有 扈谷甘亭。——《说文》

有扈。——《书·甘誓序》。释文:“国名。”

夏有观扈。——《左传·昭公元年》

(3) 侍从,养马的仆役

厮役扈养。——《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4) 又如:扈养(马夫、炊事等仆从人员);扈隶(跟随亲王的臣隶)

动词

(1) 随从;护卫。后多指随侍帝王

百官从驾,谓之扈从,或曰护之借字。——《封氏闻见记》

(2) 又如:扈行(随从皇帝出行);扈侍(随侍帝王);扈狩(随从帝王逃难的婉词);扈游(随从皇帝出游)

(3) 救护;爱护

数枝花纇小,愁杀扈芳人。——唐· 陆龟蒙《早春》

(4) 止,制止

扈民无淫者也。——《左传》

形容词

(1) 广大

以储与扈冶。——《淮南子·要略》

尔母扈扈尔。——《礼记·檀弓》

(2) 又如:扈扈(广而大);扈冶(广大);扈楼(大楼)

英文翻译

escort, retinue; insolent

方言集汇

◎ 粤语:wu6
◎ 客家话:[梅县腔] fu3 [海陆丰腔] fu6 [客英字典] fu5 fu3 gu3 [台湾四县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宝安腔] f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侯古上聲開口一等ghox/huuɣu
shòu [shou]
部首: 324
笔画: 9
五笔: QTPF
五行:
仓颉: KHJDI
四角: 4324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犬,守声。“犬”是狩猎的助手,故从犬。本义:冬季打猎)

(2) 同本义

狩,犬田也。——《说文》

明夷于南狩。——《易》。按,田必有犬,故从犬。”

岁终田猎曰狩。——《易·荀》注

冬猎为狩。——《尔雅》

狩者何?田狩也。——《公羊传·桓公四年》

冬大阅以狩。——《汉书·刑法志》

狩于中山。——《列子·黄帝》。注:“火田为狩”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隐公五年》

(3) 又如:狩田(冬季打猎);狩地(古代天子、诸侯冬猎之地)

(4) 打猎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魏风·伐檀》

(5) 又如:冬狩;狩人(猎人);狩取(捕捉)

(6) 古代帝王巡察诸侯或地方官治理的地方

天王狩于河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曹操《薤露》

(7) 又如:巡狩(帝王出巡)

(8) 征伐 。如:南狩(南征)

英文翻译

winter hunting; imperial tour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sau3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台湾四县腔] s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舒救去聲開口三等ɕĭəusjuh/sj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