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望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房族郡望。《新唐书·高俭传》:“每姓第其房望,虽一姓中,高下县隔。 李义府 为子求昏不得,始奏禁焉。”
引证解释
⒈ 房族郡望。 《新唐书·高俭传》:“每姓第其房望,虽一姓中,高下县隔。
引李义府为子求昏不得,始奏禁焉。”
房望的网络释义
房望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2)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房,室在傍者也。——《说文》
房,室旁夹室也。——《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 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
记宰夫宴出自东房。——《仪礼·乡食礼》
在东房。——《书·顾命》
郤子登,妇人笑于房。——《左传·宣公十七年》
(3) 又如:厢房(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房植(房室四角的柱);房奥(房室之深处)
(4) 泛指房屋
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庄子·知北游》
(5) 又如:库房(储存财物的房屋);住房;私房;房宇(屋宇,房子)
(6) 房间
店主王公迎接了,慌忙指派房头,堆放行旅。——《古今说》
(7) 又如:房卧(卧房;嫁妆);房头(房间);房户(房间门窗)
(8) 官署及办公处所 。如:房科(旧时官衙里的下级办事人员);房省(宫室,官署)。又指明清乡、会试分房阅卷处所。亦指分房阅卷的同考官。如:房书(八股文的选集,所选的是进士的文章);房考(亦称“房官”。明清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房差(房考官的差使)
(9) 祠堂;庙宇 。如:房祀(祠堂,庙宇);房庙(祠堂、庙宇)
(10) 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
蜂房不容鹄卵。——《淮南子·泛论》
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
(11) 又如:心房;蛎房
(12) 房族及其宗支的单位
我有个房分兄弟,行三,人都叫他潘三爷。——《儒林外史》
(13) 房族,近支宗亲。如:房亲(指家族近支宗亲);房分(家族的分支);房长(家族内各房的掌管人);房分兄弟(同宗而非嫡亲的堂房弟弟)
(14) 宗族分支单位。如:房头;左房;次房
(15) 妻室
本房的丫環忙捧上茶子。——《红楼梦》
(16) 又如:正房;偏房;填房;房内(妻子);房老(僧之妻)
(17)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如:茶房;门房;账房;房牙子(以说合房产买卖或租赁为职业的人)
(18) 铺子或商店 。如:药房
(19) 箭袋,箭筒 。如:房箙(盛箭之器)
(20) 俎,祭器
神来饷,房俎陈。——《清史稿》
(2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四宿,有星四颗 。如:房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苍龙七宿之第四宿);房星(星宿名。即房宿。古时以之象征天马);房心(二十作宿中房宿和心宿的并称);房驷(即房宿);房灵(房星之神,房星)
(22) 姓
量词
(1) 用于植物的果实等物,相当于“串”、“个”
今有马乳蒲萄,一房长二尺余。——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用于妻妾,相当于“个”
只我家相公要讨一房侧室。——《古今小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piong2 [海陆丰腔] fong2 [梅县腔] fong2 [沙头角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宝安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东莞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房 | 符方 | 並 | 陽合 | 平聲 | 陽 | 合口三等 | 宕 | 陽 | bʰĭwaŋ | byang/bvang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
)。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2) 同本义
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
望,远视也。——《玉篇》
豕望视而交睫腥。——《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
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庄子·胠箧》
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庄子·天运》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扁鹊望 桓侯。——《韩非子·喻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望台(指轮船驾驶台);望楼(望远守卫的楼房);望阙(望着皇宫);望乞(希望;乞求);望国(遥望故国);望睹(了望,眺望);望乡(遥望故乡);望祭(望礼。遥望而祭);望拜(远远望见即行叩拜);望祀(遥望祭祀);望眼(远眺的眼睛)
(4) 遥祭,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
旅上帝及四望。——《周礼·大宗伯》。注:“五岳四镇四渎。”
犹三望。——《左传·僖公三十一年》。注:“分野之星,国中山川皆因郊祀,望而祭之。”
(5) 又如:望祀(古代遥祭山川地袛之礼);望拜(遥望拜祭);望表(古代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
(6) 希望,期望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史记·项羽本纪》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非汉所望。——《汉书·李广苏建传》
(7) 又如:望岁(盼望丰收);望祈(盼望);望幸(臣民、妃嫔希望皇帝临幸);望巴巴(望眼巴巴)
(8) 向高处看 。如:望月(仰望天上的月亮);望羊(仰望远视的样子);望子(期望您。子,对人的尊称);望洋(仰望的样子);望慕(仰慕);望云(仰望白云);望视(仰视,远视)
(9) 察看 。如:望色(看人的气色);望气者(一种依靠望天气而预测吉凶祸福的方士)
(10) 看望
望其言是实。——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探望;拜望;看望
(12) 通“方”。比较
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己矣。——《礼记·表记》
(13) 怨恨,责怪
绛侯望 袁盎。——《史记·袁盎晁错传》
时人望之。——《后汉书·贾彪传》
不意君望臣深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黯褊心,不能无少望。——《汉书·汲黯传》
(14) 又如:望沮(怨恨沮丧);望言(怨言)
(15) 接近
望秋先陨。——宋· 沈括《梦溪笔谈》
(16) 又如:望七(将至七十岁);望五(年龄近五十岁);望四(接近四十岁);望秋(临近秋天)
名词
(1) 视野,视力所及 。如:望山(古弩上的瞄准器);望中(视野之中)
(2) 名望
德隆望尊。——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望轻(声望低微);德高望重;望姓(有声望的氏族);望重(名望大);望臣(有威望的大臣);望雅(声望清高)
(4) 希望;盼望
以绝秦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甚失孤望。——《资治通鉴》
(5) 望日,夏历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
三月之望。——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如:望后(望日之后;向后);望夜(农历十五日之夜)
(7) 边际
神覆宇宙而无望。——《吕氏春秋·下贤》
(8) 仪容
季通弟 季良风望闲雅。——《北史》
(9) 有名的人
吾子楚国之望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10) 窗口
左右开四望。——《晋书》
(11) 酒店的招帘,即酒望 。如:望竿(悬挂酒招的旗竿)
(12) 唐代行政区划的等级之一
文宗世,宰相 韦处厚建议,复置两辅、六雄、十望、十紧州别驾。——《新唐书》
介词
(1) ∶向,对着
望朱砂庵而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望前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ong5 [海陆丰腔] mong6 [客英字典] mong5 [宝安腔] mong3 [东莞腔] mong3 [沙头角腔] mong5 [客语拼音字汇] mong4 vong4 [陆丰腔] mong6 [台湾四县腔] mo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亡 | 武方 | 明 | 陽合 | 平聲 | 陽 | 合口三等 | 宕 | 陽 | mĭwaŋ | myang/mv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