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記

chuō jì [ chuo ji]
繁体 戳记

词语释义

戳记 chuōjì

(1) 图章(多指集体的,用于一般场合的)

stamp;seal

(2) 在钱币上打一凹痕或印记

chop mark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图章,印记。《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 王慕善 自经藩、宪一番奬励,他果然於次日刻了一块戳记,凡他所刻的善书,每部之上都加了‘奉宪鉴定’四个大字。” 曹靖华 《飞花集·不尽铁浪滚滚来》:“当时邮件上均盖着一个戳记,载明:‘凡遇不可抗之损失,本局概不负责。’”

戳記的国语词典

图章。

戳記的网络释义

戳记

  • 戳记又称印章,印鉴,是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参与登记注册,业务合同,法律文书等重要社会活动中,所出具的能够证明其特定身份的符号标志。戳记属于契约的组成要件,签发以后,则表明当事人认同契约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并接受法律的监督和保护。因为戳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物证,持有人应当妥善保管,不允许转借,防止遗漏和丢失,被它人盗用和仿造。
  • 戳記的翻译

    英语: stamp,seal
    法语: timbre,sceau

    汉字详情

    chuō [chuo]
    部首: 412
    笔画: 18
    五笔: NWYA
    五行:
    仓颉: SGI
    四角: 132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戈,翟( )声。本义:用锐器的尖端刺击)

    (2) 同本义

    戳,枪戳也。——《篇海类篇》

    众强盗拚命死战,戳伤了几个庄客。——《醒世恒言》

    (3) 又如:戳伤;戳舌(搬弄是非,挑拨);戳弄(摆布,捉弄);戳背脊(背后指责讥笑);戳纱(一种特殊的刺绣品);戳锅漏(方言。指暗中捣鬼的人);戳无路儿(捣鬼,无中生有的挑拨);戳腿(拳脚套式之一);戳包儿(掉包,暗中掉换某物)

    (4) 用指头指点

    向他头上戳了一指头。——《红楼梦》

    (5) 又如:戳点(用指尖指点);戳指(伸出指头指着)

    (6) 刺激

    一句话戳了他娘的心。——《红楼梦》

    (7) 竖立的;站的

    两边一色戳灯,照如白昼。——《红楼梦》

    (8) 又如:戳灯(长柄、有底座,既可竖立又可扛着行走的一种灯笼)

    名词

    (1) 图章,印记

    上有销号小戳。——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2) 又如:条戳;手戳;邮戳;戳灯(旧时书有姓氏或其他印记以标志门第的灯笼)

    英文翻译

    prick, stab; stamp, seal, chop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og6 [海陆丰腔] cok7 [梅县腔] cok7 [东莞腔] cok8 [客英字典] cok7 [台湾四县腔] cok7 [宝安腔] cok8
    ◎ 潮州话:cog4 ciag4 (tshok chhi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敕角入聲開口二等ţʰɔkthruk/theok
    [ji]
    部首: 713
    笔画: 10
    五笔: YNN
    仓颉: YRSU
    四角: 07617

    英文翻译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5 [梅县腔] gi5 [沙头角腔] gi5 [陆丰腔] gi5 [海陆丰腔] gi5 [东莞腔] gi5 [客英字典] gi5 [宝安腔] gi5 [客语拼音字汇] gi4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吏去聲開口三等kih/kiohkĭə

    戳記的同拼音词语